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在前往乾清宮的路上,思考著今日要說的章程。
突然間,他眼珠轉了轉,與走在後的傳話小太監搭訕道:“本宮看你面生的,是何時調去乾清宮當差的?”
“回殿下的話,奴婢韓三,剛從皇極殿調過來六天,所以殿下對奴婢沒有什麼印象。”小太監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朱慈烺點點頭,道:“那要恭喜公公榮升前了,本宮也沒給公公備下什麼禮,小小意思。”朱慈烺不著痕跡的塞給小太監一錠十兩的銀子。
小太監韓三趕擺手,很是惶恐,道:“這奴婢如何敢收啊。”
朱慈烺說道:“這是本宮賞的,你就踏實的拿著吧,難道還有讓本宮拿回來的道理?”
小太監連稱不敢,然後很麻利的將銀子收了起來,再三道謝。
自從幾年前魏忠賢的閹黨被崇禎一網打盡後,這些太監的地位一落千丈,不過在這深宮之,太監的心思比任何人都活泛,其野心,野火燒不盡,但凡有點機會就會捲土重來。
朱慈烺的目的就是,不能憑白無故的得罪人爲自己樹立敵人,對於皇帝老子邊的人,不管有用沒用,先養著,沒準關鍵時候有什麼用,反正自己也沒多大損失。
朱慈烺又道:“公公可知父皇陛下傳本宮何事。”
小太監看了一下左右,然後低聲說道:“聽皇爺的意思,應該是想考較一下殿下的學識。”
朱慈烺聽後心裡踏實了,他學業極爲優秀,放在整個大明王朝所有太子皇子中,那就是破紀錄的存在,比那些奇葩皇帝年輕時,強上百倍都不算吹。
明朝皇太子的教育培養制度,最早是朱元璋制訂下來的,對於繼承人的教育問題,朱元璋可謂是煞費苦心,遍請各地名儒,甚至還爲兒子建了個圖書館——大本堂,那裡雲集了當時中國最著名的各類典籍圖書。
可惜計劃不如變化,明朝中後期太子的教育已經不堪目了,一些陪太子讀書的太監,和太子沆瀣一氣,挖空了心思逃課,最典型的就是正德皇帝朱厚照。
在劉瑾的幫助下,他平時上課搗,還經常巧立名目,取消當日的講課,正常的教育基本不能保證。
後萬曆朝更是不堪,萬曆自己就不喜歡學習,也因爲廢長立的想法,遲遲未立皇長子爲太子,導致後來的太子朱常被耽誤了,在八歲之後,差不多五年沒過什麼教育。
文化水平極低不說,連其兒子——萬曆的孫子朱由校也拖累了。
崇禎年輕時讀的書也不多,所以他對於自己的嫡子朱慈烺是極爲的重視。
在去年的時候,命禮部尚書姜逢元、詹事姚明恭、詹事王鐸、編修吳偉業、楊廷麟爲太子講讀經義,編修胡士恆、楊士聰校書。
用崇禎的話來說,這個班底是很強,都是當時的碩儒名臣、風流才子,你要好好聽課。
但朱慈烺卻嗤之以鼻,明亡以後,除了楊廷麟投水殉國外,其他人基本都投了滿清,應建奴詔北上爲。
連‘水太涼’的錢謙益都不如,錢謙益怕死沒敢投水自殺,也投降了,最起碼後來又反清了,沒真給滿清當奴才。
朱慈烺放開心思後,在與小太監的閒聊中,不一會兒就到了乾清宮。
朱慈烺與崇禎皇帝見過禮後,眼觀看,自己這個皇帝老子今兒個的心有些不太好。
北方的後金肆,中原的流寇橫行,讓他碎了心。年僅二十五歲已有幾縷白髮冒出,眼長魚尾紋,比沈騰的還要深一些,整個人顯得有些憔悴。
這位明朝歷史上的最後一位皇帝,與其他朝代的末世君主不同,他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算得上是位很有上進心的皇帝。
奈何此時的大明王朝已是積重難返,小冰河的極度寒冷導致糧食產量驟然下降,北方酷寒導致降雨區南移,以至於明朝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農民起義不斷。
最終崇禎在憂外患下自掛東南枝,落得個死國滅的下場,讓後人嘆息不已。
後世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也有人說他急躁輕信、能力低下、急功近利、剛愎自用,待人事喜怒無常!
對此,朱慈烺他不願多做評價,既然來到了明末,慢慢看吧。
崇禎皇帝看著朱慈烺,才稍稍提起一些緒,問道:“皇兒,最近一段時間在文華殿讀書都學了什麼呀?”
朱慈烺道:“回父皇陛下,皇兒近日正在看《資治通鑑》和《孫子兵法》。”
“哦?你都已經看這些書籍了?《論語》和《孟子》可曾讀過?”崇禎原本有些疲憊的面容突然有些吃驚。
“讀過了。”朱慈烺點頭道。
崇禎聽完一愣,心中暗道,這纔出閣讀書一年的時間,太子居然都讀過《論語》和《孟子》了?
朕當年十歲的時候才學完《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呢,至於《資治通鑑》更是十幾歲的時候纔開始看的。朕得考一考他,可不能讓他小小年紀就學會說謊騙人。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說道:“父皇有一個疑問,不知道皇兒能不能替朕解答。”
“請父皇陛下示下。”
“古語既有‘君子遠庖廚’,爲何還有‘治大國如烹小鮮’這樣的比喻?君子既然要遠離廚房,怎麼又能將治國比作做菜呢?豈不衝突?”崇禎笑的看向朱慈烺,看他如何作答。
朱慈烺心裡一笑,皇帝老爹這是在考他呢。
“回父皇陛下,‘君子遠庖廚’,並非指君子要遠離廚房,這句話出自《孟子》中的君子之於禽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意思就是但凡有氣的東西都不要去殺它,推崇的是不忍之心,讓君子不要造殺孽,是孟子勸誡齊宣王要實行仁。
而“治大國如烹小鮮”,則是出自《道德經》,表達的意思是治理一個大國不宜翻來覆去,不要輒擾民,更不要折騰。”
朱慈烺的一番解答,頓時讓崇禎目瞪口呆,他只是心來的考較一下朱慈烺,只要能說出這兩句話出自哪裡就可以,表示朱慈烺沒有說謊,的確已經讀過四書五經了。
可崇禎沒想到,太子居然連意思都表達的無誤,甚至連‘治大國如烹小鮮’這句出自《道德經》,卻並非出自四書五經的話,都能理解的這麼好?
這太讓崇禎震驚了,自己這太子,真乃神也!
一旁的王承恩也是瞪大了眼睛,有些失儀,他是陪伴崇禎長大的太監,對崇禎的學識那是一清二楚,小時候貪玩不學習,沒想到生出的太子居然是個神。
崇禎的臉上出了自豪笑容,大笑道:“哈哈,唐劉晏,方七歲,舉神,作正字。唐朝的劉晏在七歲時,就被傳爲是神,能做文章,皇兒現在也是七歲,毫不遜於劉晏!”
見龍大悅,朱慈烺雖面有笑意,但表現的很平靜,並不因此倨傲自滿。
這讓崇禎和王承恩更加的驚訝,小小年齡就能做到如此,實屬不易。
崇禎滿意的點了點頭,接著問道:“皇兒可會寫字了?”
他覺得,能識字不代表會寫字,知道文章意思也並不難,太子每天有大學士講筵,萬一這個問題在此之前有人對太子提過呢?
不得不說,崇禎想多了,疑心病犯了!
“自然可以!”朱慈烺毫不謙虛,他需要好好的表現,爭取搞到實權,特別是軍權。
朱慈烺兩世爲人加起來三十多歲了,比崇禎都要大十歲,這點啓蒙的小玩意還不是信手捻來?哪怕是用筆寫繁字,雖然剛練習不久,字寫的還略顯稚,但也有了一些蒼勁之。
在這時,崇禎震驚的看著這些字,再次哈哈大笑,說道:“好!好!好啊!”
崇禎連呼三聲好,興之餘抱起了朱慈烺,又接著問道:“皇兒,現在識得多字了?”
被一個靈魂上比自己小十歲的男人抱在懷中,朱慈烺覺渾都不自在,隨口回答道:“回父皇陛下,皇兒識得所有字。”
崇禎這次下差點沒掉下來,過了好一會纔回過神兒來,高興的說道:“好好好,真是父皇的好皇兒。”
崇禎興的也不知都該說些什麼了,放下朱慈烺,又接著說道:“來,陪父皇一起來批閱奏疏。”
朱慈烺一聽,心中一振,沒想到這麼輕鬆的就接到了這等機之事?
※※※※※※※※※※※※※※※※
注:關於稱呼,明太祖朱元璋手定的《祖訓錄·禮儀》規定:
凡進賀表箋,皇子封王者,於天子前自稱曰“第幾子某王某”,稱天子曰“父皇陛下”,皇后曰“母后殿下”。
若孫,則自稱曰“第幾孫某王某”,稱天子曰“祖父皇帝陛下,”皇后曰“祖母皇后殿下”。若弟,則自稱曰“第幾弟某封某”,稱天子曰“大兄皇帝陛下”,皇后曰“尊嫂皇后殿下”。
侄則自稱曰“第幾侄某封某”,稱天子曰“伯父皇帝陛下”,“叔父皇帝陛下”,皇后曰“伯母皇后殿下”,“叔母皇后殿下”。
若尊屬,則自稱曰“某封臣某”,稱天子曰“皇帝陛下”,皇后曰“皇后殿下”。
若從孫以下,則稱“從孫、再從孫、三從孫某封某”,皆稱皇帝皇后曰“伯祖、叔祖皇帝陛下”,“伯祖母、叔祖母皇后殿下”。
姬玉穿書了,穿成了個四處留情修煉風月道的女炮灰。她穿過來的時候,原主剛撩撥完男二冇幾天,就不甘寂寞地在秘境裡勾搭了男主宗門內不少弟子。 他們為她瘋為她狂,為她哐哐撞大牆,甘心獻上一切機緣法寶。 眼下,她剛給男主下完藥,正打算驗收成果。 很快她就會發現,男主根本冇中毒,他都是裝的,隻為順藤摸瓜找到她的洞府,尋回那些不爭氣同門的本命法寶,順便救下了向她尋仇反被綁的女主,來一場英雄救美的浪漫邂逅。 殼子裡換了人的姬玉看著麵前眼角泛紅旖麗脆弱演技卓越的男主,一言難儘道:“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剛纔給你吃的不是合歡散,是七種毒蘑菇製成的獨門毒藥,你現在這個反應是不對的,你應該眼前飄著一堆小人,並跟著它們翩翩起舞纔對。” 說完,她豪邁地往後一靠,抬抬手道:“來吧,起舞,請開始你的表演。” 左右也是個死,還不如死前口嗨一下,反正她活著的每一秒,都要浪起。
前世她被害慘死,今生她看透一切,只想珍惜眼前人。 沒想到,前世對她有些平淡的哥哥們越來越喜歡她,更夸張的是,前世娶了絕世名媛的三哥竟說喜歡她,還要娶她。 嚇得她趕緊跑了。 大佬季宗︰還跑嗎? 小白兔葉夏︰不跑了,堅決不跑了。 大佬季宗︰我的愛就讓你這麼難接受? 小白兔葉夏︰不是的,當然不是的。 大佬季宗一把將小白兔葉夏困在懷中,狠狠寵愛。 備注︰女主和男主沒有血緣關系。
天生廢材沒有靈力?笑話,本小姐乃是絕頂天才。煉藥師少見?本小姐輕輕鬆鬆就混到了神級。神器,神獸珍貴?隨隨便便都可以撿到一大堆上古神物,神器還帶好基友投靠啊!踩渣男,滅賤女,本小姐信手拈來。不過這一不小心就掉入了某個邪魅男人的懷中,誰來告訴她怎麼逃?某男揚起紅唇:“想逃?掉入本王懷,還想要往哪裏逃?嗯?”
一個有點技能的拽巴女 × 一個總想證明自己不是只適合吃祖蔭的兇巴男~ ****** 燕京蘇家的大姑娘從田莊養完病回府後,似乎跟從前不一樣了,她不僅令頑劣反叛的親弟弟對其俯首貼耳,還使得京城赫赫有名的紈絝秦三爺甘心為其鞍前馬後地跑腿。 與此同時在鎖器一行具有霸主地位的蘇家卻正面臨發家以來最嚴峻的考驗:京城突然間冒出一位號稱“鬼手”的製鎖高手,傳說制出的鎖器比蘇家的鎖具更加複雜精密,已令城中大戶不惜千金上門求鎖,名氣已經直逼當年蘇家的開山祖師爺! 東林衛鎮撫使韓陌有個從小與皇帝同吃同住的父親,打小就在京城橫著走,傳說他插手的事情,說好要在三更辦,就決不留人到五更,朝野上下莫不談“韓”色變。 但韓大人最近也霉運纏身,自從被個丫頭片子害得當街摔了個嘴啃泥,他丟臉丟大發了,還被反扣了一頂構陷朝臣的帽子。所以當再次遇上那臭丫頭時,他怎麼捨得不給她點顏色瞧瞧呢? 只是當他得償所願之後,前去拜請那位名噪京師、但經三請三顧才終於肯施捨一面的“鬼手”出山相助辦案之時,面紗下露出來的那半張臉,看起來怎麼有點眼熟? ? ……
徐秋穿越到悲劇色彩的贅婿身上。妻子不見,小姨嫌棄,嶽母唾棄,連狗見了都得直搖頭。但從今開始,她們都能聽見徐秋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