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會稽縣的主要街道上,都出現了一張大字報,引得百姓紛紛圍觀。紹興城裡識字的人多,也不用特意去請,便總有爲衆人大聲朗讀出來的……
“紹興者自古稱會稽,百姓安居樂業,全城夜不閉戶。然無恥如山者,蠻橫無禮,竊我會稽半城而居。寡廉鮮恥,忘我鄉親收容之恩。三番輕辱,屢次挑釁,視我會稽如同仇寇。我會稽有容人雅量,每每忍耐,實其幡然悔悟,改過自新……”
“然則江山易改、本難移,其豺狼,焉能從善?彼山以我寬容爲可欺,以我忍讓爲可辱。終是變本加厲,無法無天!其暴匪數人,於前日潛我會稽境,在衆目睽睽之下,城隍大集之上,公然打傷本縣廩生沈賀,及其子弟數人。”
“若非本縣義士姚長子而出,力拒歹徒,若無本縣父老義憤填膺,拔拳相助。沈相公必已魂歸黃泉,與我等兩隔矣。然沈相公僥倖活命雖不假,重傷不起亦是真,其筋折骨斷,五俱傷,奄奄一息於病榻之上,神魂徘徊於鬼門關外,是生死是尚未可知?令人觀之傷心,聞之落淚哉……”
“廩生者何人也?太祖親令優容,鄉里無不敬慕,皆以爲本縣之菁英也!然山賊子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暴打於城隍廟前!其是侮辱沈相公乎?其真侮辱我會稽全縣數十萬父老焉!”
“此乃我縣之大恥辱!若此仇不報,天理難容,若此辱不雪,我會稽父老有何面立於天地之間?”
“另,於文後聞之,山仇寇於昨日擄義士姚長子而去,長子下落至今不明,仇寇暴行昭然若揭!其猖狂令人神共憤、天地變。餘翻遍古今史籍,竟無出其右者!長子之命運,亦令人揪心不已。”
“現今我會稽父老當團結一心,衆志城,還擊山仇寇於忍無可忍之際!若其毫髮無損,送還長子,則於萬死之地,尚有可恕之;若其執迷不悟,徘徊歧路,坐昧先幾之兆,必貽後至之誅。請看今日之紹興,竟是誰家之天下!”
~~~~~~~~~~~~~~~~~~~~~~~~~~~~~~~~~~~~~~~~~~~~~~~~
此文一出,舉城譁然。
雖然府反應極快,在兩刻鐘,便將所有檄文收繳一空。然而那些鏗鏘有力的長短句,已經印進每一個看到聽到之人的心中,並飛快傳遍了全縣。
‘請看今日之紹興,竟是誰家之天下!’這充滿蠱力的宣言,很快便引起全縣的共鳴。往昔兩縣的不愉快也被一一翻出來,人們心中的怒火越來越熾烈,營救姚長子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漲!
很快的,一封封士紳的陳表,一份份秀才的請願書,如雪片般飛到了縣太爺的大案上,把一應公務文書全都覆蓋住了。讓素來自詡‘無爲而治’的縣太爺,十分惱火。
這位縣太爺,姓李名鵬程,表字雲舉。祖籍福建福州。八歲蒙,十六歲首次應子試,又在弱冠之年考中生員,算是給進學生涯開了個好頭。之後又是一番寒窗苦讀,終在在而立之年得中桂榜,了萬衆敬仰的舉人老爺。
一旦考上舉人,下半輩子的生活就有著落了。可咱們李老爺志向高遠,不屑於那些旁門左道,一意搏個正途出。但會試乃是全國尖子的大比拼,豈是輕易得中?次年的春榜果然名落孫山。什麼也別說,乾淚回家繼續苦讀吧。
幾番蹉跎之後,終於在四十出頭,第一個孫子降生的時候上了皇榜。但令人鬧心的是,名次相當的不理想,一甲二甲沒份兒,在三甲中名次也不靠前,當然無緣翰林院,僅賜同進士出……若是由著他的子,定要再考一次,至把那噁心人的‘同’字給去掉……同,就是跟什麼什麼一樣的意思。同進士就是跟進士一樣,可也恰恰說明其實是不一樣的。
考來考去,考了個殘次品,你說窩火不窩火?但進士乃是大明朝最高級的考試。一旦及第,榜下既用,絕無再考之理。新科同進士老爺,只好委委屈屈的去吏部報道,爲一名榮的候補知縣,等待有縣令出缺。
不過有了空缺也不是你想去就的,要等湊夠了一定數量的位置,吏部才把同樣多的候補知縣拉到個比較敞亮的地方,舉行摯籤儀式,由一位吏部高按候選的姓氏筆畫依次取,到哪裡就去哪裡。
這法子看起來公平合理,叟無欺,實際卻是吏部撈錢的慣用伎倆。那些看似一樣的籤子上,都刻著些芝麻大小的點點呢,摯籤便以這點點的數量,來確定是哪裡的籤子,暗箱作,絕無失錯。
怎麼分配呢?看誰送錢多。排在前面的,便發往山東廣東去福;排在後面的,便派往陝西、山西、江西、廣西這些不太平的窮地方。再次點的,就得去雲南貴州跟那些土司老爺親近了,再度升遷的希渺茫。
但這還不是最差的,在這個年代,最差的地方有兩大片,一是北邊宣大一線,二是江浙閩沿海一帶。因爲北邊俺答連年寇,南面倭寇橫行肆。在別最多不升,但在這兩地方當,可是有掉腦袋的風險的。
家境貧寒的李大人,便被分到了紹興會稽縣,這個充滿危險的魚米之鄉。
三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早就耗盡了他的力。最後名次又不如意,還被分到了抗倭前線來,更是將他最後一分熱也消磨殆盡。
自從來到紹興之後,心灰意懶的李縣令,整日留於花叢之中,醉臥於之下,悠遊嬉戲,怠於政務。別人勸他振作起來,把會稽好好治理一下,他便說‘反正倭寇橫豎要來,到時候三千廣廈也要毀於一旦,何必還要費那個事呢?’令人瞠目結舌,無言以對。
然而也許是天可憐見,自從他上任後,一直肆於沿海一帶的倭寇突然銷聲匿跡,至今也沒見過傳說中窮兇極惡的倭寇的影子。
一旦沒了戰事,紹興便是天下一等一的差。他在慶幸不已之餘,還將其歸功於自己的‘黃老之治’,更是理直氣壯的怠政。
今年到了一任屆滿之時,雖然玩忽職守之名傳遍全省,但沾了倭寇匿跡的,他在吏部仍得了個‘中等’的考評,只要不出什麼大岔子,就可以安安穩穩再幹一任了。
但眼下這事兒要是理不好,他的安穩日子就到頭了。
-------------------------------分割-----------------------------
這章不好寫的,殺死和尚不腦細胞,求票票和收藏補充一下……
特別紀念小知閑閑,抗戰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平凡人簡單抗爭才是這個世界主旋律,緬懷先烈。
穿越大唐貞觀年的李恪,本想憑著自己傳銷講師的能力,洗腦一幫忠實班底,茍著當個不起眼的小王爺。 誰知道穿越八年後,卻發現自己還帶來了一整個國家戰略儲備倉庫。 於是李恪徹底放飛了自我,要當就得當個天不怕地不怕的逍遙王爺! 先整個報紙,刷刷名聲。 再整個煉鐵廠,掌控大唐鋼鐵煉製,從世家手裏搶搶錢。 接著為天下工匠和府兵謀個福利,團結一切可團結之人。 當長孫老陰人想要針對李恪的時候,卻發現,除了朝堂之上,外麵已經都是李恪了。 等李恪搞定一切,可以徹底逍遙的時候。 李世民:“恪兒啊,朕已經封你當太子了。” 李恪:“……”別啊,那個皇帝,狗都不當。
嬴政從來沒想過,自己的廢材兒子嬴瀾,竟然是在藏拙。 直到有一天,他聽見了嬴瀾心聲。 “陛下,這丹藥乃是天才地寶煉製,一粒可延壽五年!” 【拉倒吧! 吃了能活五月都謝天謝地了,還延壽五年? 】 “陛下,匈奴日益猖獗,老臣願率鐵騎親自討伐,必定踏平匈奴,揚我大秦國威。” 【踏平匈奴? 別逗了! 現在匈奴冰天雪地的,鐵騎直接給你凍傻! 】 “瀾兒啊,這次寡人被困,你是如何讓那匈奴單於開口說出寡人位置的?”
(又名:極品萬歲爺)穿越大夏成為皇帝,率先推倒蕭淑妃,從此香閨羅帳,醉心三千佳麗。但權臣當道,國庫空虛,異族虎視眈眈的問題接踵而來。秦云,只好提起屠刀,成為一代暴君!順我者昌,逆我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