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軍事歷史 錦衣 第223章 進京

《錦衣》 第223章 進京

 從天啟皇帝登基開始。

 遼東的問題一直關系著大明的國本。

 這建奴人不斷地蠶食遼東,而大明的京城距離遼東不過是一關之隔。

 因此,保住遼東,一直是天啟皇帝最為頭痛的問題。

 這……其實并不只是在軍事上,軍事上吃了敗仗,大明畢竟有這麼多堅城和關防,總還可以繼續維持。

 可為了解決遼東問題,朝廷不得不不斷地加派遼餉,在這本就大災連連的時候,加稅本就是十分危險的事。

 因此……若是不解決遼東問題,大明是難以維持的。

 建奴人的異,讓天啟皇帝極為警覺,既然朝廷已經認定了建奴人的目的乃是朝鮮國,可這不同尋常的攻勢,顯然出乎了滿朝君臣的意料之外。

 看著那宦,天啟皇帝道:“將奏疏取來。”

 那宦不敢怠慢,立馬將奏疏奉上。

 天啟皇帝低頭認真地細看奏疏,良久……

 他長長地松了口氣,而后抬頭起來。

 眾臣見天啟皇帝如此,個個都顯出了關注之

Advertisement

 孫承宗不由道:“陛下,出了什麼事?”

 天啟皇帝這才道:“遼東巡袁崇煥又來了一道奏疏,他說自建奴人襲了義州衛之后,他立即派了滿桂,率一萬五千兵出擊,總算……老天保佑,諸將用命,奪回了義州衛,建奴人退去,不過此戰,倒是收獲極大,斬首七百余,俘了三十二人,不只如此,還斬殺了建奴人的一員偏將。”

 眾人聽到這里,頓時出了輕松之

 天啟皇帝又道:“袁崇煥總算還有些用,不過他的奏疏的末尾,倒是信心滿滿,又提起,照這樣下去,三年便可平遼了。”

 說到這里,天啟皇帝一臉無語狀,這袁崇煥,咋就不改改吹牛的病呢?

 不過……

 這對于群臣而言,卻顯然意義不同了。

 兵部尚書崔呈秀立即喜出外地道:“陛下,袁公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這些年來,他在遼東勞苦功高,如今又立下新功,還是應該重賞才是,何況擊殺建奴偏將,如此居高位的人,說是大捷也不為過……”

Advertisement

 崔呈秀對袁崇煥的印象素來很好。

 他是魏忠賢的干兒子,掌握著兵部,可是呢,遼東那些驕兵悍將,可是有許多人對他這個兵部尚書不太瞧得起。

 比如那個文龍,就一向桀驁不馴,一點沒把九千歲放在眼里,更何況是對他。

 而袁崇煥顯然就不一樣了,袁崇煥一直私下里在走,雖然不是九千歲的爪牙,卻是在寧遠城中,高高興興地給九千歲修了生祠,還親自去供奉,而對于他這個兵部尚書,也多有一些書信往來,顯得很親昵。

 對崔呈秀來說,他所不能接的,是孫承宗去遼東,都督遼東事務!

 以孫承宗的資歷,一旦去了遼東,那麼兵部就基本上對遼東的事就說不上任何話了。你崔呈秀區區一個兵部尚書,也敢來管我這帝師和閣大學士,你是老幾,給我爬開。

 所以此番袁崇煥獲得了大捷,崔呈秀當然大喜過,他不得好好的吹捧袁崇煥一番,最好讓袁崇煥為遼東督師,掌握遼東,那就再沒孫承宗什麼事了!

Advertisement

 崔呈秀是兵部尚書,他開了口,其他人自然也不免要吹捧一番了。

 “袁崇煥這些年,確實立了不的功勞,遼錦防線,上一次雖說出現了一些紕,可畢竟瑕不掩瑜。陛下,袁公大才,也有大功,朝廷理應立即下旨嘉獎。”

 便連禮部尚書劉鴻訓也滿面紅地道:“袁公知兵法,三年平遼,固然是有些信口開河,可正因為有他在,才保了大明的平安啊。”

 這劉鴻訓作為禮部尚書,又不是閹黨,某種程度,也代表了所有讀書人對袁崇煥的看法。

 在讀書人的心目中,袁崇煥畢竟還算是自己人,總比那些遼東的丘八們要強,沒有袁崇煥在遼東,難道真指那些丘八嗎?

 何況前些日子,張靜一因為擊潰了一個牛錄的建奴而立了大功勞,天啟皇帝對他格外的青睞,這讓許多人心里頗為不舒服。

 讀書人對于廠衛出的人,向來是警惕的,在他們看來,這張靜一未來不過是第二個魏忠賢罷了。

Advertisement

 劉鴻訓現在為袁崇煥說話,某種意義而言,也是借著袁崇煥,來張靜一的功勞的意思。

 這時,天啟皇帝的目卻是落在了張靜一的上。

 “張卿,你怎麼看待此事?”

 張靜一想了想才道:“建奴人敗退得太快,而且奏報里,既然擊殺了六百多人,卻只報了斬殺了一個偏將,卻沒有說……斬殺了牛錄,所以……臣以為……這支建奴兵馬,絕不是建奴人的主力。”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