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軍事歷史 世子的崛起 八百三十三、他們來了+夏國的調度

《世子的崛起》 八百三十三、他們來了+夏國的調度

沿海改製在參林推下有序進行,各戶各家統計田畝數,上報府朝廷,自明年起,征稅將按田畝數計算,這就是“攤丁畝”,田地越多的人家納稅越多,田地越的人家納稅越

而在參林、方新、吳惠生等人熱火朝天推行改製時,另一邊的李星洲卻格外悠閑。

蜀中本就是養生好地方,加上袁家人被趕走之後,頓時越發放鬆。

吳家的小妹們經常對他暗送秋波,按理來說,這些人都和他有親戚關係,可在這個時代,這都是常見的,不算什麽,除了親兄妹,都不用那麽避諱,不過李星洲可過不去那道坎。

再說還有魏雨白滿臉幽怨,起芳虎視眈眈,他敢麽。

蜀中的舒適日子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四月初。

這日,從北麵突然來了快馬急報,是從夏國方向來的,人是王府的人,方新手下,直接送到他手中必然是大事。

從蜀中北上,有兩條路可以到達夏國境,其中一條就是大名鼎鼎的劍門道,劍門關是諸葛亮下令建造的,真正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另一條則是鄧艾滅蜀走的偏道,雖難走,卻能直達都。

兩條都通向後世甘肅省地界,此時屬於夏國地盤,漢朝時設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

這信報就是從劍道來的。

李星洲看後心裏久久不能平靜,隨後又讓起芳、魏雨白看了。

信是夏國的景國間諜集合各方打探的報整理後得出的信息。

全部容幾乎說的都是北方草原上的向。

蒙古各部聯合,鐵木真召集部族首領會盟?正式確立大蒙古國?得到所有草原人的承認,鐵木真的吉思汗尊號也響徹草原。

更令人不安的是?今年開春之後?鐵木真聚集草原大軍開始朝兩個方向進攻。

Advertisement

一個是東麵金國烏沙堡方向,一個是南麵夏國方向。

據傳言說還有一路大軍往西去了?隻是不知真假。

最令人震驚的是,這次草原往東?往南兩路大軍?預計已經超過十萬!

十萬人!草原上以前一盤散沙,可從不可能集結這麽多人,更加恐怖的是,大蒙古過後期會因為吸收各國各族軍隊而分複雜?各種兵種都有?但此時不是!

這時他們才起兵,幾乎都是蒙古人,意味著這十多萬人都是輕重騎兵部隊!

這就十分恐怖了,十幾萬軍隊,景國能拿出來?夏國拚命湊一湊也有,可你要說十萬幾萬騎兵.......

李星洲不得不重視起來?雖說這時候他們和蒙古人之間西麵隔著夏國,東麵隔著金國?可他知道,無論夏國還是金國?都抵擋不住蒙古人。

不過他也發現在一些細節上?與他知道的曆史發生改變。

比如攻打金國的主力軍裏沒有哲別?按理來說哲別是伐金大將,連破金國重鎮,打得金國人聞風喪膽,如今哲別不在,是不是伐金大軍有可能出變故?

而哲別居然被調去襲擾夏國邊境,夏國人是難打,可總給人一種大材小用的覺。

據信報,蒙古人已經接連襲擊夏國北麵部落,給夏國造重大損失。

夏國邊境已有小士兵接連和蒙古人手,效果卻都不怎麽好。

夏國北方大多數也是遊牧部落,但同為遊牧部落,卻不是蒙古人的對手,很多部落都遭到打擊劫掠。

夏王已經派使者進京,想要景國作為宗主國給他們撐腰做主。

另一方麵,金國也派人求援,因為蒙古人十萬大軍,陳兵金國西北,威上京。

如此景國也不得做選擇題了,到底幫不幫忙,夏國大概率不會管,夏國於景國無利,而且太遠難以支援,可金國就有些麻煩。

Advertisement

且不說李星洲心心念念的石墨礦脈在上京,如果坐視蒙古人滅了金國,那麽蒙古人就可以長驅直,威脅北方,特別是遼西走廊的安危。

而對於此事,朝廷也沒有給一個準確的答複,顯拿不定。

李星洲很重視這件事,不過他一時半會也不能離開。

心裏歎,該來的始終要來了。

魏雨白和起芳看後倒是不覺得太嚴重。

“東麵有金國,西麵有夏國,先讓他們慢慢打罷,我們坐收漁翁之利。”,這是魏雨白的看法。

“蠻夷外族,連鹽鐵都要跟我們買的人何必在乎,我看他們不了氣候,夏國是善戰之國,金人和韃靼人本來就有仇,不會坐等滅亡,應該會起反擊,我看不用太過重視。”這是起芳的看法。

們的看法都有道理,不過們不知道這次不一樣。

李星洲看了報,頓時有了回京的意圖,隨即派人去沿海看看參林做到哪一步。

半個月後,派出去的人回來了,告訴李星洲進展,他頓時明白,可能還需要半年,這種時候他再擔心也不能走。

不然吳家反應過來去見皇後,可能會功虧一簣。

當下隻好忍住,把一件事做到底。

.......

“上使,那些韃靼人燒殺搶掠,殺害我邊軍百姓,生靈塗炭,你們可要為我夏國做主啊!”夏國皇宮明王殿,國主李繼對著狄至和耶律大石訴苦。

夏國崇尚佛教,宮中多修佛塔,連這皇帝居住的宮殿也有許多是圓形的。

耶律大石繼續喝茶,一言不發,狄至則認認真真的說:“國主所言,我會一一稟報皇上。”

“我小國懇請大國出兵,北擊蠻夷,為我們這些臣屬小國做主,也讓天下人知道上過恩德,明白誰才是天下主人吶!”李繼說得聲並茂,幾落淚。

Advertisement

狄至卻隻是點頭,並未再多承諾什麽了,隻在一味安夏王。

他們的夏國之行已經結束,此行是來道別的。

夏國的山川水文他們看了一些,不過夏國很謹慎,重要的囤駐重兵的軍事要地都不讓他們去看。

不過此行最重要的還是看大河中上遊同行況,這個目的達到了。

隨後,狄至也耶律大石告退而出,殿外已經有很多夏國大臣準備貴重禮,為他們送行了。

......

待兩人完全走後,李繼也不哭了,招手從側殿喚出三人,正是當初出使景國的幾個人。

“你們當真打探清楚,夏國有伐我之意嗎?我跟他們談話,看似不像啊?”

最年長的一人這胡須道:“王上,他們既要伐我國,怎麽會讓我們事先知道呢,出其不意才是最好的用兵之法啊!

殿下想想這兩人,來我夏國說是護送貴重之,作為使者回禮,可那帶頭的是個軍人,當初李星洲伐金時,他就是東路大軍主帥,他雖不說,臣卻認得。

當初他率領景國東路軍破遼,及周邊十餘州,還擊敗金軍主力,是個不得了的人

景國派他來我國能幹什麽?無非探明我們部虛實,最好探查一些軍要部署,為以後武作準備啊。

若非他邊跟著四營景國新軍兵,臣都建議王上手殺了他。”

李繼聽完點頭:“有點道理,當初他要去看右廂朝順軍大營,虧得沒讓他去。”

“王上英明,再說我們大堂到的報,買通的三個人。

其一是李星洲的鄰居,他說是有一次和王府的管事下棋時閑聊聽得的,李星洲自己親自說要對我國用兵。

另一個則是兵部的大,我們花了許多錢,好不容易才買通,他說在景國朝廷裏,要對我國用兵已經不是什麽事,幾乎人盡皆知。

Advertisement

最後一個則是李星洲妃子的娘家人,也是在家宴上聽說的。

我們通過重重渠道,花了大價錢收買不同之人,得來的結果卻是完全一致的。

景國朝廷已經決定對我國用兵,大軍會以河中府為後方,向北出兵,先打我國南麵牛心嶺,十裏井一帶,隨後北上西進,渡河攻打中興府。

殿下,這些人份地位,言辭說法各不相同,但大表達的意思都是這個,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李繼也有些慌了。

“我們老老實實稱臣納貢,可景國是虎狼之國,早在打我們主意,朝廷上下都知道,隻是外麵人還不知道而已。”三人都極力勸說。

“這麽說來,大軍必須南調了.......”李繼歎口氣。

“要未雨綢繆,依老臣看,朝順軍大部也該南調,屯兵南線才能打景國人個措手不及啊。”

李繼點頭,不過他還是有些憂鬱:“萬一景國不隻南邊一路,還從東麵進軍呢,永樂城一帶也是要地啊。”

“誒,王上多慮了,永樂城一帶不是又左廂神勇大軍麽,左廂是我夏國最能戰之師,還有鐵鷂子坐鎮,完全不用擔心。”

話說到這,李繼點點頭,也覺得有道理了,雖然還是有猶豫,最終仍下令:“那就讓朝順軍也往南挪一挪吧......”

......

數日後,狄至也耶律大石率領四營新軍,已到大河渡口,等待對岸船隊集中過來,一起渡河。

耶律大石騎在馬上說:“狄將軍此行有什麽收獲麽?”

狄至對耶律大石並不十分信任,之點頭,“有一些,弄清了一些夏國境駐防況,看來夏國城池沒我想的那麽堅固,夏國雖小缺地廣人稀,若他們避而不戰是個麻煩。”

耶律大石看向遠河麵,“我記得夏國主力右廂神勇軍就駐紮在永樂城一代,可此行路過兩次,都沒見大軍跡象,我覺得他們可能把大軍調往別去了。”

“北上對付韃靼人?”狄至問。

耶律大石搖頭:“不大可能。狄將軍對夏國況不大了解啊。”

狄至點頭,這並不奇怪,也沒什麽丟臉的,他一個景國臣子了解夏國況才奇怪。

“老夫知道一些,夏國北部依舊是一些部族首領把持,這些人大多不太服從朝廷約束,打戰來不來都看他們心,夏王也難以約束。

所以夏國朝廷不管他們,他們也不願與朝廷王室過多勾結。

別看之前夏王在那哭著說韃靼人殘害北方百姓,他心裏說不準是高興的,韃靼人班他削弱了那些不服管理的部落實力。”耶律大石緩緩說著,狄至有些驚訝。

“所以老夫覺得左廂神勇軍不可能是北上,夏王不會救他們的,十有八九是南下了。”耶律大石篤定的說。

“南下?殿下的計策功了!”狄至眼睛亮起來。

“大概率是的,不能完全確定,需要再觀察。”耶律大石道“水道觀察如何?”

狄至搖頭:“不太行,上流很多地方通行狀況不好,大船有擱淺的風險。”

“我覺得可以換小一些的船,讓士兵走陸路,把船全改造船炮艦,就在河邊提供火力支援。”耶律大石建議。

狄至想了想也覺得有道理:“以往我們新軍大船總是又要運兵,又要打仗,船人員混雜,很容易導致混,而且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在於。

如果戰事急,戰艦需要立即對敵人進行火力打擊,就必須調整保持姿態,側舷接火,穩定船方便炮手瞄準,步兵就無法及時下船,要讓步兵下船,又無法及時調整姿態擊潰岸邊敵人。

所以我也想過新軍海軍需要兩種船,一種型較小,但更加靈活,全部加裝火炮,能夠快速在江河海岸邊調整姿態,用強大火力打擊敵人。

另外一種則不需要火炮,完全是運兵船,兩種船隻配合既能各司其職,人員不,又能互相配合,一麵讓小船火力製敵人,一麵讓大船送我們的將士登上地麵,攻城拔寨。”

耶律大石聽他說完,隨即道:“你覺得殿下會支持你嗎?造新船可是要錢的。”

狄至搖頭“並不用太多新船,運兵還是大船就夠,隻要新造一種更小的船,靈活快速為上,搭載的人不用多,把火炮都移到上麵去。”

兩人正說得興致,對岸的渡船全到了。

狄至停下說話,開始組織眾人渡河到對岸去。

其實此地已經是景國掌控的唐隆鎮地界了,這也是景國凸出到大河西麵的一個據點。

很快,四營人馬渡河,狄至看著波粼粼的大河說到:“回去之後,我向殿下說一下我們得建議。”

耶律大石頓時明白他的好意,拱拱手:“多謝狄將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