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種田經商 旺夫命 229.番外

《旺夫命》 229.番外

衛煊回到京城才聽說他夫人崔令儀懷孕了。

會發現還是因為二月里癸水遲遲沒來, 崔令儀心中存疑便借口食不振請大夫上門把脈, 果真是喜脈無疑。

進門有兩三年, 總算傳了好消息, 闔府上下都很為高興, 太太做主賞了奴才們一個月的月錢, 同大媳婦芳妤商量暫時卸了二媳婦肩上的擔子, 使能安心養胎。

崔令儀總說只不過懷個孩子,怎麼就啥事也不得了?“我們二爺出京之前代了,說荷花嫂子也回了老家, 府上的事讓我多撐著,別累著娘。我這一懷孕把里里外外全丟開不管,使得娘不要為府上勞還要關心兒媳, 給二爺知道了不說我?”

一挑眉:“他敢!”

婆婆和大嫂都堅持不許勞心, 崔令儀就難得清閑了一段時間,待南下賀壽的隊伍回到京中, 留守的眷出二門迎人, 衛煊扶著他爺進來, 一抬眼便覺夫人了些。

他當時沒說什麼, 等長輩們進了廳中, 說上話,他才過去小聲問:“咋胖了?”

對哦, 都忘了給他報喜。

崔令儀捉著男人的手,上肚子, 而后從牙出一句:“不是胖了, 是懷上了。”

“……”

片刻之后衛煊才理解到話里的意思,雙眼都睜大了些。

他低頭看了兩眼,又忍不住輕輕按了一下。

看在眼里,一拍手:“對了!看爹娘回來太高興都忘了說,咱家有喜事!二媳婦有了,是二月里把出來的!”

這下一屋子人都朝崔令儀看去,看滿面氣的確很好,紛紛道喜。

老太太很是高興,都笑瞇了眼,說:“這下好了,已經親的全都有了好消息,還沒親的也定下來只等個黃道吉日……從老三走上仕途就一直是這個家的頂梁柱,各房能有今日沾的都是他的。可老三也不年輕了,現在還為你們撐著,再過五年十年就該你們兄弟扛起重擔,衛彥衛煊還有衛大順,我們這一支孫子輩你們三個最有出息,自己踏踏實實走好路,也要關照兄弟,幫扶子侄。還有你們這些出息不大的,多聽安排,也為家里做些貢獻,即便貢獻不了什麼至別去惹是生非,自己沒本事就多聽有本事的兄弟說,也想想怎麼才能培養出子孫后代來,別跟老二似的見天瞎搞,熊一窩。”

Advertisement

聽老太太提到衛二郎,衛回去見著二哥二嫂了?二房如今怎麼個況?

“老二我見著了,二媳婦沒在,在外頭伺候登科讀書。怎麼個況我沒問,我不想聽他哭慘,倒是你爹跟你大叔公打聽了一下,說他們現如今百多畝地,自個兒種了點菜,其他全佃出去了,日子過得舒舒服服的,唯獨就是鉆了科舉這個牛角尖,死杠著連親事都沒說,就是讀書考試讀書考試。登科由李氏陪著在外面學館讀,折桂在鎮上讀,讀得怎麼樣誰也不清楚,李氏說好,說他登科也跟老三差不多歲數中的秀才,以后肯定也能中舉中進士當大。”

吳氏說著看向衛:“老三你看呢,二十左右中秀才到底咋樣?”

想了想,說:“我十七八初應院試的時候心里就很有把握,當時是篤定能中才會去考,上沒說只是想留點余地,有個萬一也不至于過分丟人,出那些意外是我萬萬沒想到的……拖到二十考上秀才其實就晚了,只不過鄉里讀書人,才顯得金貴。”

吳氏聽得皺眉,正想說不用這麼委婉直接說。

衛彥就補充說明了。

“要是我爹當初那條件,邊干活邊心生計邊讀書,那二十能中還可以。從六歲開始就專心讀書,平時什麼也不用心這種,二十考個秀才還想更進一步難如登天。我客氣點不說他天分差,但也就普通人一個。科舉這條路最后選出來的可不是普通人,總要有點眼見學識以及政治嗅覺。”

“就比如姜進寶!他是五六歲開蒙日日讀書,十三歲中了秀才,這天分就不錯,開春進了國子監,在國子監里其實不是特別好的,也不過中等水平。”

Advertisement

笑了笑:“我看進寶腦子還靈活。”

當娘的這麼說,衛彥就毫無節的改口了,他跟著點頭,說姜進寶還有指,他上京之后進步大的,之前估計夫子教得是不夠好。

說到姜進寶,他就是等過完年國子監復課時進去的。

開始有些尷尬,尷尬在于他是拿名額進去的,卻不是勛貴子弟,等于兩邊不靠。出好的不跟他玩,憑本事進去的也不太瞧得起他。好在人家就是不搭理他,也干不出欺的事,加上崔令儀特地找過兄弟崔一舟,讓崔一舟多多照拂,姜進寶在國子監里也不難過。

又要說他這個人生來像爹,哪怕別人不搭理他,他也能自個兒傻樂。

看他在角落里嘿嘿嘿,別人還糊涂,不知道這人在高興什麼。

有人暗罵聲有病,背過來接著看書。

也有人一忍二忍終于還是沒忍住,靠過去拿胳膊肘捅他,問:“你笑什麼?”

姜進寶抬起頭來,茫然看向旁:“啊?”

“你剛嘿嘿嘿的是在笑什麼?”

這下人更糊涂了:“我看書呢,哪有嘿嘿嘿?”

“那你看的啥借我瞅一眼?”

“瞅一眼可以,你輕點拿,別給我蹭壞了。”姜進寶說著將捧著的書卷遞給同窗,同窗一看,是史書一本,上頭還有麻麻一堆注解,也不知道是誰寫的。

切!

“還當你在讀小說,結果就這,這有啥意思?”

“這當然有意思了!不稀罕你還我,這是跟我大表哥借的,上面這些全是我大表哥親手寫的,價值千金懂嗎?”

同窗特想問你大表哥哪蔥?

忽然想起這人姓姜,聽說是衛夫人娘家的窮酸侄子?那他表哥豈不是???這人一激靈,問:“這是衛彥寫的?”

Advertisement

姜進寶點點頭。

也就大表哥這麼勤快,二表哥用過的書就跟新買的一樣,一個多余的字也沒有,翻開來干干凈凈。

……

姜進寶剛進國子監時,姜還有些不放心,后來看他適應良好就沒多管,只是讓管事的記住,像換季做新裳的時候別忘了他。又同衛彥說了說,看他分了心去搞別的不要當沒瞧見,該提醒就提個醒,別白一句大表哥。

十多歲的年人最容易人影響,看他上京來的時候還好,別在這頭學壞了那真不好同兄弟代。

是姜代的事衛彥都能辦得妥當,他就跟帶兒子一樣帶著姜進寶,給他草擬計劃,還給布置功課。

這麼搞下來姜進寶赴京求學之路變得格外充實,他在國子監里就飽熏陶,又到姑父以及大表哥影響,從頭到腳都發生著變化。

前頭衛家人回鄉的時候姜進寶也寫了信托他們帶回,信上就說他在京城過得特別好,生活上姑母諸多照拂,又有姑父和表哥指點學問,自認為日日都在進步,讓家里不要惦記。

姜家人看過信還跟衛煊打聽了,聽說進寶的天分的確可以,踏踏實實讀幾年中個舉沒有問題。

得了這話,姜狗子就笑開來,他這些年讓家里催著去掙錢,不容易啊。進寶上京的時候家里想著他輕易回不來,給拿了三百兩帶上,讓他該花用就花用,不夠了捎個信,再托人給他帶錢去。

人走了之后狗子還在念叨,說別半年一年就把錢敗活了。

這麼看著兒子比他年輕時靠譜些,沒在京城瞎混。

姜進寶后來還真把他爹娘爺接出了村,也給兩個妹妹做了許多年靠山,他是后三屆的進士,沒進翰林院,是從地方做起的。對于這個結果他本人高興還,說書讀了這麼多年也不想再悶頭苦讀,出去做點實事好,地方年年都能的一筆不菲的養廉銀,有這筆錢也能把家里人接出來,讓爹娘清福。

Advertisement

他算是個沾貴戚的自己也肯努力終于出頭的典型,在地方上當還年年拉土產到京城,上京訴職的時候都不忘記去拜見姑父姑母,見他大表哥也是道不盡的謝。

以前吧,哪怕心里知道自己做錯很多,錢桂花沒當真低過頭的,還是姜進寶有出息之后,提出來又給姜娘周氏的老墳頭翻新過,修得很是氣派,本人去磕頭認錯賠了不是。

這事姜不知道,即便知道也不會往心里去了。本來就是看狗子不錯才會幫襯進寶,進寶能有出息漸漸興起姜家也是皆大歡喜。

反面教材也有,衛二郎那一房最終也沒出來個當的,他們家有田有地有飯吃,日子過得本來不錯,李氏偏放不下執念,起先因為虎娃人笨放棄了虎娃,又跟登科卯了二十年,眼看不轉頭管上折桂……

吃得好穿得好偏不開心,一天天的難,六十出頭生了場病人就沒了。

折桂是最近這些年才管,影響沒登科來得大,之前讓當娘的著讀書,當娘的走了之后他跟爹商量說不想再讀,想著當爹的歲數漸漸大了,他兩個哥哥一個在京里,另一個雖然在跟前卻是個諸事不問只會端碗吃飯放碗讀書的。他自問腦子雖然不算笨,也沒有科舉當的能耐,就想趁早拉倒幫當爹的管著家中田地,把日子持起來,再看能不能漸漸修復同大伯和三叔家的關系,至于說他娘的愿……看后代里面有沒有天分好的,有能讀的再看況培養,后面誰要是高中了清明祭拜時再去跟他娘說一聲。

李氏走的時候,衛彥衛煊已是朝中棟梁,至于說衛,他比七皇子記憶中更早退出朝堂。回去之后先陪著夫人過了半年舒坦日子,又閑不住,就在府上辦了個啟蒙班,教家中晚輩讀書認字,也教些人生道理,還給講以前的老故事。

他每天教半上午,下午跟夫人在園子里轉轉,曬曬太,有時還會應召進宮去陪皇上說話,追憶往昔,生活也相當充實。

又要說到乾元皇帝,上輩子壽元就不長,主要是當著皇帝過分勞,人一勞心就容易折壽。

這輩子活到五六十歲他又不好了,讓衛跟太醫勸著提前退了下來,把皇位傳給腦子清醒很多人也比上輩子看著還靠譜的興盛,一邊調養,一邊過起退休老干部生活。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