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王力開始說,到他說完,這個整個過程,劉范都是張著瞪著王力的,只因他說的一切太過難以置信。劉范還是不敢相信,他是真的穿越了!王力的話,仿佛是一道閃電伴隨著隆隆雷聲,劃破漆黑的夜空,然后直直擊中劉范,劉范懵了。
王力輕輕推了一下神游狀態下的劉范,劉范這才醒悟過來。劉范深吸了幾口氣,然后有氣無力地對眾人道:“這麼說,我真的是屯騎校尉?”眾將校堅定地點點頭。
劉范心有不甘地道:“我真的是劉焉的兒子?!”眾將校又是一番點頭。
劉范長長地呼出一口氣,抬頭又看看營帳穹頂暗自神傷一會兒,便道:“好吧!你們先出去吧!我想靜靜。”王力等人紛紛彎腰抱拳,道:“喏!”王力臨出去時,又回對劉范道:“大人,恕卑職多言,我部已經滯留三天之久,必須要趕上盧中郎,不然我等軍都要被軍法從事!”
劉范吁出一口氣,道:“知道了,下去吧!”王力深深地看了劉范一眼,道:“喏!”
等將校們都走了,劉范這才像斷線風箏一般,悵然若失地跌坐在榻上,絕地把臉埋進滿是老繭的雙手里。想到可能再也回不到原來的生活了,再也見不到親人朋友了,劉范的淚水微微打了手掌。劉范張開了雙手,站了起來,在營帳里轉來轉去。營帳里全都是古香古的各種東西,看得出來,都是軍用品。劉范找到了掛在架上的甲胄,甲胄閃著一游,好似下的漣漪。甲胄旁邊還掛著一把劍。劉范取下劍來,那把劍出乎意料的重,至有那麼二三十斤重。但出乎意料的是,劉范靈魂寄居著的這副的氣力很大,二三十斤對他來說猶如一支筷子一樣輕。劉范橫起劍,用力一把把劍出來。劍被出來的那一剎那,一道鐵即從劍刃上照出來。劉范仔細一看,平的劍刃上清楚地顯現出一張臉,紅齒白,神俊朗,眼眸里是一抹黑的溫暖,這就是劉范。劉范看到“自己”長著這樣一張臉,暗暗竊喜,但又想到這其實不是他,又倍失落。
劉范心想,想不到一不小心掉進個井,這就能穿越將近兩千年,穿越到東漢末年,三國時代。在這個群雄逐鹿、天下紛的大時代,我又應該干些什麼呢?
劉范撓了很久的頭,還是得不出個所以然來。正是迷惘的時候,靈機一,他想起了兩部電視劇——神話和尋秦記。人家胡歌和古天樂穿越后也是經歷了一番痛苦掙扎,最后胡歌融了秦漢、古天樂融了戰國,一個為劉邦項羽的拜把子兄弟,還給秦始皇帶上了綠帽;一個在秦國舉足輕重,深始皇帝忌憚。最后,他又想起以前看過的穿越到三國的小說,里面的人無一不是稱雄稱霸。
再看看自己,劉范頓時就知道該干啥了!那就是稱霸三國,定鼎天下!又想起剛才王力的提醒,劉范趕忙手去下常服,穿掛上甲胄和兜鍪,但漢服比起后世的服太復雜了,劉范半天都沒解開……
大帳外,王力、曹振等人圍在一起討論。王力道:“我看大人醒來后神志不清,連自己的爹是誰都不知道了!如此嚴重,不如我們還是把他送回雒瞧病去吧!”
曹振低頭思索一番,道:“將為兵膽,要是大人走了,軍士們恐怕無心戰。再說大人已經醒來,不如讓他留下,我等屬下先替他掌軍,這樣既可以讓軍士們安心,又可以按時參戰!”
王力剛想出言反對,就聽到后的營帳傳來一些聲響,回頭一看,是劉范昂著頭出來了。劉范經過一番嘗試,終于學會解開漢服、披掛甲胄,此時他頭戴兜鍪,被鎧甲,掛著鮮艷的紅袍,一手握著劍柄,威武堂堂,一王霸之氣撲面而來。王力等人竟要為之仆倒。
正當一干將校吃驚時,劉范像模像樣地道:“本校尉已然痊愈,自當領兵,你等無需再言!你等聽令:立即拔營起兵,追上盧中郎大軍!”
王力等人立即按照階排列行,向劉范行禮道:“喏!”劉范昂著頭揮揮手,王力等人便麻溜地走了。劉范知道自己要騎馬,便讓兩個衛兵把馬匹牽來。兩個衛兵很快就把馬牽來。劉范仔細一看,此馬是一匹黃驃馬,肩高六尺五、正頭、良腹、寬,是一匹不可多得的寶馬,也算符合他屯騎校尉的份。
但劉范靠近馬兒時,他傻眼了,馬兒既沒有高橋馬鞍,也沒有馬鐙,還沒有馬蹄鐵。因為東漢時還沒有這三樣,連單邊馬鐙都要等到魏晉時期才能發明出來,可能是魏國能工巧匠造出來的,也可能是北方大漠游牧民族傳進來的。
為歷史系學生的劉范清楚,這三件對騎兵十分重要的裝備在東漢還是沒有的。于是劉范就只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著頭皮爬上馬背。好在此時的馬鞍開始有些雛形了,是個墊,所以比較舒適。劉范溜了幾圈,就逐漸適應了。
王力、楊浩、曹振、于廣等人又來找劉范,道:“大人,大軍已經準備完畢,可以出發了麼?”
劉范思及沒有馬鐙,兩千多騎兵騎著馬很不安全,容易跌下馬來,因而速度也不會很快,就對王力道:“先不急。你等三人,先下令讓士卒們從麻布上割下兩條長布條,然后把布條一端連接在馬鞍上,另一端系圓。就像這樣。”劉范便跳下馬,用布條栓在馬鞍上,另一端則系圓,這樣布條就了個布條做的馬鐙,可以讓騎兵和馬匹連接在一起,保證了騎兵的安全,也可以讓騎兵們更有效地施展拳腳。
王力等人眼睛一亮,紛紛稱好,便下去布置了。不一會兒,負責運送輜重補給的民夫們就將營寨收拾好了,這邊的三千士卒也都按照劉范囑托,系上了布條。劉范便率領大軍開拔了。
劉范不懂軍事,更別說古代的行軍打仗了,便把四個軍侯來詢問。原來,東漢軍制是這樣的:東漢共有三種類型的軍隊,一是京師兵,駐扎在京畿地區,負責保衛京師安全,又因駐地的不同,分為南軍和北軍。南軍只負責守衛宮門,而北軍是全大漢最銳的軍隊,真正王牌的機野戰部隊。北軍士卒,挑細選,只選自京畿地區和三輔地區,也就是大約司隸和關中的良家子,分為八部,中壘、屯騎、越騎、長水、聲、步兵、虎賁、胡騎,各有兩千人,各有八個校尉統帥。校尉分有前后左右四個曲,每曲五百人,由軍侯帶領。曲下有屯,一百人,由屯長帶領;屯下有隊,五十人,由隊率帶領;隊下有什,十人,由什長帶領;最低的是伍,五人,由伍長帶領。
二是地方軍隊,由郡的都尉、王國的中尉率領,主要作用還是維持治安、剿匪等,相當于是警察。
三是邊境軍隊,由邊境上的郡的太守帶領,如飛將軍李李廣在發跡之前,就是上谷太守,他曾率領上谷郡的騎兵多次打敗匈奴人。
而這次剿滅黃巾軍,北軍屯騎由中郎將盧植統領。朝廷一共冊封了三個中郎將,分別是盧植、朱儁、皇甫嵩,盧植主攻方向是冀州,負責剿滅由張角和張寶統領的黃巾軍主力,盧植手下的軍隊只有五萬多人,而張角張寶卻有十五萬人;朱儁和皇甫嵩則負責剿滅中原由張梁統領的黃巾軍,以及其他小黃巾軍,朱儁和皇甫嵩也只有四萬多人,張梁和其他幾黃巾軍共有十四萬多人。
現在張角已經攻下了以巨鹿郡為中心的冀州和兗州幾個郡國,那幾個郡國有很多太平道信徒,所以張角勢力還在膨脹;張梁和十幾方黃巾軍也已經攻下了豫州、兗州、徐州、青州、荊州、揚州的一半的縣城,力量也不可謂不強大。形式對朝廷很不利。但軍比黃巾軍軍事素養高,訓練有素,裝備良;黃巾軍則由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組,雖然數量龐大,但沒有組織,沒有紀律,只有對升發財的幻想。之所以他們能夠席卷天下八州之地,全都是靠著人海戰。
聽完四個軍侯的講述,劉范這才對天下局勢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也知道,最后軍還是打敗了黃巾軍,平定了天下。又想起剛剛命令士卒們制作簡易的馬鐙,便吩咐四個軍侯帶著自己的曲訓練騎。
然后,劉范想起了所謂的“自己”。歷史上,劉焉確實有長子名劉范,但字不詳,生卒年不詳。劉范曾在朝廷中擔任左中郎將,二弟劉誕擔任治書史,三弟劉瑁擔任別部司馬,四弟劉璋還小。董卓死后,部將李榷挾持獻帝,霸占長安。征西將軍馬騰聯合劉范和劉誕,以及其他心向漢室的大臣,劉范等人負責打開長安城門,放馬騰大軍進城。遠在益州都的劉焉,聽說他們的謀劃后,也暗中派出五千東州士去幫助馬騰和劉范。結果事暴,馬騰倉促之下不敵李傕的西涼雄軍,只好逃回涼州;劉范奔逃到扶風郡的槐里縣,還是被捉回來,然后和二弟劉誕一起被殺了。只有三弟劉瑁,得到河南人龐羲的幫助,逃回益州。劉焉聽說劉范和劉誕被殺,傷心之下,竟發背瘡復發,死了。
歷史上的劉范能夠當上左中郎將,說明他很有可能是北軍的一員將領,也很有可能參加平定黃巾起義的戰爭。雖然能當上軍,與他的漢室宗親的份切相關,但這也說明,劉范本尊還是有一定指揮能力的。后來,他還敢謀聯合馬騰,除掉國賊李傕,這更說明了他本尊還是有一些膽略的。
穿越到劉范的上,劉范還是幸運的,畢竟是個漢室宗親,有個有權有勢,還疼自己的老爹,日后要爭霸天下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