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郎、連蔓兒和小七姊妹三個長的頗爲相像,一走出去,不用說,大家都能看出他們是一家人。而這姊妹三個在相貌上,可以說是繼承了連守信和張氏兩個人的優點。至於新媳婦秦若娟,則是普遍地被認爲跟五郎有夫妻相。
不僅是容貌的相像,相同的長環境,格、舉止、神態的相互影響、潛移默化,又是在這樣一個喜慶的日子裡,懷著同樣濃烈的喜悅,相互染,更加讓他們彼此相像。
所謂的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其實在很多方面,都是有道理。
大年三十,高高興興地吃了團年飯之後,一切應酬等瑣事自然全都免了,只有一家人在一起度過悠閒的時。
炕桌上擺滿了各果子,其中就包括特別有遼東府特的凍梨和凍柿子,團年飯難免油膩,正好吃一個爽口的凍果子解膩。除此之外,炕上還另外放了一張桌子,張氏、連蔓兒和秦若娟圍桌而坐,張氏提議,大家鬥牌玩。
葉子牌,也是這個年代比較普及的一種遊戲。在遼東府的鄉下,老年人也將這種葉子牌做小牌。玩這種牌並不限定人數,兩個人、三個人,或者更多的人都可以玩。
連家的人,從連老爺子和周氏那裡,誰也不玩這個。張家的人卻是玩的,尤其是李氏。很喜歡玩葉子牌。李氏好,這些類似看戲、玩葉子牌這些休閒的小好也多。本上來講,李氏是個極熱生活也很有生活趣的老人家。
張氏難免李氏的影響。張氏也會玩葉子牌,也看戲。不過,對葉子牌談不上喜,嫁進連家後,大家都不玩,境隨俗,自然也就不葉子牌了。
今年。新媳婦進門,張氏如此提議,一半是因爲高興。而更主要的原因是怕秦若娟覺得無趣,想要一家人更熱鬧些。
張氏這麼提議,連蔓兒自然捧場,秦若娟也很熱烈地給予響應。
“娘。大過年的。咱們白玩這個,也沒啥意思,要不,帶點彩頭怎麼樣?”連蔓兒讓人拿了葉子牌來,又笑著提議道。
平常居家玩葉子牌,不過是種消閒,是並不帶彩頭的。但是過年就不同,大家聚在一。平常的一些制都會略有放開。畢竟,這是高興的日子。一年到頭,也就能放開了玩這幾天而已。
“那行。”張氏點頭。自家人玩幾把牌,帶上一點小彩頭,不過是湊個趣,與賭無關。
張氏就了大丫頭多福去櫃子裡拿的私房錢,連蔓兒和秦若娟也各自打發丫頭回屋子裡取錢去。
這帶上了彩頭,就是和不帶彩頭的不一樣。孃兒三個都有些“認真”起來,地下伺候的丫頭們也跟著都神來。
“你娘們都玩帶彩頭的,要不,咱爺三個也來點彩頭吧。”連守信也提議道。
炕上一桌,坐的是張氏、連蔓兒和秦若娟三個。地下還擺了一桌,是連守信、五郎和小七。這爺三個也是閒著沒事,就在桌上擺了棋盤,下跳跳棋。
跳跳棋,自然是連蔓兒的“發明”。遊戲規則簡單,可以多人一起玩,算得上是雅俗共賞、老咸宜。從前姊妹幾個在一起的時候,沒玩這個。現在是連守信他們爺三個,別的棋都不合適,就選了這個跳跳棋。
這跳跳棋的棋盤,是請了巧匠打造的,跳跳棋棋子則是用紅、黑、白、綠、、彩幾種不同的瑪瑙雕琢而,十分的緻可。
連守信玩跟兒子們玩跳棋,十次有九次是要輸的。還有一次,大多也是五郎和小七看他總是輸,故意讓他。不說五郎,小七就沒贏他爹的錢。現在連守信開口提議要加彩頭,這分明是要額外送歲錢給兩個兒子了。
連蔓兒坐在炕上聽見了,就抿了笑。
“你們非要跟我們學,玩帶彩頭的,那我不能攔著。不過,我這話可說在頭裡,你用你自己的錢,別打算跟我借。”張氏自然也聽見了,故意板了臉對連守信道。
“別害怕,不跟你借。”連守信就道,“我自己有錢。”
五郎和小七也笑,都說同意玩帶彩頭的。兩個人還一個勁的捧連守信,說他今天手氣好,看著就能贏錢。
連蔓兒忍不住笑出聲,五郎和小七這樣,顯然是打定了主意,要贏連守信的私房錢。
“悠著點,別都輸了。”張氏也明白,這是五郎和小七自小就會的伎倆,因此再次提醒連守信,“要不,等到明天,你連給孩子們的歲錢你都拿不出來了。”
這樣被張氏看扁,連守信很無奈。他無奈,屋子裡其他的人卻都忍不住笑起來。
一家子玩了一下晌,玩跳跳棋的那一桌,連守信毫無懸念地輸了,五郎居中,小七贏的最多。三個人都很高興,尤其是輸了的連守信。而連蔓兒這一桌,倒是沒有差別顯著的輸贏。究其原因,是孃兒三個太相互讓著了。
天黑,伺候的丫頭就過來問,要不要吃晚飯。
過大年的習俗,晌午是最重要的團年飯,這一頓飯,一般大家都吃的很飽足,再加上之後的點心、果子、茶水,到了這個時候一般都不會太。所以,這一頓。也是年三十這一天最簡便的一頓。
雖是簡便,可還是要吃的。
張氏就放下了手裡的牌,一面招呼連守信、五郎和小七。都可以歇歇,準備吃飯了。
“娘,晚上吃什麼?”秦若娟忙就站起來,恭恭敬敬地問道。
“……就喝碗白粥,隨便吃點爽口的小菜吧。大傢伙還都不咋,一會還得吃餃子。”張氏想了想,就道。一面就問連守信他們,“……都想吃啥?”
大家都說就吃粥。
秦若娟記下了,就忙帶了丫頭離開。到廚房去安排。
吃過了晚飯,各院都掌起了燈,院子外頭,各樹上也掛起了燈籠。賜牌樓周圍更是燈火通明、香菸繚繞。遠遠近近的。不時有鞭炮聲響起。
一家人坐著說了一會話,張氏就張羅要包餃子。除夕夜一家幾口吃的餃子,張氏歷來不讓廚房裡包,都是自己手。如今秦若娟進門,張氏還是依著這個老規矩。
“……我知道,府城裡那些人家,這些事都是讓下人來做。照說咱們家也不是沒有伺候的人,我就是習慣了。覺只有這樣。纔有個過年的意思。這點活,也不累。也不埋汰,一家人一起幹,還親香,還熱鬧。”張氏特意跟秦若娟解釋了一下。
秦若娟進門數日,已經覺察連家與別家的不同之。比如張氏的寬厚可親,不給媳婦立規矩,比如這一家子濃濃的親,因此張氏說要自己手,一點都不意外。
“娘,您不用特意跟我說這個。我也樂意包餃子。……在家裡,過年的時候,我娘也帶著我們包餃子,一家子吃。過上元節,我娘還帶我們裹元宵。”秦若娟就笑著道。
聽秦若娟這麼說,張氏就很高興。說實話,之前跟秦家太太往來,也嘮過一些家長,張氏那時候就覺得和秦家太太談得來,也就是說在持家過日子上,兩家人的很多理念都是相似的。這也是張氏願意定這門親事的重要原因之一。
果然,秦若娟進門來,各方面大家都相的很融洽。
這麼說著,一家人就決定自己包餃子。連守信、五郎和小七被趕到了一邊去,爺三個也不下棋了,帶著人到外面放鞭炮,順便巡查去了。
張氏做了婆婆的人,就做了包餃子的總指揮,連蔓兒負責調餡,秦若娟也捲起了袖子,開始和麪。自家閨幹活什麼樣,張氏早就習慣了,主要就看秦若娟,不時地指點一二。看秦若娟作嫺,張氏就更高興了。
“……五郎吃手搟麪,面要上勁兒,吃著越勁道越好……”張氏笑著告訴秦若娟,“他還吃炸醬麪,就用咱自家裡頭下的醬,別的地方的他都吃不慣。等明年,我帶著你,你也學學。很好學。”
“哎。”秦若娟痛快地答應著。
廚房裡有請的大師傅,什麼樣的食做不出來。但是自家人親手做的,這裡面的意義又不一樣。也並不是每頓飯都下廚,偶爾親手給家人做一頓可口的飯菜,甚至一碗簡單的面,更可以融洽家人之間的關係,增進。
在張氏看來,兒媳婦能親手給兒子做吃食,那是心疼兒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了的。
連蔓兒在一邊,將一切都聽在耳朵裡,不由得也含笑。秦若娟不矯,沒有小姐的脾氣,這正是連家所需要的媳婦。也是當初他們決定要給五郎娶長做媳婦的原因之一。
等連蔓兒調好了餡,秦若娟將面也和好了,就在炕上另放了桌子,安了面板,孃兒三個各就各位,包餃子。
一會的工夫,就聽見門簾子響,五郎走了進來。
求紅、正版訂閱支持。(未完待續。。
章節報錯
1v1、雙潔、爆寵 宋昭重生到了古代,成了鎮國大將軍備受寵愛的小嫡女。 拿的是團寵躺贏劇本,可宋昭知道,再過不了幾年,這個朝代就會滅亡,所有人都會屍骨無存。 看著角落裡備受欺淩的落魄小少年,想到他就是未來顛覆王朝,無惡不作的叛國暴君。 為了世界和平,她決定一不做二不休—— 鯊了他! 第一次,宋昭看著慘被群毆的小少年,打算趁機給他致命一擊,卻驚到了野貓,替他撓跑了欺負他的人。 小少年她為什麼要幫我,她是不是喜歡我? 第二次,宋昭偶遇餓暈的小少年,要將他拖進湖裡淹死,卻被他拿走兜裡的棗花糕,吊回了一條命。 小少年從來冇有人這麼關心我,她是仙女吧。 第三次,宋昭摸出一把匕首暗搓搓走向他,卻不慎踩滑腳,替他殺死了身後的虎視眈眈的毒蛇。 小少年耳尖一紅原來阿昭可以為了他拚命。 暗殺失敗,宋昭換了個套路,拿出一顆糖哄他,“世界還是很美好的,你要成為一個好人喔~” 小少年攥住小姑娘衣角,點頭。 為你成為好人,也為你瘋魔屠城。 後來,京城活閻王斯聿yu,冷血殘戾,殺人不眨眼。 所有人都說,斯聿冇有心,冇有人能讓他低頭。 直至那年,叛軍攻國,斯聿一身玄冰鎧甲,攜千軍萬馬而來,城樓皆在他腳下坍塌。 他雙手奉上寶印,單膝下跪,“阿昭乖,叫一聲夫君,我將這萬裡江山連同整個我都奉予你掌心。”
上一世,偏執狂身處悲劇深淵,暗戀成災。 直到她被人構陷詆毀跳江自殺,他才墮落入魔成為劊子手。 這一世,她重生回十七歲。 十六歲的偏執狂尚在前端潛伏期,冷漠孤僻,愛她成災。 [被偏執狂愛上兩輩子,那是她的滅頂之災] 他和人打架,拳頭狠厲不留余地。 姑娘生氣:“快點!給人道歉!” 他冷哼:“我沒有錯。” 姑娘氣得發抖,質問:“那人家有什麼錯?你下手這麼狠,至于嗎?!” 他既狂妄又冷漠,仿若身處深淵萬劫不復,嗓音低沉嘶啞。 “沒人敢在我面前說喜歡你。” 上輩子,她避那個陰鷙危險的少年如猛虎蛇蝎。 重生后,她躲不過偏執少年一朝掠奪步步為營。 本文須知: 1、1v1,重生校園,雙C,HE 2、主感情甜文流。 3、本文禁止扒榜,KY,杠精,考據黨退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