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風說的這麼信誓旦旦的,劉小紅好奇的追問道,「先生,你是做什麼的?為什麼這麼篤定?」
問完,劉小紅就後悔了。
因為自己沒有權力過問這些的,而且這涉及到一些個人私……
劉小紅為難的站在那,這讓才送走了一個大老闆的姜林看到了,當然,他沒有錯過李風也在。
沒想到這個窮鬼,竟然又來了。
姜林就忍不住的想要去嘲笑他一番。
他直接走過去,揚了揚手裏的票,「小紅,這顧客又來諮詢認購券的嗎?剛剛吳總已經從我這買了一百張了,你這個月還沒開單吧?你的考勤可怎麼辦?」
「我就說,別在這種窮蛋上浪費時間,趕去聯繫一些企業的老闆,那才是最能出單的!」
姜林一副前輩的姿態,指教著劉小紅。
見狀,劉小紅支吾起來,不知道該怎麼說,李風要買幾千張認購券,哪怕這個月只開了這一單子,也超額完了。
但是這話如果說出口的話,會不會得罪姜林?
這讓劉小紅猶豫了。
而這樣,讓姜林更加篤定,李風又只是來諮詢的,不是來買的。
他不鄙夷的掃了李風一眼,「有些人,買不起,就別總來裝大款!」
聞言,李風挑挑眉,「你說誰裝大款?小紅,趕開單子,我買了還得趕回去擺攤呢!」
劉小紅嗯了一聲,接過了那些份證,就開始開單子!
姜林一副發現新大陸似的表,不懷好意的笑了笑,「擺攤?原來是個擺地攤的呀?劉小紅,你聽到了沒?趕別浪費時間在這種人上了,還是找一些大老闆才行。」
這時候劉小紅也覺得姜林說的有些太過分了,「姜林,你說兩句吧。」
不過因為姜林是證券所的前輩,劉小紅一個新人,也不敢說太多,萬一得罪了,對也不好。
姜林不以為然,炫耀似的談了談手裏的一百張票,「你不聽那就算了,這個傢伙要買多?十張還是二十張?」
這時候劉小紅將李風拿來的份證,全都倒了出來,然後直接說道,「姜林,你說錯了,李先生要買的可不止幾十張。」
姜林傻眼了,「這,這麼多的份證,那豈不是可以買幾千張?」
想他一個星期找各種關係,就為了能讓那些老闆願意掏錢買認購券,累死累活的也才弄了一百多張。
可是劉小紅只開了這一單子,就弄到了幾千張,這,這讓姜林頓時心底不平衡了起來。
跟著他語氣發酸的來了一句,「小紅,你最好還是先驗證一下,這傢伙有沒有錢買這麼多認購券?一張認購券要五十塊呢!這上千張,豈不是要十幾萬?」
姜林話音一落,李風就遞過去一張金卡,「小紅,刷這張卡里的錢,應該夠了。」
結果還沒等劉小紅接過去,姜林就率先搶走了,「小紅,你剛來沒多久,還不知道怎麼驗資吧?我來幫你。」
其實他打心眼裏不相信李風可以拿出十幾萬來。
要知道,這年頭萬元戶,就已經很厲害了,何況李風只是一個擺地攤的?
他姜林積攢了這麼多年,也才幾萬塊。
而他的收,肯定比李風擺地攤要高很多吧?
如果李風知道他這麼想的話,一定會嗤之以鼻的。
因為他瞧不起的擺攤,賺的可比他每天上班要賺的多多了。
劉小紅上前要阻止,可是姜林卻已經跑到了櫃枱,將卡遞進去,給自己的同事,「麻煩驗資。」
對此,劉小紅覺得姜林這麼做有些過分了,「姜林,這是我的客戶……」
「你待會會激我的。」
李風見狀,也沒說什麼,他看了眼愧疚不安的劉小紅,搖搖頭,「沒事!他要驗資就驗資!你幫我辦手續吧。」
聽到這,劉小紅也不耽擱,登記好那些份證,然後就開始統計,「一共是五百零七張份證,每張份證可以購買五張認購券,那樣的話,您一共可以購買兩千五百三十五張的認購券。」
「每張認購券五十元,這樣李先生,您一共需要支付十二萬六千七百五十元。」
李風點點頭。
然後他朝著在那焦急的催促櫃枱里的同事,重新複查一下的姜林喊了一聲,「我的銀行卡驗好資了沒?我準備要付款了。」
聽到這,姜林沒好氣的沖著他喊了一聲,「你催什麼催?馬上就好了。」
這時候有人走進來,不悅的質問說,「你這是什麼態度?馬國明是這樣培訓你們的嗎?竟然敢這麼對客戶說話?看來我有必要找你們馬總好好的說說了。」
姜林看清楚來人的臉,立馬臉一變。
「賀總,您怎麼來了?我,我剛剛只是著急,所以才……馬總今天還沒來,您要不去馬總辦公室里等等?」
如果換做是別人,姜林一定不會這麼客氣的。
整個證券所里,他除了馬總以外,其他職員全都不放在眼底。
可眼前這人,姜林不敢得罪,賀洋是馬總的好兄弟,而且有權有勢。
賀洋沒有理會姜林,徑直朝著李風走過去,「李風,咱們又見面了。」
對此,李風點點頭,「是又見面了。」
賀洋跟著就問道,「你今天是來買認購券的?這東西真的賺錢嗎?可如果真的賺錢的話,那早說應該就被人買了。」
聽到他這麼說,李風笑了笑,沒有說什麼。
畢竟他總不能直接告訴對方,我就知道認購券一定會暴漲,估計他這麼說的話,對方會以為他腦子有問題吧。
因為如果真的賺錢的話,那些大爺大媽們怎麼可能會放過?
你絕對可以相信這些大爺大媽,他們只要排隊的,一定是好東西!
比如說你想吃什麼本地的特,別去什麼推薦的地方,只要找到當地大爺大媽們排隊最厲害的那,就對了。
覺自己想偏了,賀洋回頭看了李風一眼。
李風正看著姜林,眼底一片冷漠,「驗資好了嗎?現在我的卡可以還給我了嗎?我要付款了。」
姜林一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