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公主今年十七歲。
從十四歲獨自領兵征戰到現在,整整三年下來,用輝煌的戰功和冷的手段積攢了無上的威和權勢。
的份,包括跟寒玉錦的,一直以來都牽著很多人的心。
因此這一重傷,前來探視的人絡繹不絕,個個都想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可沒有一個人能順利見到。
除了太醫、管家、羅辛和羽兩位將軍,以及紅綾苑伺候的侍冷月,其他任何人都不得踏進紅綾苑半步。
連皇上想去探視都被太醫婉言制止,說是公主傷重,最好靜心休養。
這一養傷,便是足足七日。
七日之后,太醫稟報說護國公主能坐起來了,但還不能下床走。
皇帝終于松了口氣,憋在心頭多日的疑問此時再也忍不住,擺駕公主府。
夜紅綾昏迷的這七日里,朝堂上云沉沉,各方勢力都在蠢蠢,對皇位有想法的皇子無不期待著夜紅綾跟寒玉錦的反目。
寒史則天天跪在殿前喊冤,說寒玉錦對公主一片深,不可能刺殺護國公主,此事必有冤。
連皇后也坐不住,請求皇上徹查此事,還寒玉錦一個清白。
皇帝一直不曾表態,因為心里也覺得此事有。
雖然他本不可能同意夜紅綾跟寒玉錦的婚事,但這幾年夜紅綾和寒玉錦的有目共睹,況且夜紅綾手掌兵權,就算是為了皇后和夜蕭肅,寒玉錦也不可能蠢到刺殺夜紅綾。
皇帝不想錯冤了誰,但借機削弱一下寒家的勢力卻還是有必要的,所以才決定先關寒玉錦幾天,等紅綾醒了再置此事。
半睡半醒七日時間,夜紅綾才終于真正清醒過來,有人暗自松了口氣,有人提心吊膽,有人靜觀其變。
當然,這些都跟夜紅綾無關。
放松了靠在床頭,素來清冷絕艷的臉上泛著蒼白,眉眼間盡是憔悴。
聽到皇上駕到的那一剎間,夜紅綾眼底猝然劃過一抹冰冷寒芒,隨即斂眸,掩去眼底冷意。
“紅綾。”一明黃龍袍的皇帝走進來,看著倚在床頭似是失神的夜紅綾,“你怎麼樣了?”
夜紅綾緩緩轉頭,嗓音虛弱而著疲憊:“父皇怎麼有空過來?”
“朕過來看看你,這幾天朕憂心難安,生怕你出了什麼事。”皇帝眉頭深鎖,在侍衛搬來的椅子上坐下,“紅綾,你跟寒家的小子不是很好嗎?他怎麼會……”
夜紅綾斂眸,眉眼淡漠。
雖然以重傷的代價演了一場戲,但傷是真的,的臉蒼白也是真的。
此時看著真是萬分憔悴,虛弱而疲倦。
“我也想知道……”夜紅綾語氣淡淡,角劃過一抹自嘲,越發顯得黯然神傷,“我也想知道,我究竟哪里對他不住。”
也想知道,究竟哪里對他不住,讓他恨到直接一刀捅死了。
皇帝聞言,不由皺起了眉:“當真是寒玉錦的手?”
夜紅綾不說話,角卻抿得泛白,神怔忡,一副了打擊的模樣。
皇帝頓時一句話問不出口。
看來是真的了。
可到底是為什麼?
景帝怎麼想也想不通,寒玉錦因何對紅綾手。
她是二十一世紀的國宴大廚,意外穿成了不受寵的將軍夫人!明明是嫡出大小姐,卻成了家族受氣包。明明是堂堂將軍夫人,卻成了全京城鄙視的對象。
鄧如蘊來自鄉下,出身寒微,能嫁給西安府最年輕的將軍,誰不說一句,天上掉了餡餅,她哪來的好命? 鄧如蘊聽着這些話只是笑笑,從不解釋什麼。 她那夫君確實前程廣闊,年紀輕輕,就靠一己之力掌得兵權,他亦英俊神武,打馬自街上路過,沒人不多看兩眼。 鄧如蘊從前也曾在路邊仰望過他,也曾看着他頭戴紅纓、高坐馬上、得勝歸來的晃了眼,也曾,爲他動過一絲少女心絃... ... 如今她嫁給了他,旁人豔羨不已,都說她撞了大運。 只不過,當他在外打了勝仗而歸,從人群裏第一眼尋到她,便眸中放光地大步向她走來時,她卻悄悄退到了人群的最後面。 鄉下來的尋常姑娘,如何真的能給那樣前程廣闊的年輕將軍做妻? 這左不過是一場,連他也不知道的契約而已。 契成之日,他們姻緣結締;契約結束,她會如約和離。 她會留下和離書,從他的人生中離去,自此悄然沒入人海里。 * 那年鄧如蘊兩手空空,一貧如洗,沒法給年邁的外祖母養老,也沒錢給摔斷腿的姨母治病,還被鄉紳家的二世祖虎視眈眈。 這時將軍府的老夫人突然上了門來。老夫人問她願不願意“嫁”到滕家三年,只要事情順利完成,她可以得到滕家的庇佑和一大筆錢。 好似給風雪裏的人送上棉衣,鄧如蘊沒猶豫就應了下來。 她需要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