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能拾了?”趙玲玲登登跑過來,問小哥。
小哥點頭,“剛纔聽說,那邊的莊頭放話出來,可以拾了,二丫都已經去了。”
“那咱也去。”趙玲玲連忙道,“小哥,你去趟打穀場,讓姐和哥也回來,咱都去。”
“好,你等一等我們,別一人去。”小哥的聲音還在,人已經跑出去了。
拾秋,是秋收後,鄉村一項特有的活。說起來也簡單,就是在田地的主人收了莊稼後,允許別人進到地裡,撿拾在地裡的莊稼,比如穀穗、高粱穗這些,其中主要的是拾穀穗。
拾秋的時間也有講究,只有在人家將地收拾過後,才能進地裡拾秋。比如人家在前面割穀子,你就跟在後面撿,那即使是最厚道的莊稼把式,也會毫不客氣地將你趕出地裡去。那不拾秋,那明搶。
約定俗,拾秋是屬於孩子們的專利。一年四季,除了過年,小孩子們最快樂的季節,就是秋天,雖然這也是他們最忙碌,最勞累的季節。
一會功夫,大姐瑤瑤和大哥就跟着陌陌回來了。兄妹幾人就和焦氏說了一聲,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柳條籃子,一人手裡提了一個,就往地裡走。
他們要去拾穀穗的地方,比較遠。是在南山更南面,與們常去挖野菜的地方,還隔着一道小山樑。那裡有一大片的莊田,據說是一戶姓吳的大戶人家的。說是吳家的人住在府城裡,像這樣的莊田不知道有多。今年這片田裡種了大片的穀子。今天剛剛收拾好,田莊裡的人放出話來,拾秋的人可以進去拾穀穗了。
等趙玲玲他們趕到的時候。已經有許多的小孩子在地裡了。他們都提着籃子,彎腰在地裡尋找着。趙玲玲看了看,這一片地說有三四畝。地裡的穀子已經收割過了,剩下大約兩寸來長的穀子杆茬。地頭還有一捆捆的秸稈沒有運走。地裡散落着一些秸稈。
小米粥的營養是很好的,今年家裡沒有種穀子。趙玲玲打算儘可能多地拾些穀穗回去,以後早上就有小米粥喝了。
一到了地裡,幾個孩子迅速尋了塊地,保持了一定的間隔排一排,開始從地的一頭往另一頭慢慢尋找。趙玲玲一手提着籃子,一手拿着樹枝。眼睛迅速地在地上搜索着,還用樹枝將散落的秸稈和雜草撥開,尋找穀穗。很快就發現,一個金黃飽滿的穀穗,就藏在散落的幾秸稈和野菜中間,連蔓兒忙彎腰將穀穗拾了起來,放進籃子裡。
這種意外收穫的覺,真是好。趙玲玲找到了一個穀穗,心立刻飛揚起來。畢竟是人家收拾過的地,有些穀穗。只剩下半截,或者半截,有的上面的穀子粒大多都落了,但是這些都被趙玲玲當寶貝似地拾起來。積多。這個道理懂得。
一連拾了幾天的穀穗,很累但心是滿足的。拾完了穀穗,就開始耮花生了。花生,是很難收的,即便是最仔細的莊稼人,也不可能把每一粒花生都收進倉,總有一些會留在土裡。一斤帶皮的花生,能換一斤多上好的大米,焦家壩的孩子們紛紛提着籃子,手裡拿着小耙鋤或者小鎬,散到地裡尋找落在地裡的花生。
趙玲玲自然是不甘落後的,每天一大早,就和陌陌、瑤瑤下地耮花生。
窮苦人家的花生地裡,自家仔細地搜檢過,剩下的就。但即使是這些人家,也有細心的和心的。找到那心的人家的花生地,收穫自然就多。還有就是大地主人家的地裡,也可以有不的收穫。
就算是沒有多,找到一些吃進肚子裡,也是解饞的。
耮花生是很辛苦的。要找尋那些被落在土裡的花生,大家幾乎將地都整個翻了一遍,所以才做耮。
村裡的孩子們耮的花生,有的要歸到家裡。補家用,有的人家就寬鬆些,讓小孩或是自己打牙祭,或是拿到鎮上賣了,換糖果吃。
這樣早出晚歸。一天下來,們每個人都能耮花生七八斤的花生,幾天下來,雖然小臉曬黑了,手上磨出了泡,胳膊痠疼,但是看着滿滿一麻袋的花生,心裡的高興勁完全能抵上這些天的勞累。
村裡的人看見了,都說幾個孩子又機靈又能幹。
她是來自現代,有精湛的醫術,還有著一手的好廚藝! 穿越到古代,真正體會到什麼叫人生如戲,全憑演技!
因為無意中得到了空間,小白領陶芸芸開始了瘋狂腦補,不僅掏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購買物資,還報了拳擊班,辭了工作,專心訓練體能。 沒想到的是,一年之後,世界變了,她憑藉著自己的空間收集了不少物資,還把別人嫌棄累贅的東西,金銀首飾小挂件鍋碗瓢盆全部都收緊了,自己的空間裡。 本來以為能活的很滋潤,結果一個不小心被一個小寶寶喪屍給弄死了,再一次醒來,她發現自己到了一個不知名的朝代,而且一家人正在逃荒之中。 好不容易接受了自己目前的處境,結果發現自己竟然是穿書了,還是穿成了錦鯉文女主得對照組。 啊呸!對照組誰還乾誰幹?陶芸芸雖然不是什麼大佬級人物?卻也不是個能讓自己活的窩囊的人。 漸漸的,她發現這一家人不僅發現了她的改變,還想早就知道了似的接受她這些改變。 從那以後,女主憑藉錦鯉運在陶方的路上撿到了錢袋子… 陶芸芸憑藉自己的手藝打到了野豬… 女主靠著錦鯉運救了個受傷的富二代… 陶芸芸憑藉自己的異能被王爺砸到… 女主遇到男主的時候,陶芸芸已經成功在京城站住了腳,而她的兄弟也憑藉實力考入了國子監讀書。 再一次相遇 女主:? ? ?難道她才是氣運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