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我力能扛鼎 第272章 第 272 章(二更)

《我力能扛鼎》 第272章 第 272 章(二更)

 那之后的每一天, 唐荼荼邊就沒離過人。

 徐詹事給配了兩員日事,記錄的一言一行,唐荼荼每天從清早上了山開始, 滿山除了茅廁就再沒私地了。

 在山上的每一個舉, 日事都要記到本子上, 之后會有人篩揀出重要語句謄錄冊, 再把工程進度繪圖,不出五日,連圖帶字都會出現在京城知驥樓的案頭上,那里多的是人候著這座新式工場的消息。

 一群魯班匠活似十萬個為什麼,時時刻刻提問,圖上的每個細節他們都要推敲琢磨。

 清早渠剛開挖,便急匆匆跑來問:“唐姑娘, 您讓挖的這排污管, 用的是什麼料?”

 唐荼荼怔了怔:“用的琉璃瓦呀,我沒寫清楚麼?”

 設計的排污管是外兩層嵌套的,層是水泥管, 外層用拱形的琉璃瓦材質環護管道下半部。因為琉璃瓦里外都有一層釉面,高溫燒制過后, 韌強,又抗凍, 還耐酸耐堿抗腐蝕, 是唐荼荼能找到的最好的管材了。

 一群魯班匠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愣是沒人敢手。

 半晌, 才有人憋出一句:“姑娘哎, 琉璃瓦五彩剔, 迭暈似玉,是宮殿廟宇才能用的,民間用了是違制啊。”

 拿皇家殿頂瓦來做下水管,管里盛的還是腌臜的污水……

 匠人們是想想就頭皮發麻,后頸發涼。

 唐荼荼噢了聲:“違制是要坐牢嗎?還是罰點錢?罰錢就罰吧,實在找不到更好的材料了。”

 工部的督造大人聽了口信兒,匆匆跑來,被這麼兩句話驚得瞪直了眼。

 “放肆!違制當斬!”

 這大人才扯著嚨叱了聲,就被知驥樓文士掀開頭蓋骨罵了回去,從家國大義一路罵到市井民生。

Advertisement

 太子殿下收攬的文士都是歷屆的進士之才,懷揣著大學問卻不場的,都是恣意狂妄之輩,最聽不得的就是“違制”二字。

 這也違制那也違制,什麼服違制,冠帽違制,如今連個瓦片也違制?皇上怹老人家自己都沒講過,全是這些老東西鼓搗出來嚇唬人的。

 一時間滿場飚著圣人言。

 文人罵架委實不好看,在場威最高的懷老先生忙來打圓場,那督造灰頭土臉到一旁,不敢吭聲了。

 鋼筋打得慢,工程進度全被拖著,排污是最先完工的,借用了過去田舍人家灌溉用的渠,與海河的一條支流通上了。

 短短五日后,興造院的大人便來回報。

 “唐姑娘,第二條排污管挖好了!我已查驗過,沒什麼病。您去瞧瞧,咱工部做出來的活兒就沒有不漂亮的。”

 渠里還沒回填土方,兩條管道伏在荒田間,琉璃瓦黑沁沁地反著。唐荼荼蹲在田埂邊看了半天,看不出好賴來,想了想。

 “排污管首先得保證,讓人往管里填注清水,放一批蝌蚪苗進去。”

 “……蝌蚪苗?”

 “對。咱們觀察幾天,如果蝌蚪苗出現在了田埂里,說明管道有口的地方,再一節一節查是哪兒。”

 饒是興造院的大人見多識廣,一聽蝌蚪苗,也被逗笑了:“行,就按姑娘的法子試試。”

 做細致活兒是工部的強項了,宮里多的是錙銖必較的貴人,一秋千樁子都不能有剌手的邊。是以這群匠人對唐荼荼的細致并無不滿,連忙吩咐人手去逮蝌蚪苗了。

 觀察了兩天,渠里果然出現了蝌蚪苗的蹤跡,因為天熱雨,渠里只積了淺淺一層水,還沒的蝌蚪游不出多遠,管道在哪里便一目了然了。

Advertisement

 “哈哈哈,姑娘果然高明!”

 不出半月,“唐姑娘”變了“唐大匠”,人人口吻肅重,不分年紀不論品,通通喊一聲大匠。

 這是時下能力卓絕的名匠才能掙得回的贊譽,唐荼荼上說著“謬贊了謬贊了,我哪里當得起”,卻忍不住翹高了尾

 這一聲“大匠”,是懷老先生抬舉,文士們湊熱鬧,匠人們稀里糊涂跟著喊,唐荼荼心里有數。

 為了配得上這個最高等級的贊譽,白天盯工程進度,下午在院里開班講課,從太偏西講到日薄西山。

 各行部派了幾個最好學的匠人過來聽課,唐荼荼勞煩影衛準備了塊大木板,刨平整后刮了層膩子,權且作黑板用。

 從枯燥的數學基礎開始講,一點一點地把乘積運算、勾定理,還有阿拉伯數字融進去。

 大食人在中原傳了半個世紀也沒傳開的數碼,終于在實踐中派上了用場,了此地土木匠才能識別的一套獨特標識。

 黑板刮的膩子質量差,一黑板就飛,唐荼荼戴了頂帷帽擋塵。

 邊寫邊講。

 “灰5,40車,φ2速干——代表的含義是:強度等級為5的灰水泥砂漿,需要40車,抹泥厚度為2指,抹完要盡量保持干燥的環境讓水泥速干。”

 “簡化符號的作用,不是讓大家全按著這套符號寫,而是在需要簡潔、快速出圖的時候,可以用符號作有效標注。只要工匠知符號的定義,就能在草圖上快速標明,一張建筑設計圖的稿上也沒有太多地方供咱們寫字,簡單標注最省事。”

 ……

 堂下坐得滿滿當當。

 滿院的匠戶蹙著眉頭,眼中所見、耳中所聞全是新事,土匪似的沖進來,提著刀絞殺他們半輩子的所學。

Advertisement

 唐荼荼講課的信息度又高,總說“這個不用做筆記,那個也不用記,以后看了自然而然就記住了”。

 可誰能舍得不記,放任新知識從腦子里溜走?

 全埋著頭筆疾書,甭管對與錯,先記下來再說,等拿回家再跟祖爺父叔慢慢鉆研去。

 東宮詹事徐先生坐在角落,見黑板上的文字、簡圖與數碼越寫越集,最后到底是寫了天書,終于頭疼地閉上眼。

 律尺先生知他心不睦,連連苦笑:“這孩子……”

 按他們預想中,唐荼荼展的每一分所學都該被記書中,編寫一套《新式工程則例》,封存進文淵閣,供將作監大匠借閱,一改天下建筑幾百年來沒有大進的窘境。

 哪有給小工授課的道理?

 一群土木金石匠,就該是挖土砌磚鍛鐵鑿石的小工,能聽話,肯干活就夠了,學了上流的學問,豈不是要鬧笑話?

 徐先生不再聽了,舉步出了籬笆墻,語氣淡淡:“初生牛犢,無知無畏。”

 “今日,土匠學了這套營造法式,明日,天下各地都會有豪商打鋼鑄鐵,偽造巨室大廈,民間是廣宇高樓——長此以往,皇家威嚴何在?”

 他們才走出不遠,后的籬笆墻里,不知誰說了什麼趣話,轟然激起一片笑聲。

 唐荼荼朗聲道:“對,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嘛!自古以來,技的革新都來自于民間,再牛的技也不是完的,不斷進,才能揚長補短。大家多學一點算一點,學無止境,學得越多思路越開闊嘛。”

 那孩子的聲音清亮,跟徐詹事的話遙相呼應。不知怎麼,律尺先生的心掙扯著蹦了一蹦,猶豫了一息工夫,才拱手俯

Advertisement

 “大人說的是,我這就待下去,讓將作監的小吏替下這些土匠。”

 *

 一忙起來就不知日子了,二百匠人不夠用,又從鎮上雇了二百民工,齊齊忙活。

 漫天的數據涌進來。施工效率、第二批鋼筋的質量問題、道的回填土積、大柱與磚墻的馬牙槎、實際造價和預算的偏差……

 唐荼荼通通要算。

 每天披星戴月回家,眼睛一閉一睜,就又到上工的時間了。

 時間總是不夠用,唐荼荼只好把清早的晨練取消了,午后的閱讀時間也沒了,晚上復盤的習慣倒還保留著,只是復盤沒復完,竟趴在桌上睡著了,一覺睡到后半夜,醒時兩條膀子全麻了。

 卯時,東邊且了一條金邊,整片天還沉在黑藍的夜里,唐荼荼便要出發了。

 府里靜靜悄悄的,只有爹爹起得比早,袍服帽整齊上

 他堂堂一老爺,毫無一家之主的氣派,既舍不得夫人早早起來給他忙活更盥洗;又不好意思麻煩小廚房開灶,每天一個人悄默聲起床,去前衙吃大鍋飯。

 唯一的好,是上值前出點工夫,侍弄侍弄花草。

 ——唐夫人養了兩盆牡丹,唐老爺養了好幾坪的草。

 唐荼荼忍俊不:“爹,這草不澆水也死不了的。”

 唐老爺不以為然:“好幾天沒下雨,萬一枯死了呢。”

 他一個典型的儒大夫,心中認定萬有靈,看山不是山,能看到仙人住在斗拱瓊臺,看水也不只是水,能想到逝者如斯不舍晝夜。看這滿園的草也不是草,而是一個個小生靈。

 趙夫人被關進縣牢以后,院里的花壇沒人拾掇,已經雜草叢生了。上個月仆役剜了一片野草,唐老爺駐足嘆了三聲。

 后來沒人敢剜了,只敢拿剪子削平,了一片絨絨的草毯。

 父倆也顧不上說幾句話,一句“荼荼起這麼早啊”,一句“爹你注意別太累啊”,匆匆對了兩話,各自出門了。

 谷雨過后,很快立了夏。

 墻殼型,幾十張皮料結實的筒,似一個殼模深。工人站在高,緩慢投混凝土砂漿,任其自然坍落,再一層層實。

 幾十鋼筋混凝土立柱在一日飛快凝固,便可以拆去外頭的板材了。

 六米八米高的板材一倒,容易砸著人,這活兒全給了影衛,所有匠人站在遠長脖子張,擎等著看看這巨柱是什麼驚人模樣。

 “咚!咚!咚!”

 唐荼荼眼睛一錯不錯盯著。被拆下的板材轟然倒地,揚起大片的白灰,里頭幾十水泥柱終于了真容。

 是勻稱的青石灰,表面平整,底沉實,將鋼筋牢牢包裹在里頭,不見一個蜂窩孔。中心最高的頂柱八米高,到兩個壯漢大張手臂才能環抱住,堅不可摧、頂天立地地矗在那兒。

 像一個鋼鐵怪,縱然因為占地太廣,這怪寬個矮,其氣勢雄健也不輸給任何百尺高的佛塔與高樓。

 “好啊!好啊!竟然了!”

 “唐大匠,是不是明兒就能起頂了?!”

 匠人們狂歡嘯。知驥樓那些文士與律尺先生一起仰首著,眼里出狂熱的

 半月前一句妄語,道這丫頭“初生牛犢無知無畏”的徐先生,此刻啞得幾乎失聲,喃喃了四字。

 “神明造……”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