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風從門里鉆進來, 鬢邊碎發。
魏鸞看著徐嬤嬤將那錦盒從書架頂端取下來, 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而后朝含笑行禮,躬退到幾步之外。錦盒并未上鎖,也瞧不見半點灰塵,要麼是盛煜頗為珍重,令徐嬤嬤時時拭, 要麼是徐嬤嬤昨晚就收拾好了, 等來取。
無論如何, 都可見其重視。
魏鸞了指腹,手輕輕落在狹長的錦盒上, 掀開蓋子, 里面果然是一卷畫軸。瞧紙張的質地, 應是上等佳品,也不算新,乍一眼瞧不出門道,唯有那象牙軸雕琢得致,目貴重。
有點害怕猜測被印證。
但心里又覺得,盛煜雖高傲了些, 卻并非榆木腦袋。明知今日是的生辰,又送了那樣貴重的賀禮,隔著百里之遙如此安排,總不至于故意給添堵。
深吸了口氣,拿起畫軸, 徐徐展開。
畫上果然是位,微微側站在湖畔,穿著海棠的艷羅,臂間披帛如云,便連腰間環佩都畫得頗為細致。眉眼自是悉之極,正是魏鸞攬鏡自照時的模樣,雙鬟間金釵耀目,耳邊垂著明珠,就連隨風翻卷的繡鶴襦都頗為眼。
魏鸞記得,前年春日里曾做過那樣一條子,穿過好幾回。
悉的衫首飾映眼底,魏鸞著的掌心終于稍松,目挪到后,是漾的波紋和水中央的小島,亦有曲折游廊、恢弘殿宇。雖說背景勾勒的不算細致,但從湖水島嶼的布局,魏鸞仍能認出那是皇宮的太池。
且遠殿宇恢弘,也絕非別能造的。
畫中子穿著的,臨風站在太池畔,眉眼姣麗,姿盈盈。
魏鸞滿腔忐忑終于化為驚喜。
若這畫中人不是站在太池畔,心存疑竇的魏鸞還不敢確信是何份,但就站在皇宮里。魏鸞自出皇宮,莫說京城里本沒有半個跟眉眼神似之人,便是真的湊巧有,定會聽到風聲。
更何況畫中人還穿著的!
盛煜這副畫里藏的竟然是!
驚喜意外洶涌而來,魏鸞幾乎不可置信,將那幅畫來回端詳了好幾遍,又回頭問徐嬤嬤,“這錦盒是何時放到此的,嬤嬤可還記得?”
“奴婢記得是前年,主君親手放上去的,命奴婢時時拭,但不許人輕,更不許擅自揭開。”徐嬤嬤并不知道畫里的容,瞧著魏鸞的神,卻能猜出個大概,便含笑道:“如今主君既已托付給夫人,奴婢這差事也算圓滿了。”
魏鸞抿而笑,指腹輕象牙畫軸。
沒想到,真的沒想到。
魏鸞原以為盛煜從前各游歷,見中意的子后難以留在邊,瞧著眉眼神似,才會答應永穆帝賜婚,將未盡的心事寄托在上。而今看來,那所謂的心上人本子虛烏有!盛煜當初畫的是,在書房里珍重藏著的也是!
但怎麼會呢?
魏鸞從前跟盛家沒有半點集,細細回想盛煜調回京城后的這兩年,除了聽聞彼此的名聲外,并無半點近接。唯一勉強能算集的,是十三歲那年深秋,在上林苑的馬球賽上出言冒撞,惹得盛煜不快。
那之后,沈嘉言四散播,蓄意挑撥。
盛煜更是在旁人探問時說徒有其表。
畫上是前年春日的形,那會兒才十四歲,離盛煜說徒有其表的日子不遠。莫非所謂“徒有其表”是違心之詞,因那時是定的太子側妃,盛煜為了避嫌,才故意那樣說?
可他是何時留意到,又為何畫這副畫像呢?
魏鸞簡直好奇死了。
站在長案旁,一遍遍地看那畫卷,不知過了多久,都快站得酸了,才將畫軸小心收回錦盒里,親自抱回北朱閣。那副玉像自然也被帶了回去,不過有點沉,魏鸞叮囑染冬抱著,不許磕壞了。
主仆倆踩著樹蔭同行,染冬瞧時不時地笑,忍不住也笑起來,“夫人方才去南朱閣,是見喜事了吧?進去時沒怎樣,出來時滿臉都是喜,這會兒又只管傻笑,奴婢可很見夫人這樣。”
“有嗎?”魏鸞回頭瞥,了臉。
染冬笑著打趣,“到沒,角都快笑得咧開了。定是見了喜事。”
“也沒什麼。”魏鸞腳步輕快,抱著懷里的畫像,恨不得立刻翅飛到盛煜跟前,質問他是怎麼回事。心里藏著似的,連染冬都沒告訴,只努指了指染冬懷里的玉像,道:“收到了生辰賀禮,高興嘛。”
“主君果真有心!”
“還行吧。”魏鸞腳步輕快,有點小得意。
染冬看前些日愁眉苦臉滿懷擔憂,這會兒云開霧散似的,也覺愉快,回了北朱閣后,同春嬤嬤、抹春們一道備了桌盛的飯菜,關起門給魏鸞過生辰。因魏夫人每年給魏鸞過生辰時都會啟封一壇自釀的好酒,今晨命人送來,主仆一道喝了,酩酊而睡。
……
興許是那幅畫實在令人興的緣故,魏鸞近來頻頻夢到盛煜。
起初,夢境是很愉快的。
斷續零碎的片段,或是在曲園,或是在兩人并未去過的京郊水畔,夢里比那回策馬踏青時還要愉快。甚至魏鸞還夢到了京外不知是什麼地方,追過去著盛煜說老實話,結果那位冷傲的臉一抬,告訴那幅畫是假的,魏鸞當場氣醒。
醒后回想那份生辰賀禮,又忍不住暗自歡喜。
漸漸地,夢境就不怎麼愉快了。
不知怎麼的,時常夢到盛煜出事,或是傷或是失蹤,夢里他仗劍浴,比那回在鏡臺寺被襲重傷后還慘,被人暗算得快要丟掉命似的。有一回夜里,半睡半醒地做了三段夢,都是盛煜遭了襲擊,從夢里嚇醒來,背后冷汗涔涔的,心跳快得像是要從腔蹦出來。
如此夢境不斷,讓魏鸞愈來愈不安。
很這樣做夢,長了十六年,也就只在敬國公府出事,魏嶠被捉玄鏡司牢獄的那陣子,總是心神不寧,常從夢里驚醒,自是因擔心父親魏嶠的緣故。
可近來念及盛煜時多半是歡喜,并為過分擔憂。
怎會無緣無故做不好的夢?
魏鸞有些不安。
本就隨了時下高門貴戶的風氣,常跟著母親去禮佛進香,經歷了重回時這樣離奇的事,對冥冥中的玄妙之事更添敬畏,不敢掉以輕心。在連著數夜被夢境困擾后,魏鸞愈來愈擔心遠在京外的盛煜,甚至想策馬飛奔過去,親眼見他無恙。
但盛煜臨行時鄭重叮囑過,不許跑。
魏鸞便竭力按捺,靜候消息。
好在盧珣那邊能借著玄鏡司的渠道得知盛煜的近況,常來給報平安。
魏鸞每日問幾回,聊以藉。
時氣愈來愈熱,蒸籠似的曬了兩天后,下了場暴雨,澆得滿城涼爽。曲園中仍平靜無波,朝堂上近來的事卻不——自永穆帝當朝說了愿意為章家昔日的戰功,從寬置后,章孝恭疑慮稍稍打消,縱然萬般不愿,仍松開庭州大都督的兵權,孤回京請罪。
回京之日,永穆帝命人在城門等候,徑直關刑部大獄。
不過永穆帝守了當初的諾言,并未傷及章孝恭父子命,只關在牢獄里,不許探視。
至于其余從犯,不論僧俗民,皆按律置。
私藏軍械是重罪,永穆帝親自將旨判決后,次日便在鬧市決。據說當時上百人被齊齊斬首,周遭腥味彌漫不散,經了場大雨沖洗,才消去痕跡。而章家的這件案子,也在這場雨后漸漸平息下去。
朝堂上,沒人再提此時,仍如往常般商議政令民生。
后宮之中,章太后的病仍然未愈,卻不再人去侍疾。章家眷們從前尊貴跋扈,每年盛夏番到城外避暑納涼、設宴排戲,今年卻沒怎麼出門,別說設宴,便是連別家的請帖都推了。就連從前隔三差五宮問安的做派,也收斂了不。
仿佛被永穆帝當頭棒喝后,老實了些似的。
京城中百姓偶爾議論,都覺得此次皇恩浩,章家念皇恩,洗心革面。
魏鸞卻覺得未必。
章家自恃有帶重兵投奔的從龍之功,這些年牢牢攥著皇后、太子妃的位置,烈火烹油卻又得隴蜀、結黨營私,分明是自詡與旁的功臣不同,與周氏共分江山。兩代帝王格外寬厚禮遇,都能他們做出謀逆之舉,豈會因永穆帝的寬容就痛改前非?
鎮國公拱手出兵權,難道會心甘愿?
這可半點都不像章家的行事。
不過無論如何,此刻的京城是風平浪靜的。
魏鸞眼見府外漸漸安生,卻仍時不時地從夢里驚醒,盛煜又總是歸期未定,心底的不安愈來愈濃,去親眼看他的念頭也愈來愈強烈——夫妻分離半月有余,盛煜離開時,因誤會賭氣,并未給他太好的臉,如今畫像出世,滿懷好奇又滿腔擔憂,實在難以按捺。
這日后晌,日西傾時地氣漸涼,魏鸞再度去了南朱閣。
盧珣在廳前值守,如青松。
瞧見隨行而來的染冬,他的目黏了一瞬,才朝魏鸞行禮。
魏鸞裝作沒瞧見,只問道:“主君那邊可有消息?”
“一切無恙,夫人放心。”
“他可說過何時回來?”
這個問題魏鸞問過很多遍,盧珣每回都說歸期未定,今日總算換了個花樣。
“主君今晨遞來的消息,說鎮國公回京請罪后,庭州還有許多事要料理。他辦完手頭的事,就得趕去庭州,那邊山高路遠,是來回路途都得耗時半月之多,加上有差事在,怕是至七月才可能回京。”
“那麼晚?”魏鸞聞言,不由蹙眉。
作者有話要說: 老盛:媳婦想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