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青溪把做豆腐的方法告訴家人之後,第二天,葉氏們就在臨青溪的親自指導下悄悄嘗試了一下,做出了一板子白的豆腐,而臨青溪也把豆腐的吃法告訴了穆氏幾人。
要不然,老臨家的人是不可能鼓起勇氣蓋房子,買黃豆的,而臨青飛也不會得到臨遠山和臨忠國的同意,在小安鎮上租了一家小店鋪。
二月二是“龍擡頭”的好日子,老臨家的臨家小店就選在了這天開業,而在開業的前一天,臨遠山還是讓家裡人先做了一板豆腐給族長、族老和村長家送去,也和他們說明老臨家要開店的事。
因此,正式開業這天,幾乎臨家村的人都知道了老臨家在小安鎮開豆腐店的事,而這做豆腐之法是老臨家祖先藏在一本書的夾層裡,前幾天才被臨遠山不小心翻出來的,至於開店的錢,是秦氏、吳氏賣繡的錢和老臨家這些年攢下來的錢。
豆腐是從未出現過的吃食,但因它原材料不貴,臨青溪建議家人按塊賣給別人,一塊豆腐一文錢,而一板豆腐三十塊,這樣窮苦人家買一塊豆腐回去也能做一頓飯。
臨青飛在小店開業之前就拿著幾塊豆腐去了原先自己待過的酒樓,並且將幾個做豆腐的菜單免費給了酒樓掌櫃。
試吃過老臨家的豆腐後,掌櫃的當即就要了兩大板子,自從陸縣令來了之後,他酒樓的生意也開始好了起來。
“瞧一瞧,看一看拉,正宗的老臨家豆腐新鮮味,好吃又便宜啊!”臨青禾和臨青木被臨青溪臨時培訓招攬顧客的服務員,一開始他們有些不好意思,還是看見沒人來敢買,怕豆腐賣不出去,這才賣起來。
很快,就有人被白白的豆腐吸引,忍不住走到跟前問價格,穆氏很熱心地告訴客人豆腐的做法,還把一塊豆腐又切小小的塊兒,讓客人免費嚐嚐。
嘗過老臨家豆腐的客人,都是很滿意地點點頭,而且一文錢也不算貴,又這麼好吃,沒多久就有人買了起來。
“老闆娘,給我一塊!”
“這位小兄弟,給我來兩塊!”
“我也要兩塊,回家給我娘嚐嚐鮮!”
……
一個時辰不到,兩板豆腐就賣完了,正當穆氏讓臨青豪擡出第三板豆腐的時候,臨青海突然從一輛馬車上跳下來,急忙按住穆氏要掀開豆腐的手說:“娘,這豆腐先別賣了。福安鎮上有人急著要買咱家的豆腐,而且要十板子,他們管家都跟來了!”
“十板子?可咱們今天就做了五板子的豆腐,這也不夠呀!”穆氏心裡一驚,沒想臨青飛說拿兩板子豆腐去福安鎮,還真的賣出去了,而且買的人還要這麼多。
“這位大嫂子,麻煩你們趕回家再給做幾板子豆腐,咱們老爺晚上還要宴請一撥客人,價錢好商量!”載著臨青海的馬車停穩之後,從車上下來一個著鮮的中年男子,他是福安鎮李家的大管家李泉。
“老闆娘,您可說了這豆腐要賣給我一塊的,可不能反悔!”還在等著買豆腐的客人,見有人要整板買臨家小店的豆腐,就擔心穆氏不賣給他了。
“各位,實在對不住,這豆腐有急用!”李泉唯恐穆氏答應下來,趕讓跟來的小廝把豆腐護住,那架勢就像守著什麼寶貝似得。
“這位大叔,明天您趕早來鎮上,咱們家一定多做些豆腐,我讓我娘還免費送您一碗豆漿,可好喝了!”臨青溪笑呵呵地對那位客人說道,最後這句聲音得很低,但在場的很多人還是聽到了。
“這位小姑娘,豆漿是什麼?”周圍已經有人問出了聲。
“這個……明天你們就知道,反正喝了對人可好啦!”臨青溪得意地賣起了關子。
最後一板豆腐也被李泉拉走了,穆氏答應他豆腐一做完就給他們送去,但李泉還是不放心,讓跟來的小廝先把豆腐送回福安鎮,他乾脆跟著穆氏、臨青海幾人一起回了家。
臨遠山、臨忠國、秦氏、葉氏正在家磨著黃豆,見穆氏幾個去鎮上賣豆腐的家人都心急火燎地回來了,後邊還跟著一個不認識的人。
“蕙蘭,這是怎麼了?”臨遠山將李泉迎進了院子,主要是他著不凡,一看就是大戶人家出的。
“爹,這是福安鎮上李府的李大管家,他家老爺、公子看上了咱家的豆腐,說還要七板子呢,而且一板子給咱一兩銀子,三郎字據都和人家簽好了。”穆氏初聽到一板子豆腐一兩銀子的時候也嚇了一跳,這三郎真會漫天要價,
說起來,這價錢並不是臨青飛提出來的,而是嚐了老臨家豆腐的李家大爺提出來的,並且本不允許臨青飛有異議。
臨遠山慌忙把李泉迎進了自己的房間,老臨家沒有客廳,只能把自己的主屋當客廳暫用。
沒一會兒,臨青雲和臨青飛也回來了,於是老臨家趕各司其職做豆腐,而臨青溪則負責照看兩個孩子。
老臨家的男老齊上陣,終於在臨近傍晚的時候做出了七大板子的豆腐,沒辦法那位李家大爺言明不要三十塊小板子的豆腐,而是要五十塊那樣大板子的豆腐。
送走了李大管家和七大板子豆腐,老臨家的人也都累得癱坐在地上,今天早上的五板子都算是極限了,這現泡黃豆現磨,真是累人又費時間。
晚上,老臨家的人圍坐在一起算了一筆賬,買來的黃豆是一文錢兩斤,而一斤黃豆能出三斤豆腐,一小板子豆腐是三十斤,大板子豆腐是五十斤,磨豆腐過程中的豆漿能喝也能賣錢,豆渣還能做餅子吃。
“阿爺,咱這一小板子豆腐按說能賺二十多文錢,小本生意也不算多,但今日李府那位大爺給一兩銀子一大板子,開張第一天,算是小賺一筆。可現在福安鎮上已經有人知道咱老臨家的豆腐一大板子是一兩銀子,那咱明天怎麼賣豆腐呀?”豆腐賺錢臨青飛自然很高興,只是那位以吃喝聞名的李家大爺把豆腐定價爲一兩銀子一大板子,他自然不想把價碼再拉低下來,好在是第一天開張,價格還能改。
------題外話------
謝大家支持傾,記得要收藏呦O(∩_∩)O~,謝謝!
她是二十一世紀的國宴大廚,意外穿成了不受寵的將軍夫人!明明是嫡出大小姐,卻成了家族受氣包。明明是堂堂將軍夫人,卻成了全京城鄙視的對象。
鄧如蘊來自鄉下,出身寒微,能嫁給西安府最年輕的將軍,誰不說一句,天上掉了餡餅,她哪來的好命? 鄧如蘊聽着這些話只是笑笑,從不解釋什麼。 她那夫君確實前程廣闊,年紀輕輕,就靠一己之力掌得兵權,他亦英俊神武,打馬自街上路過,沒人不多看兩眼。 鄧如蘊從前也曾在路邊仰望過他,也曾看着他頭戴紅纓、高坐馬上、得勝歸來的晃了眼,也曾,爲他動過一絲少女心絃... ... 如今她嫁給了他,旁人豔羨不已,都說她撞了大運。 只不過,當他在外打了勝仗而歸,從人群裏第一眼尋到她,便眸中放光地大步向她走來時,她卻悄悄退到了人群的最後面。 鄉下來的尋常姑娘,如何真的能給那樣前程廣闊的年輕將軍做妻? 這左不過是一場,連他也不知道的契約而已。 契成之日,他們姻緣結締;契約結束,她會如約和離。 她會留下和離書,從他的人生中離去,自此悄然沒入人海里。 * 那年鄧如蘊兩手空空,一貧如洗,沒法給年邁的外祖母養老,也沒錢給摔斷腿的姨母治病,還被鄉紳家的二世祖虎視眈眈。 這時將軍府的老夫人突然上了門來。老夫人問她願不願意“嫁”到滕家三年,只要事情順利完成,她可以得到滕家的庇佑和一大筆錢。 好似給風雪裏的人送上棉衣,鄧如蘊沒猶豫就應了下來。 她需要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