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到底沒有在朝議上做出決斷,錯失了一個鞏固皇權和自威的機會。
這讓諸葛亮和陳祗都很失。
不過嘛,劉禪事後給出的理由,還是讓諸葛亮很欣的天子至知道國策之重,不下決定,也算是有明君之相。
只是,作爲天子,不能對自己的決策負責,這終究不是什麼好事兒。
因此,在大朝議結束後,文武百相繼離開,諸葛亮選擇暫時留下來,在偏殿求見天子。
事關國策,肯定是不能拖的,這種事早點決定下來,後續的準備工作才能提前做起來。
這次是諸葛亮單獨面見天子,而且還是關起門的對話,因此,有些話,諸葛亮也就沒有必要對劉禪藏著掖著了。
先是對劉禪在朝議上沒有做出決斷的事進行了一番勸告,然後,再把兩套方案的利弊,給劉禪做了一個簡單的分析。
滅魏呢,用兵力不會太多,風險也不會太大,有諸葛亮在前線統軍作戰,滅魏基本不什麼問題。
但是呢,曹魏如今孱弱,除了司馬懿所在的冀州東部有些難啃外,攻打幽州並沒有什麼難度,因此就算徹底滅魏,對劉禪樹立朝堂權威也沒什麼好。
而且,之前的鄴城之戰,是諸葛亮作爲統帥打的,如果這次依然選擇滅魏的話,那麼功勞依然還得算到諸葛亮的頭上。
因此,如果劉禪選擇滅魏,自然是風險小,但對自己的威沒什麼太大的幫助。
而如果是興兵滅吳呢,不管這一次是不是能打下來,這個決策是劉禪做的,最後不管花了多時間滅吳,這個功勞都是劉禪的,對劉禪的權威有莫大的好。
但滅吳的困難也擺在眼前.東吳這些年一直在休養生息,經過數年的積累,糧草足備。
而要攻滅東吳最大的障礙,就是東吳水軍,這些年東吳水軍主力集中在江夏,在朱然的統領下戰鬥力不減當年,而大漢水軍雖然建立了有些年頭了,但兵力依然不如東吳方面。
沒有水軍的支持,派遣再多的軍隊進攻東吳,都無法攻克建業。
所以,滅吳雖然有利於劉禪積累威,但難度相當的大。
站在劉禪的角度,諸葛亮把該說的,能說的,都說了,那麼剩下的,還是得依靠劉禪自己去決斷了。
這種時候,劉禪也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再猶豫下去了,因此,他再次來回權衡,然後,小心翼翼的提出了一個想法——如果自己選擇滅吳的話,是不是不要那麼大干戈?!
用量的兵力,先進攻淮南或者是徐州,剪除東吳在江北的羽翼.這樣是不是困難就小了一點?!
諸葛亮聽完劉禪的詢問後,默默的嘆了口氣。
說實話,這不是諸葛亮認爲的最佳選擇。
諸葛亮是更加傾向於滅魏的只有先滅了魏,騰出手來,等到大漢水軍練後,再從荊州發兵攻吳,這纔是最好的選擇。
但是吧,如果從劉禪的立場上來看,表態滅吳,積累聲,但又小心謹慎,從江北下手,剪除東吳羽翼,其實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重要的是,這是劉禪通過自己思考做出來的決斷,諸葛亮覺得,自己不能拒絕。
否則的話,天子會越來越不自信,更加不敢做出事關國策的決斷。
而且,劉禪的想法,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行。
從接到的東吳報來看,如今東吳在淮南和徐州作頻繁,本他們就是在搞小作,兗州和潁川等地都已經加強了戒備,順勢攻打淮南或者是徐州,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既然如此諸葛亮立刻派人去招徐庶,張溪,龐統三人偏殿議事。
最終的決策,還是得有劉禪自己來宣佈,而劉禪宣佈完自己的決定後,四個人再一起商議,如何進攻淮南和徐州的事。
其他的重臣不是不招,而是這次作戰用不著他們統籌協調。
其實說的更加直白一點,劉禪的這個決策,主要還是徐庶的任務,畢竟他纔是兗州刺史。
張溪要做的,是在江陵統領荊州水陸聯軍五萬人,進攻江夏,吸引東吳的注意力,分散東吳的兵力部署。
龐統的責任,是在調度軍隊和後勤,給兗州提供必要的後勤援助和軍力調配。
諸葛亮負責在鄴城持續保持對曹魏的力,迫曹魏在大漢作戰期間不敢妄。
而真正的進攻主力,還得是徐庶率領的兗州郡兵。而爲了這次進攻青徐的任務順利完,不僅兗州郡兵要全數參戰,河郡兵也要調一部分東進,參與這次的戰事。
至於出征將領人選,除了在兗州的毌丘儉,文欽,胡遵等人外,潁川的張嶷,河的王昶,王凌,都會引兵前往兗州助戰總計兵力,將在十五萬人左右。
商議完了這些事後,劉禪以明詔發佈天下,宣告大漢將擇日伐吳,一統天下。
而張溪,龐統,徐庶等人,則儘快的返回自己鎮守的地方,開始按照原定計劃,開始做戰爭準備。
當大漢即將伐吳的消息傳到幽州後,曹爽更是狂喜。
事實上,在曹爽奪取田豫的幽州兵權後沒多久,東吳方面的使者,就通過海路抵達過幽州,跟曹爽見過一面。
當然,東吳的使者在這個時候來幽州,曹爽腦子再笨,也知道東吳方面打的是什麼主意。
但是吧,曹爽也沒想到,東吳的胃口太大了,大到有點讓曹爽都無法接的地步。
東吳的使者,打著重申兩國盟約的旗號,卻提出了修改盟約約定的條件。
不僅要求曹魏向東吳稱臣,還要求曹爽提供戰馬萬匹,作爲新的結盟條件。
這哪裡是來簽訂盟約的,這是來趁火打劫的。
這樣的條件,曹爽當然不可能答應。
向東吳稱臣的話,曹魏小朝廷最後的合法都會喪失掉而且說句對不起曹氏祖宗的話,要稱臣他曹爽不能選擇跟大漢稱臣啊,以幽州,冀州之地,換取曹氏宗族平安,也不是做不到的事。
至於戰馬萬匹也就孫權敢想。
如今曹魏小朝廷自己都缺馬,希有更多的馬匹來重建大魏的騎兵部隊,萬匹戰馬自己都不夠用,要是給了孫權,那不是連最後翻盤的希也沒了麼。
因此啊,曹爽直接拒絕了東吳使者的要求。
但是吧,因爲海路通不便,以及曹爽也不想跟東吳徹底翻臉,斷絕了這個最後的盟友曹爽雖然拒絕了東吳使者的要求,但是還是派出了自己的使者,跟隨東吳的船隊去建業,拜見孫權,商議其他的結盟條件。
算算時間,現在應該已經到了建業了。
而這個時候,正好傳出了大漢要討伐東吳的消息.這麼一來,曹爽還真的就不怕孫權死咬著條件不鬆口了。
要麼大家一起結盟,共抗蜀賊,要麼,大家一起玩完。
這是曹爽的想法,但是吧,在建業的曹爽使者桓範,真不是這麼想的。
如今天下大勢如此,蜀漢本不是要不要伐吳的問題,而是他們什麼時候伐吳的問題因此當劉禪下詔伐吳的消息傳到東吳,東吳上下一點驚訝的緒都沒有。
曹魏都已經被蜀漢給打殘了,但凡蜀漢有一點一統天下的野心,伐吳不是順理章的事麼。
這段時間,東吳不停地在徐州和淮南地區調兵,不就是爲了應對蜀賊可能發的進攻,在不停地調整兵力部署嘛。
這些事,在北地的曹爽可能不知道,但是奉命出使到東吳的桓範,怎麼可能不知道。
再一個,如今是魏弱而蜀,吳強,大魏要想再繼續撐下去,尋求變局的話,就必須依靠東吳的幫助.別的不說,就幽州那地方的氣候和產糧條件,要維持這麼大的軍隊開支,沒有東吳低價運糧的幫助,怎麼可能做到。
因此,現在是大魏有求於東吳,不是東吳有求於大魏。
本來桓範在江東的談判過程就舉步維艱了,現在好了,東吳君臣以備戰爲由,徹底把桓範給晾在了一邊。
爲此,桓範是真的著急上火,不得不一再調整自己的心理底線,不斷的拜訪江東名士大家們,試圖尋求儘快的達協議。
最後,桓範跟東吳達了“兄弟協議”,吳爲兄,魏爲弟,同時大魏每年向東吳提供一千匹戰馬這樣的盟約,返回了幽州。
而當桓範帶著盟約回到薊城後,曹爽看到了這樣的盟約,直接下令罷黜桓範的職,永不錄用。
沒辦法,簽了這樣的盟約,總得有人站出來背鍋的你桓範不背,難道還要曹爽背不?!
出生在富裕家庭從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文舒念,從冇想過自己有天會得到傳說中的空間。 本以為是末世要來了,文舒念各種囤積物資,誰想到自己穿越了,還穿到了一個吃不飽穿不暖買啥都要票的年代當知青。 在大家都還在為每天的溫飽而努力的時候,文舒念默默地賣物資搞錢讀書參加工作,一路上也結識了許多好友,還有那個默默陪伴在自己身邊的男人。 本文冇有極品、冇有極品、冇有極品,重要的事說三遍,因為本人真的很討厭極品,所以這是一本走溫馨路線發家致富的文。 最後:本文純屬虛構。
傳言鐵膽侯府李大姑娘衝動無腦,粗鄙囂張,是京城士族最不受待見人物排行榜上的NO.2。 玄醫世家李蠻兒穿越而來,一手起死回生的醫術讓她賺得盆滿缽滿,一副玲瓏心肝將朝堂上的老狐貍們耍得團團轉。 李蠻兒自此改頭換麵,一躍成為搶手貨。 退婚的榮國公府小公爺悔不當初,想要出家當和尚。 蕭大將軍為她解甲歸田。 敵國君主遣散後宮,後位隻等她來坐。 祁奕寒冷眸裏泛著寒光,誰敢打本王妃的主意? 腹黑嫡女vs傲嬌王爺
一個雇傭兵附身在大明萬歷年間的勛貴次子身上,他會給大明朝帶來怎樣的話?
重生回到1994年,老婆被其他男人灌酒跳樓的當天,看到面瘦肌黃食不果腹的孩子,張鵬發誓,絕對不會重蹈覆轍,他要用這一生,來護他們周全!!!!
龍希寧,華夏警司的首席法醫,傳言只要她接手的尸體都能開口說話,訴冤屈,道過程。一次意外穿越成候府二小姐,她發誓要做個只享清福的米蟲…可遇到號稱鬼見愁的某人,變著法的擾她清福,米蟲沒做成,當了個小蜜蜂。再世為人,她豈能還要被奴役?更可惡的是,白天被奴役,晚上還要被奴役,特麼的,她一定要解剖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