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長安小飯館 第118頁

《長安小飯館》 第118頁

想到自己對著的是京兆尹,沈韶打了個補丁,“自然,如今是國泰民安的,只是這風雨上嘛,就有些不那麼調順了,故而這兇讖的種子也就發了芽。有心之人再澆澆水,施施,便了現在的樣子。”

林晏不以為忤,輕聲道:“不管如何,人心不安,流言紛紛,總是我們的不是。”

沈韶看他一眼,不諉過,不飾非,林尹倒是位有擔當的員。

他這樣的態度,值得報以更大的尊重。沈韶認真地道: “去歲天旱,免除春稅後,京畿民心安定不。”送魚來的曲大郎就曾說過這一點。

“後面的慮囚平獄、宮裡減膳食蔬、放出宮,與這謠言兇讖目的相反,方法卻相似——打的是平定民心的‘輿論戰’。”沈韶挑眉,“不知去歲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謠言?”

林晏點頭。

這就更坐實了流言是有心人控的事,“其實除了這反向輿論戰,不知朝中諸公想沒想過,將‘讖語’之事,公之於眾,解釋各種異像,而不是以一種‘吉讖’,掩蓋對抗另一種‘兇讖’。”

Advertisement

林晏思索片刻,神也越發莊重嚴肅起來,“願聞其詳。”

沈韶始終帶著後世的影子,簡要地說,的觀點就是科學破除迷信,提高政府公信力,完善辟謠機制。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只有使民眾知之了,方不會再這些無稽謠言的困擾。”沈韶最後給自己找了個理論依據。

林晏注視著沈紹,從漢魏兩晉始,大多數儒者便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派,認為“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①,民眾但聽號令而行即可,卻無需使其知號令之用意。林晏第一次在書院聽明誠先生講到中間斷開的這種句讀時,頗有震耳發聵之,沒想到會再從一個小娘子口中聽到。

沈韶反倒笑了,輕歎一口氣:“兒是有些想當然了,這不是十年八載,甚至一朝一世可功的,恐怕——”沈韶抿抿,沒再繼續說。剛才圖自己說得高興,民智的開啟,是個太艱難而漫長的過程,且如今的社會環境並不允許。

林晏想了想,正道:“若不做,恐永無‘使知之’的一日。我們隻做自己能做的便好,後面的,自然有後來人做。”

Advertisement

沈韶竟然有點,知道世故而不世故,明白艱難而不畏艱難,“尹還真是世的儒家弟子。”

說完,沈韶才想起兩人之間“儒家弟子”的梗來,還有他那句余韻悠悠的“不為,又怎麼知道不可?”

沈韶清清嗓子,低頭,想找個杯盞吃茶遮掩一下,卻又沒有杯盞。

林晏輕笑起來。

惱了,林晏又主說回流言的事。

郎,與自己心儀的郎談論政事實在是個太新奇的驗,林晏生出些自豪來,這便是我的阿薺啊,聰敏明慧又慎重踏實,秉承大義而不拘小節,擅割烹之道,有經營之才,能清談,能論政……

三花貓明奴便走過來,蜷在沈韶邊,一眼都沒看林尹這位隻抱過自己兩次的前主人。

既已說完正事,沈韶便抱起它,又是腦袋、抓下,擼後背的一套作流程,明奴臥在沈韶上,很給面子地的手。

林晏本來是很高興沈小娘子抱著這打了自己印記的貓的,這時候卻有些嫉妒起來。

沈韶也覺得他要嫉妒,忍不住賤了一把:“林郎君似乎不怎麼得明奴喜歡啊?這才幾天的工夫,就把郎君忘了。想來是郎君耽於公事,沒大有工夫喂養它的緣故。”後面還加了個得意的笑。

Advertisement

那樣的笑……林晏隻覺得心上似被貓爪輕輕搔了一下:“小娘子做的東西好吃,對它也好,明奴自然偏小娘子。”

耍賤挑釁,結果對方心悅誠服?

沈韶大悅,瞇眼笑起來,“我去看看,有一道雙皮,端來給郎君加餐。”

作者有話要說: ①何晏《論語集釋》。

第72章 救的英雄

酷夏中的人們一天天熬著,終於熬到了立秋,但並沒有梧桐葉落,太依舊很大,蟬依舊燥著,起床時席子依舊粘後背,這樣的立秋,沈韶實在沒什麼心思“秋膘”。

又熬了幾日,進末伏,天,微有些風,終於似乎有了點“秋意”。沈韶活泛過來,宣布要吃“烙餅攤蛋”。

並且要求多多,餅要厚一點的,裡面要有七八層瓤的,不要薄薄的春餅,不要發面,不要加餡兒,不要加椒鹽,不要放醃香椿芽,不要加很多蔥花……對卷蛋的大餅來說,那些都是“異端邪說”,就要隻放鹽和油的烙大餅,這樣才不會搶了所卷之的味道。

於三讓氣笑了:“那炒子是不是也隻放鹽?或者隻炒蛋白、隻炒蛋黃?”

Advertisement

沈韶耍起網絡時代的貧:“蛋與蔥花才是絕配,沒有蔥花的炒蛋是沒有靈魂的。”

於三“呵”一聲,靈魂……

沈韶想了想,“用大餅卷烤羊串兒也不錯,卷炸小丸子,炸鵪鶉蛋,炸茄合子……唔,炸些小魚小蝦也好,脆的。其實我們的鹵豬耳朵、鹵豬臉子也很適合卷著吃啊。”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