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要有一塊地方,留著給我練武用。”石宏大在他后幽幽的提議,他打算賴著這里不走了,當然要有自己的地盤,例如練武場什麼的,完全可以有啊!
“啊?”施工隊的隊長有點發懵,他只知道這是個舉人老爺家,據說是個文舉人,沒聽說還會武啊?
“行行行,給建個小練武場,等寶寶再大點兒,你教他練武強,可別像我似的,弱一只,什麼都干不了。”于良吉顛了顛懷里的于寶寶,小家伙雖然被他養活的不錯,可總覺比別人家的孩子小一點,這是于良吉的心病,憋著一口氣,等除了孝,一定要給小侄子補回來!
“嗯。”石宏大很開心,自己在這個家里,也有個專門的地方了。
“咱們家的菜園子,你看要種點什麼?”石宏大閑不下來,這些人建房子,有小于舉人看著,他放心的,但是自家菜園子里還啥都沒種呢,這到了夏天可吃不上菜了。
“張家二嬸子和喬大娘都準備好苗子了,說明天就來種。”現在蓋房子呢,于良吉也沒那個心思看菜園子了,他主要是不耽誤自家種大地,菜園子什麼的,先按照原主的記憶,請張家二嬸子和喬大娘過來幫忙種上就行了,明年自己種也來得及。
“那邊多擴進來點,種點果樹什麼的也行。”石宏大對著牲口棚子那邊指了指:“還能給牲口棚子遮遮。”
“行,你想種什麼就種什麼吧。”這點事,也用請教他?于良吉不解的看了看石宏大。
可是看了自己一眼了。
石宏大的樂呵了一下。
雖然說菜園子是給張家二嬸子和喬大娘來種了,但是石宏大還是跟著兩位一起種了菜園子。
其實主要是這菜園子很大,前頭兩個菜園子,后頭一個,前頭一個菜園子是一畝多地,后頭的大菜園子二畝地多,不到三畝的樣子。
朝廷是不許在大田上種菜的,除非是專門販賣蔬菜的菜戶,或者是天災人禍后補種,才許種植青菜,大多數時候,只能種糧食,其實不用朝廷規定,大家對土地都是很珍惜的,誰家閑的沒事干,就種菜不種糧食啊?那到秋天吃啥喝啥啊?
所以各家的菜園子都很大,這是他們一年吃的菜的指,包括到了秋天,腌制咸菜的原材料,也都出自自己家的菜園子。
前頭兩個種的茄子辣椒蘿卜和黃瓜,這四樣蔬菜,都是腌咸菜用的多的東西;后頭就種了角瓜柿子蔥香菜和蒜,還有不的倭瓜。
靠墻的地方,讓石宏大種了點香瓜和西瓜,中間的位置空了兩壟,種了一壟大頭蒜,一壟同樣架了秧子種的豆角。
想了想,石宏大又在自家開荒地旁邊開了三壟土地,種了點土豆,冬天的時候,土豆是必不可的儲備菜。
東邊的菜園子,大概一畝地,種了點胡蘿卜和菠菜油菜韭菜等,西邊的菜園子種了一下的白菜,到了秋天就可以用來腌制酸菜了。
別看是菜園子,種完了也累人的,索有石宏大幫忙,三天就種完了,而村子圍墻的地基也打的差不多了,已經開始熱火朝天的砌墻了。
已經開春了,種子也都下了去,一場綿綿的春雨,下了一整天,雖然耽誤了蓋房子的時間,但是于良吉很高興,這場春雨,可以讓苗發的快一些。
一場雨過后,連空氣都清新了不,氣溫都上升了不,整個世界都充滿了春天的氣息。
春雨過后,便刮起了春風,雖然剛下了雨,但是風還是大的,不過這對建設來說沒什麼耽誤的,圍墻已經起來了,而于家的房子也開始破土工,當日還放了一掛鞭,于良吉又買了不魚給大家伙兒添彩。
因著那邊有吃,于良吉不就打發石宏大過去開開葷,自己則帶著小侄子依然吃素。
不過石宏大就去了一次,就再也不去了,還是守著他們叔侄倆,跟著吃素。
因為人多事也多,白天累了一天,于良吉就對晚上守著被人襲的事不上心了,反正被親了恐怕不止一回,他且看著,日后還有啥事他能干得出來!
東北這邊春天本就雨水,下過兩三場小雨之后,就一直都是晴天,風一吹,干得快,圍墻只用了十天時間就蓋完了。
|
115 張家再來
青磚水泥的圍墻將十八里鋪圍了起來,打谷場也被圍了進去,包括那十八顆老榆樹在的小會場,西邊還留了一個大門,可以通車的那種,到了秋天,就可以直接拉了谷子去打谷場。
正南方是正大門,兩邊還修了瞭塔,上面有掛燈籠的地方,還有火把的地方,都用來以備不時之需。
東邊和北邊都沒有留門,北邊是萬萬留不得的,因為北邊靠著大山,野也多是從北邊的山上下來的,東邊也沒留,因為東邊雖然地多,但是可以從南門進來,若是留的門多了,他們也沒那麼多人管啊!
如今有了圍墻,還是青磚水泥的,十八里鋪瞬間就在十里八村揚名了!
其實,早在十八里鋪開始蓋圍墻的時候,就有人知道了,只不過那個時候大家都在忙著春播,也就沒人在意,等忙完了回頭一瞅,好麼,人家圍墻蓋完了!
好多閑著沒事的人都過來溜了一圈兒,就為了看個真假,是不是真的啊?十八里鋪那麼窮,都沒幾戶人家是磚房的,這就蓋了青磚的圍墻了?
這件事傳得快,石家村,石張氏也聽到了,撇了撇,真是有錢沒地方花了;張家村,張文玉家,張老爺子和張老太太也聽說了,十八里鋪的圍墻,是人小于舉人掏錢建起來的!
“公爹,婆婆,這錢雖然是小于舉人的,可是也是咱們大外甥的啊!”張家老大張鐵柱的媳婦兒十分不滿的嘀咕:“照他這麼個花法兒,等咱們大外甥長大了,還能剩下什麼?”
“就是,將來外甥可還要上學,要家立業娶媳婦呢!”張家老二張石柱的媳婦兒也跟著大嫂的話說。
只有張家老三張玉柱的媳婦兒,說了句反話:“人家是舉人老爺,花自己的錢,關大外甥什麼事兒?你們真是咸吃蘿卜淡心。”
“婦人之見!”張老爺子重重放下了手里頭的大茶碗:“于家小哥兒了舉人,得了朝廷的嘉獎,要是不回饋村里,他還要不要在村里過日子了?將來寶寶長大了,還要不要名聲了?”
小于舉人雖然掏錢掏的太多了點兒,但是這名聲可是高了不,相比起來,他們張家村的那個舉人老爺,哼!
要不怎麼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人家舉人老爺干了什麼?他們舉人老爺干了什麼?
公立學堂他都敢收費了!
當然,人家沒要錢,人家要的是“束脩”!
不是剛門就要,而是半年一要!
這才剛上任,當上了公立學堂的先生,立刻就開始上規矩了,而且不是錢財,算不上賄!
學堂里的學生們除了乖乖上“束脩”,別的也沒辦法,誰讓他們都還要在這里學習呢。
“但是他這麼花法兒,將來小侄子的家底還能剩多可就不一定了。”大兒媳婦還是不放棄。
“不是親生的就是不一樣,看看石張氏不就知道了?當初那麼對待石宏大,那還是親爹呢!”老二媳婦也不甘落后:“等小于舉人了親,有了媳婦,再有了孩子……。”
“好了!”張老太太生氣了:“都閉!”
三個兒媳婦都老實了。
但是老二媳婦說的話,二老卻聽進了心里。
當時小于舉人說的很好,但是于家不可能就這麼一直過下去,不能沒有主人,小于舉人又有功名在,還有錢,家里上沒公婆,旁沒妯娌,只有一個小侄子,那就是于寶寶。
就像二兒媳婦說的那樣,到時候就算于良吉還是對于寶寶好,可他的媳婦兒呢?將來有了自己的孩子,他還會對侄子怎麼樣?
這誰說的準?
他還是舉人老爺,到時候小外孫是個什麼況,他們簡直不敢想象!
知道婿家的存款其實都供小于舉人讀書了,剩下的沒多,現在小于舉人有錢有功名,花起錢來一點都不含糊,屬于小外孫的家產,還能有多?
二老想的一宿沒睡著覺!
幸虧已經春耕完了,有一段時間的休息期,家里三個兒子都出去打短工賺點零花錢,三個兒媳婦在家照顧孩子和老人以及看家。
第二天,三個兒媳婦又有事沒事的在一起犯嘀咕。
“你說,妹子家還能剩多錢?”老大媳婦兒特別注重家產,因為將來這可都是他們家的。
誰讓家那位是嫡長子呢,據朝廷的規定,嫡長子可是有很大的財產繼承權的,當然,也要贍養老人。
“妹夫以前那麼能干,他們家的地前些年就不用稅了的,肯定家底雄厚,但是被這麼一折騰下來,可就難說了。”老二媳婦尖酸刻薄了點兒,平時也很摳門兒。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三媳婦意味深長的撥了一句。
三個人都眼神閃爍,一開始反對接那個小掃把星過來的,但是現在嘛,就有點后悔了。
于家,貌似沒那麼落魄啊!
張老太太悶得慌,就出去在村子里溜達溜達,正好上了石張氏!
石張氏因為了石宏大那兩畝地的收,就想著從家里掛拉點兒回去補家用,是趁著家里忙的時候回來的,知道家里耽誤不起時間,所以很痛快的拿到了十個蛋。
正往回走呢,就跟張老太太遇到了。
本來張老太太就看不上石張氏的,但是想到二兒媳婦的話,鬼使神差的跟石張氏聊了起來……。
因為要趕工,在地基打好之后,立刻就開始蓋房子,十天之后,房子雛形出來了!
又過了三天,好麼!
就差上梁了!
上梁是大事,十八里鋪的人都來了,放了鞭炮,才上了大梁,于良吉主要是畫圖紙,剩下的全靠工程隊的測繪師給設計,不愧是專業干這個的,設計的特別好。、
等最后鋪墊好了瓦片,只多出來不到三百塊!
“這些留著,一旦有瓦片不當心壞了,還可以立刻替換。”老村長指了指建房子留下來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別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