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一見天啟皇帝一臉好奇的樣子,也來了興致。
其實一旁的魏忠賢也很好奇,只是他依舊還是做出一副不屑于顧的高冷模樣,卻是豎起耳朵,很是留心。
張靜一道:“其實問題很簡單,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李文達上書,侃侃而談,引經據典,確實很是彩,可他有一個巨大的。”
“?”
張靜一道:“他所引用的乃是歷史上宋太祖趙匡胤的典故,當時的趙匡胤開科舉,確實優待了士人,可是李文達忽略了一點。”
天啟皇帝還是一頭霧水,他發現……這個武力一般的家伙,在這一刻,頗有幾分運籌帷幄的魅力。
張靜一繼續耐心的解釋:“在《齊東野語》中有記載,有一次,宋太祖寢宮的梁柱壞了一個,于是便有大臣上奏,說要用一個巨木截斷才能夠替換,趙匡胤聽后然大怒,立即回復了一句話,這原話便是:“截你爺頭,截你娘頭”。”
天啟皇帝倒吸了一口涼氣,不住道:“還有這樣的事?”
張靜一微笑:“問題就在這里,李文達上書,用宋太祖來勸諫陛下,其本意就是,希陛下也能夠向宋太祖學習優待士人。”
天啟皇帝小啄米似的點頭:“不錯,他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微臣才建議,陛下向宋太祖學習,既然要學,當然要學全套,宋太祖便是這樣對待大臣的,陛下當然也不能例外。”
天啟皇帝哭笑不得:“就只是如此?”
張靜一搖搖頭:“問題的關鍵還不是如此。陛下給了李文達一道旨意,狠狠罵了他一通,這李文達看了旨意,起初肯定是然大怒,可他畢竟是博學的人,看了陛下罵他爹娘,自然就會醒悟,察覺到陛下這并不是罵他爹娘,而是在借用宋太祖的典故。”
天啟皇帝:“……”
張靜一道:“他引經據典,陛下也是在引經據典,他用的是宋太祖,陛下借用的也是宋太祖。這豈不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
天啟皇帝恍然大悟:“可是,他為何不繼續鬧呢?”
“他不敢鬧。”張靜一很認真的道:“陛下引經據典,直接痛責李文達,李文達若是鬧起來,反而會讓天下人笑話他。他是個可以不惜命,不錢財,但是很在乎名的人,怎麼肯讓自己陷被人恥笑的境地呢?”
“而且從一開始,犯錯的便是他李文達。一方面,陛下引經據典,說明陛下學識淵博,飽讀詩書!否則,怎麼可能將宋太祖的典故信手來?而另一方面,李文達上書,希陛下學習宋太祖,本來就用錯了典故,這就好像,當你希讀書人好好讀書,于是苦口婆心的勸說讀書人向樊噲學習一樣。”
張靜一忍不住自己都樂了:“既然是他犯了錯,卻被陛下抓住,他若是還敢糾纏不休,這事鬧大起來,到時人們就不是嘲笑陛下,而是笑話他李文達自取其辱了。李文達唯一能做的,就是打落門牙往肚子里咽,息事寧人。”
天啟皇帝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一旁的魏忠賢也開始若有所思起來,他抬頭,卻見天啟皇帝此刻眉飛舞:“哈哈,痛快,痛快,今日的事,真比教這李文達人頭落地還要痛快,張卿家也很通經史的嗎?”
其實在天啟皇帝看來,張靜一雖然忠心耿耿,可畢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瞧他這骨架子,分明就是個菜。
可現在……天啟皇帝才發現,張靜一這家伙,竟有某種奇怪的才能。
張靜一謙虛地道:“略學過一些。”
學是肯定學的,就是技能點歪了,專看那些奇聞異事。
“陛下……”張靜一咳嗽,隨即認真地道:“對付這些言,喊打喊殺…固然能解氣,可是這樣做,真的有效嗎?”
天啟皇帝微微低下下,若有所思。
“陛下也說他們這是賣直沽名,這些人,他們并不怕死,陛下越是對他們打殺,反而遂了他們的心愿,讓他們得以名垂千古,天下人的敬仰。所以卑下以為,對付他們,就得用他們的辦法,他們舞文弄墨,那麼我們就以彼之道還治彼。他們若是喜歡怪氣,我們也可以怪氣。他們在乎的名聲,我們就該從名聲上頭下手。這是卑下的一些淺見,還請陛下三思。”
天啟皇帝背著手,很認同的樣子,小啄米似的點頭:“不錯,不錯,是這樣的道理。朕從前……竟沒想到。原來……讀過書的人,竟有這樣的用。”
為了賺錢進入遊戲,走上一條與傳統建設流不一樣的山寨流。缺錢?搶!缺糧?搶!缺兵馬,老子照樣搶!這是一個三國的世界,武將萬人敵,謀士掌風雷。這天下,是搶來的!
一閉眼,一睜眼。趙煦發現自己成了一名皇子。美人妖嬈,封地很遠,國家很亂。而他只想守著自己的封土逍遙自在。只是若有敵人敢來犯,只讓他有來無回,心膽寒……
他,穿越至三國成為八歲孩童被童淵收養,與趙雲,張任和張繡稱兄道弟,於洛陽憑藉卓越的見識獲得蔡邕賞識,並成為蔡邕的門生,在虎牢關之戰與呂奉先大戰兩百個回合,從此聲名鵲起。他麾下謀士猛將無數,能與當世梟雄曹操一較高下。他終將成為統一天下的帝王,且看李元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反賊+攻略+打造王朝】一朝穿越,饑寒交迫。什麼?朝廷宦官當道,百姓民不聊生?什麼?邊境西夏入侵,軍隊不戰而降?什麼?官吏貪污成性,屢布苛捐雜稅?這樣的大黎朝,要之何用?我江眠,今天就造反了!于是,一個平民百姓,身懷反賊系統,崛起于微末!【殺縣令,獎勵燕云十八騎】【殺知府,獎勵玄甲軍】【占云州,獎勵吳起】......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從最底層一步一步走到最高,成就九五之尊,橫掃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