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別枝 第26章

《別枝》第26章

正如旁人所想的,陳家姐妹邀付茗頌到自家府中小聚,就算沒安壞心思,以份過去,也免不得讓旁人譏諷嘲笑。

正如在宮中那回一樣。

尋借口打發過去,可沒幾日,陳家姐妹像是同較上勁兒似的,又下了一道帖。

不是到府中小聚,就是去茶樓赴會。

可京中都傳遍了,陳付兩家皆出了個凰相的姑娘。

而最后能進宮的,想也不用想,自然是陳如意。

如此一來,付茗頌豈不是了笑話。

這流言蜚語傳進了付宅,連姜氏都覺丟了面子,老太太卻十分沉得住氣。

上回在宮里,太后那句“豈有以份論天命的道理”徹底印證了老太太心里所想。

惶恐之余又轉念一想,滿朝皆知太后急著抱嫡孫兒,那陳如意可是個纏病多年的…

陳家定也知道自己的劣勢,才這般上躥下跳的。

如此一來,若是選了五丫頭,似也合理。

不過這種猜想,老太太并未對任何人過,只怕若落了空,還要平白人看笑話。

因而并未像陳家那般上趕著主做什麼,反而是安安分分的等著,此事旁人說了都不算,宮中所言才作數。

雖不主,卻也不想付茗頌連陳家的邀約都不敢赴。

實在過于膽怯,老太太最不喜這別人進一步便退一步的子。

思此,老太太便自作主張應了約,付茗頌想回絕時已然是晚了。

馬車一路駛至長青街尾,在福記茶館停下。這茶館清幽雅致,多是小姐公子在此會友。

付姝云扶了扶發髻上的桂花吊墜簪子:“你瞧瞧,歪了麼?”

付茗頌搖頭:“沒。”

付姝妍則白了二人一眼,兀自先行上樓去。

Advertisement

待到了閣樓外,里頭傳來三兩道子的歡笑聲,付姝云了姜氏的囑托,這會兒十分的寬道:“你別太張,上回我去陳家府里吃茶,陳家待人十分周到客氣的。”

正如付姝云所言,陳如意對誰都是十足的溫婉,但旁的人,卻不是了。

坐在付茗頌左手邊,著藍印花襦子名韓知年,乃通政司參議嫡,瞧著是個天真爛漫的模樣,好似憑這長相,再如何心直口快也會人說是可

韓知年托腮一笑,好奇道:“聽說茗頌原與姝妍同住一院,那你姐妹二人關系定很好吧?”

聞言,付茗頌捧著瓷杯的手一頓,對上韓知年好奇的眼神,勉為其難扯出一抹笑:“二姐姐…是待我很好。”

話落,能聽到付姝妍輕輕哼了一聲。

韓知年像還不滿意似的,又問:“誒?可是你與姝妍并非一母所出,為何養在一個院子里?”

這時,坐在韓知年對面的黃子唐秀也點頭附和道:“一般,不都是養在主母的院子里麼?我家中姨娘所出的庶妹,沒了親娘也是養在我母親膝下。”

對著這兩雙好奇至極的眼睛,付茗頌抖了抖,正要開口時,陳如意好似看不下去了:“人家的家事兒,你們二人再問,可要逾矩了。”

韓知年吐了吐舌頭,這才沒繼續問下去。

陳如意常年患病,許是這個緣故,整個人看起來弱弱的,毫無攻擊

手給茗頌添了杯茶:“生辰的事茗頌妹妹也聽說了吧,現在外頭都在傳,也不知道太后娘娘究竟如何想呢,我真怕進宮,皇宮那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聽著都駭人。”

付茗頌抬頭瞧了一眼:“我也是如此想的。”

Advertisement

陳家大姑娘陳思意就坐在陳如意右手邊,聽了付茗頌這話,笑著提壺給韓知年倒茶,一邊還問:“那你是不愿意進宮了?”

此時,韓知年手里正端著滿盞的茶,只見一邊笑著同陳如意說話一邊起,那茶盞好似無意間舉到了茗頌左肩上——

猝不及防的就要傾倒下來。

忽然,韓知年尖了一聲,引的在說話的眾人紛紛抬頭去看,只見那冒著熱氣的茶全潑在了韓知年手腕上,眼可見的燙傷一塊,瞧著都疼。

著杯盞的手指被一只手往回,這才迫使將本要往外潑的茶水全潑在了自己上。

咯噔一聲,陳如意手里的空杯落地,因起太急,用絹帕捂著咳了幾聲:“如意見過六公主。”

陳如意眼神掃過竹門隔開的隔間,不由慌了神,聽到了多

其余幾人皆匆匆起,瞳孔瞪大的瞧著眼前這一幕。

六公主怎會在這兒?

韓知年已然疼的要暈過去了,癟著哭著,又不敢將手從聞昔手中出來。

聞昔面無表的掃過陳家姐妹二人,那眼神的意思似是看穿了們的把戲,陳家姐妹不由都僵在原地。

陳如意呼吸錯:“六公主這是?”

聞昔松了手:“看韓姑娘拿不穩杯盞,本想搭把手,誰料還添了,允秋,去個大夫來。”

說這話時眼里沒半分愧疚的意思,哪里是想搭把手,分明是故意的!

可雖這六公主非太后嫡出,卻嫁了京衛指揮使薛錄,份顯貴,誰又敢說半個字?

一刻鐘后,允秋請來了大夫,韓知年一邊上藥一邊哭,陳如意心的在旁哄著,頓時場面便有些雜

茗頌聽韓知年的哭聲,忍不住蹙了下眉心,垂眸時的目落在地上的那只杯盞上。

Advertisement

聞昔不經意朝走近了兩步,輕言:“若是潑在你臉上,現下哭的可就是你了。”

付茗頌一怔,猛地仰臉對上的目,趁眾人不注意,低著聲音說了句:“謝六公主。”

這聲六公主,還是聽陳如意喊的,付家姐妹三人,未曾有機會見過

正此時,對面的珠簾被揭開,一紅棕常服、面容清俊的男人從里頭出來,對著聞昔微一點頭,轉而出了閣樓。

聞昔側目瞧著付茗頌,話里藏著不知從何而來的愉悅:“以后再謝也不遲。”

付茗頌遲疑一瞬,在專注的目下緩緩點了兩下頭。

待聞昔走后,方才站的遠遠的不敢說話的唐秀捂著口小聲嘟囔:“什麼啊,這六公主與駙馬不在自家府里調,跑來茶館作甚,嚇死我了。”

唐秀這句調倒說的不錯,茶館門前,薛顯清負手站在馬車旁等著自家妻子,見聞昔過來,角抿了抿,并不是很愉快。

“早知換個地方。”他攏了攏聞昔的裳,又說:“你平日不是多管閑事之人,今日怎麼,善心大發?”

聞昔抬頭朝那閣樓的窗子看了一眼:“你懂什麼,我幫的是自家人。”

說罷,仰頭對薛顯清眨了眨眼:“你不是想將四衛營的差事一并攬下麼,我有法子讓皇兄點頭應下。”

兩日后,通政司參議韓大人因瞞報四民建言一事,惹圣上大怒,被貶出京。

陳如意聽了這消息,險些沒暈過去,一下聯想到六公主聞昔。

就連韓知年哭著來府里求助,陳如意都沒敢見

許是怕這事兒與六公主有關,擔心被看出破綻,陳如意這幾日憂心如焚,病加重,好容易在外走了兩天,又不得不臥床養病。

Advertisement

陳家見此愈發著急,生怕如意的病會讓付家占了先機。

于是,京城關于付家五姑娘的傳言霎時滿天飛。

親娘趁老爺酒醉爬了床,自被府里小娘養長大,生的一張魅主君的臉,誰知道骨子里是不是同娘一般骯臟齷齪。

這話如愿以償的,傳進了宮里。

沈太后聽著許姑姑將市井傳聞在耳邊說了一回,只覺得臟的很。

冷哼一聲:“陳家干的?”

許姑姑點頭:“娘娘慧眼,如意姑娘這些日子病了,在府里臥床歇息,想來,當家做主的也是急了。”

“用這麼個下三濫的手段,養出的姑娘又能省心到哪兒去?我要真讓陳家的做主中宮,宮里可還有安生日子過?”沈太后皺眉。

說罷,又問:“那付家的五丫頭如何了?”

“在府中呢,外頭流言蜚語,怕是鬧的心慌。”許姑姑又說:“陳家拿此事做文章,如今五姑娘的份最人詬病,若是皇上當真有此意,只怕…”

只怕,丟的也是皇家的臉面。

“皇上此計,已令和大師將話放了出去,滿朝皆知,事已定局,哀家總不能還攔著。”沈太后眉心。

何況,皇帝那個子,也得能攔得住。

既是攔不住,也只能鋪路了。

四月十七,沈太后宣了姜氏進宮。

兩面山河手繪屏風團起一個小隔間,里頭只太后、許姑姑與姜氏三人。

姜氏平日里是個十分端的住的人,可面對太后,終歸是差了些火候。

沈太后見局促,笑道:“哀家未曾生過兒,見你府上的丫頭個個致又伶俐,可是羨慕不來啊。”

姜氏惶恐:“得娘娘垂青,是那三個丫頭的福分。”

沈太后又笑:“是你教的好,姝云有你這樣的母親,想來定是被教養的很好。”不等姜氏再回話,沈太后又言:“可惜茗頌丫頭也是個極好的苗子,沒能記在你名下,倒是小娘撿了個大便宜。”

話落,姜氏原本上揚的角一僵,連帶著神都迷糊起來,又生的笑了笑:“娘娘有所不知,五丫頭如今養在祖母膝下,并非是小娘。”

太后不語,意味深長的笑笑,又道:“宮里新進了幾匹料子,過于艷麗,放在我這永福宮糟蹋了,不若下回讓茗頌丫頭進宮來,宮中繡娘給裳。”

姜氏又是一僵,心下惶惶,又驚又喜:“臣婦替五丫頭謝過娘娘。”

作者有話要說:

【二更】

其實我覺得茗頌在聞家人這兒是團寵==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