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軍事歷史 梟臣 第16章 淮山棧道

《梟臣》 第16章 淮山棧道

周彬左眼早年給刀割壞,醜陋猙獰,但右眼完好,眼神炯炯的盯住王相。

徐州戰事後期,淮東以撒鹽融冰之計,打潰陳韓三所部,奪得徐州城,陳以重兵,徐泗防線即告完備。實際也就使得北燕從重兵守、河湖縱橫的徐泗防線通過南下的可能降到最低。

徐州戰事之後,林縛必然要將擔心北燕南侵的視野轉移到其他方向上。

長樂軍據襄、隨州,與北面的南一起,位於西線漢水通道的核心地帶,南兵北進,或北兵南下,走這條路線,能避開秦嶺、淮山兩大山系及淮水的阻隔,又能佔據南接揚子江的漢水的上游。

故而長樂軍則爲南北對峙最不穩定的一個因素,而長樂軍北面的南衝所部所構築的防線又過於單薄。

一旦就北燕解決掉右翼來自關中及河中府的威脅,樑衝兩萬兵馬、十餘萬民表在南諸城構築的防線,在數十萬大軍面前,就跟紙一樣薄。

面前對北燕數十萬大軍從西線南下,長樂軍能有多大的抵抗意志,實在人沒有信心。

羅獻多疑而沒有大志,換作別時,應該要算一樁好事,但在燕虜即將南侵之際,羅獻對南邊的半壁江山而言,危險則變得更大。

徐州戰事之後,林縛一方面大力支持樑衝在南立足,另一方面從軍調以周彬爲首的數十名間借私梟、遊民的份滲隨州來。

除了蒐集報外,更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嘗試拉攏、分化長樂軍的將領;王相也早就落淮東的視野之中。

王相早年給羅獻強擄夥,不善用兵,猶善治政,爲羅獻的左膀右臂,羅獻率部在淮漢之間的轉進,最終勉強在隨州立足,王相居功甚大。

Advertisement

當然羅獻與王相也有許多不一致的地方,王相主張據襄,以南、隨州爲兩翼經營勢力,而羅獻當初畏懼陳芝虎的兵鋒,也無意跟荊湖針鋒相對,故而著力經營隨州。

在當初進不進江西、接不接江寧招安以及此時借不借陳韓三兵糧等事上,王相跟羅獻以及長樂軍其他將領,都有較大的分歧。

燕胡兵馬已經迂迴到西線進攻秦西地區,雖說第一次進犯給曹家擊退,但曹家在西線暴出諸多嚴重的問題,人難以肯定曹家在關中的防能堅持多久不給燕胡大軍擊潰。

關中失陷,河中府樑翼所衝孤木難支,南的防線也將薄如蟬翼,難以支撐多時,燕胡大軍很可能會在兩年之間衝破西線的重重障礙,將兵馬推到襄城下。

相比較之下,淮東兵馬在兩年間平復江西的可能並不高。

即使兩年間能收復江西,屆時與隨州接壤的也是池州嶽冷秋所部,廬州跟隨州之間,更隔著淮山。

倘若兩年之後胡馬南下,而淮東兵馬未至,到那時想要阻止長樂軍整投向燕胡,就需要利用隨州部的矛盾。削弱長樂軍裡的投降派將領或加強長樂軍裡不投降將領的勢力,則顯得同樣重要,而不是單純的去消弱長樂軍的整實力。

林縛從巡視南下廬州之後,周彬提出直接拉攏王相的可能。

林縛與高宗庭、宋浮等人許久,才最終決定周彬再度潛來隨州,跟王相攤牌。

王相相信周彬的份,甚至在周彬獻藥之初他就有所疑心。奈何周彬早年奉命保護蘇湄,在江寧就有掩護份,蘇湄去崇州之後,周彬的這個掩護份一直在用——王相派人調查周彬,自然發現不了什麼破綻。

Advertisement

不過一旦周彬自己份,聯想到周彬能輕易販運大量私鹽、鐵料來隨州,王相也就沒有什麼好起疑了——真相與謊言之間,往往相隔的僅僅是一層薄紙。

只是王相疑的,淮東兵馬未至,倘若他勸服羅獻江寧的招安,大可以明正大的派一名使臣進隨州商談此事——江寧對隨州沒有實質的控制,所謂招安、冊封都沒有實質的意義,實在沒有必要潛伏多時的周彬暴出來。

倘若周彬主份有別的居心,王相雖頗羅獻所重,但多年來輔佐政事,手下又不直接掌握兵權,實在不能算淮東拉攏的好對象——就眼下的形勢看來,淮東也不大可能對隨州先用兵。

面對周彬的勸戒,王相只是苦一笑:“我不過一介文賊,手無縛之力,手裡也無半個能戰之兵,不由己,吾能奈之何?”

周彬從懷裡掏一封信函來,推到王相前,說道:“此乃我家主公給王大人的私函……”

周彬已是往來隨州之間最重要的私梟之一,隨州得鹽鐵,對私梟也是極力拉攏,從淮山借道進隨州,倒是不怕給長樂軍搜

王相拆開信函,細細讀來:

“縛居江淮,秦、曹、周、傅諸公都贊王公有安民靖土之志,從羅公獻,也素有良謀。遣衆隨州,以聞民聲,也知襄隨民衆深王公信義,天下英雄嚮往焉。不能與王公對膝而談,縛猶憾,唯借紙筆以書嚮往之心,共聊江湖之志。當世時,淮漢之間,支離破碎,胡兵陷關中,河中、南孤木難支,頃刻便抵淮漢,縛問王公,淮漢屆時將何存焉?而淮漢失、荊湖潰,胡兵飲馬揚子江,大好江山將有傾落胡虜之虞,不能不謀算之……”

Advertisement

林縛的信裡沒有深談什麼細節,只是將西線所面臨的嚴峻形勢點出來。

王相將信摺好,周彬拿過來放到燭火上燒灰燼,不留一點痕跡。

王相嘆道:“都在猜測崇國公此時應謀攻伐江西之事,沒想到崇國公深謀遠慮到這種地步……”

“我家主公倒是常說‘人無遠謀,必有近憂’,”周彬笑道,“王大人也應該有所遠謀啊!”

“我手無縛之力,麾下無能戰之兵,唯有的作用,大概是在羅帥面前說幾句話,”王相苦笑道,“倘若崇國公率大軍進抵隨州城下,我自然會識時務勸羅帥求一富貴公。但是這時,淮東兵馬駐在廬州,與隨州相隔數百里之淮山深嶺,嶽冷秋率兵渡江北上據宜城,恐將據宜城沿淮山南麓西進,與陳韓三爭蘄春、黃梅——說起這個,我倒是疑了,崇國公爲何要將宜城讓給池州?”

淮東自取宜城,沿淮山南麓西進,只要使陳韓三不能在蘄春立足,就能與隨州接壤,那時纔有收附長樂軍的條件——而淮東棄宜城不棄,將宜城並給池州,偏偏這時周彬又來說降,當然王相疑

“羅帥若能降,富貴可保,”周彬說道,“但說實話,樞院對羅帥也是觀察多時,但最終只覺得唯王大人可託信義……”

“請周爺詳告。”王相說道。

一方面,嶽冷秋據池州,僅有秋浦河西岸兩縣,沿南岸西進的通道確實過於狹窄,而淮東陳重兵在徐泗,南線就不宜分兩路對奢家用兵。另一方面,池州離江寧太近,可以說是腹腋要害,想要嶽冷秋放棄池州,也只能將北岸宜城往西的地域讓給嶽冷秋去爭。

陳韓三在淮山之中的靜以及率殘部有往南轉移的跡象,淮東也早就有所警惕。且不管嶽冷秋與陳韓三、奢家爭鄂東地區的勝負,最終最有可能跟隨州接壤的勢力,也只有荊湖、南、池州及淮西四家——相比較之下,從廬州經淮山深嶺與隨州相接的山間小徑過於險闢、曲折,反而不能管接壤了。

Advertisement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淮東並沒有直接收附長樂軍的可能——所以,以朝廷的名義,直接招安羅獻,並沒有實質的意義。

跟宋氏之於閩東一樣,林縛這次周彬潛來隨州直接拉攏王相,實際是要爲將來先在淮漢腹地下一手暗棋。

“陳韓三借兵糧一事,王大人與羅帥、鍾嶸意見相左,多有爭執,聽說羅帥近來對王大人也不再言聽計用。甚至鍾嶸以刀兵威脅王大人,羅帥也僅僅是輕聲呵斥。陳韓三借兵糧一事,王大人不能挽回,我想鍾嶸以後也會拿此事奚落王大人,王大人藉機離開隨州,去守偏隅一地,應不是什麼難事!”周彬說道。

王相留在隨州,留在羅獻邊,始終只是羅獻的附庸。早年羅獻勢力未,頗能聽從王相的意見,近年來,羅獻意在,對王相也是越來越不耐煩。將來燕兵襲來,王相即使苦心勸羅獻死守,所起的作用也會十分有限。

與其留在隨州越來越給邊緣化,不如自我發配、離開隨州、獨守一地。

將來淮東大軍到來,王相能率守地歸附,隨州就立時出現一個大缺口,有如泉州之於閩東,收復隨州也就會變得輕鬆許多。

倘若燕兵先至,羅獻率長樂軍沒骨氣的投降過去,隨州還能有一角之地堅守,就如同當初津海一樣,牽制敵軍能爲淮東兵馬調爭取更多的時間。

Wшw● тт kan● C○

“我該去何地?”王相問道。

“柴山!”周彬說道。

隨州八縣,柴山位於淮山最深,原隸禮山縣,設柴山巡檢司,還是在淮泗事興起前夕,才新置柴山縣。柴山北與信羅山相接,東與廬州故埠相鄰。其間山高谷深,與羅山、故埠僅有狹窄、曲折的澗道相接,大兵馬無法通過,僅盜寇、山民、藥戶或私梟常走。

桐柏山與淮山之間的主要通道,主要集中在禮山與羅山之間,位於淮山西麓的禮山縣是隨州東北面的屏障,位於淮山腹心之間的柴山則爲長樂軍所控制的邊緣地區。要不是戰事使得大量的民衆逃淮山之中生存,羅獻都懶得派兵去控制柴山。

王相借陳韓三借兵糧一事弄翻,自貶求去獨守柴山,不會引起羅獻及長樂軍其他將領的警覺。

王相雖然治政不領兵,但在長樂軍的聲甚高,必然也能拉攏一些不得志而志向相投的中下層將領同去柴山,只能善經營之,便能爲可以依重的兵馬。

雖說柴山與廬州故埠之間沒有寬敞的大道相接,大兵力無法運,但百十人穿山越嶺,十天半個月也能走上一個來回。能有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王相便能將柴山經營淮東西窺隨州的一個軍事據點。

更爲重要的,林縛希王相能幫助淮東,在在柴山與故埠之間,開闢一條橫貫淮山的出兵棧道來。

“淮山棧道!”王相心裡一驚。

“對,”周彬說道,“淮山自古爲羣寇集聚之所,與道阻山險有直接的關係。數百上千兵馬想進山剿匪,行就極緩,百十兵馬而易盜賊反襲,故而淮山之中山寨林立,朝廷約束者,不過十之二三。廬州將在故埠境,以聯結山寨之名,打通到最西側陳店山的通道,但到柴山,甚至到柴山以西延到禮州的通道,就只能指王大人了……”

淮東據廬州,控制淮山東麓,實力再強,也不能將山道修到隨州控制區域裡來。

特別是柴山本也位於淮山深腹之中,從柴山往西到禮山縣,也是道險路曲,不利大兵通行,也唯有王相能借加強控制柴山的名義,徵募民夫修築柴山與禮山之間的通道——也就是說,只要王相與淮東配合好,這條橫貫淮山的通道,將能瞞過所有勢力的視線!

“楚漢相爭時,有‘明修棧道’之策,崇國公深謀遠慮,此時在淮山腹心修出一條出兵通道,他日必能用爲奇謀,”王相讚道,“只是這腹心地要修出一條用兵通道來,這耗用的錢糧,怕是難以計數……”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