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正中,一明黃儲君服的太子,躬立在蟠龍座前,與皇帝緩聲道,
“父皇,大晉律法有言,訴訟不可越級上報,越一級笞五十,若不行管束,恐日后司法套,此案應予直隸按察使司來審理。”
凡軍民訴訟,須自下而上陳告,依州縣,府,按察司,兩京直隸等層級上述,通州糧莊這個案子顯然是逾矩的,事實上,每每來敲登聞鼓的,十有八九皆越訟,全看朝廷怎麼置。
年過六十的皇帝額發稀疏,雙眼卻依然矍鑠,他斜倚在的明黃靠枕上,淡淡瞅了太子一眼,目移至臺階下垂首漠立的秦王。
“秦王,你說呢?”
秦王聞得皇父垂詢,先抬眼了皇帝,又覷了一眼太子,隨后越出躬而答,
“自魏以來,歷朝歷代皆設登聞鼓,《魏書》亦載‘人有窮冤則撾鼓,公車上表其奏’,有宋一代,許平民百姓敲登聞鼓訴冤,以示訴訟清明,我朝因父皇嚴正明達,各級司法全備,登聞鼓已鮮奏聞,”
“正因為此,此番鼓響,非同小可,誠然糧莊掌柜有越訟之嫌,可他要告的正是本地父母,來京城登聞鼓亦是理當中,登聞鼓多年未響,此一響,天下皆聞,還請陛下嚴查。”
太子聽到他這番話,扭狠狠剜著他,角擒著冷笑,“他告的是父母無疑,可陳明山之上,還有直隸按察使司,照秦王老弟這麼一說,父皇治下的吏皆相護,政不通達是嗎?”
太子今年四十有四,乃先皇后嫡子,也是皇帝嫡長子,皇帝向來寄予厚,早些年便許太子監國,到底坐堂幾十年,太子很快抓住秦王話里的。
秦王瞇起眼一笑,往殿外朗朗天一指,
“正門外民意沸然,邊關數十萬將士皆看著呢,太子殿下當如何置?”
太子微微一哽。
偏生最近大兀作極多,來年怕有一場大戰,朝中急調糧,將通州糧倉的事給了出來,通州那一把火已燒到了他猴子屁。
太子見皇帝朝他投來狐疑一眼,心思一轉,立即嘆道,“案子自然是要查的,都察院派了一名七品史還不夠,可再調一名僉都史過去,我的意思是,敲登聞鼓此人必須鞭笞,以正視聽。”
秦王還要說什麼,上方皇帝幽幽看了一眼殿中臣子,
“楊都督你覺著當如何?”
五軍都督府右都督楊康乃太子岳丈兼舅舅,眼看太子意圖下登聞鼓之案,猜測此案與太子有關,而他麾下幾十萬將士都等著朝中糧食過冬呢,
楊都督權衡片刻,拱手道,“臣以為,盡快查出案子真相,并調糧前往邊關。”
太子眉心一,輕輕瞪了一眼楊都督,楊都督垂眼沒理會他。
皇帝眼皮耷拉著靜靜看了楊康一會,嗯了一聲,最后看向閣首輔燕平,
“燕閣老,你的意思是?”
燕平乃秦王的親舅舅,燕貴妃的嫡親兄長,以閣首輔之尊領吏部尚書之職,平日便與太子和楊都督分庭抗禮。
燕平不疾不徐上前施禮,“臣以為,律法不可廢,敲鼓之人自當按律置,通州案子也刻不容緩,需盡快查明真相,給天下百姓一個代。”
皇帝含著笑,這才慢慢扶幾坐起了些,傾問,“那依你之意,該如何查?”
燕平看了一眼上方面黑青的太子,淡聲回,“遵太子殿下諭旨,遣一僉都史前往通州。”
底下不知何人輕輕哼了一聲,“一碗水端平,不愧是老狐貍……”
燕平直起退去一旁,置若罔聞。
皇帝卻看了那人一眼,正是皇三子陳王。
秦王見舅舅被人當庭奚落,正要斥陳王,被燕平用眼神嚴厲制止。
眼看皇帝就要答應燕平,立在皇帝左側扶手之下的裴沐珩,慢慢拾級而上,來到皇帝跟前輕聲道。
“祖父,已是午時三刻,您朝食便沒用多,眼下不急著議案子,先用了午膳再說,您子可比什麼都要。”
年輕的皇孫側臉瓷白如同上好的雕品,完得尋不到一瑕疵,清冽般的嗓音如珠似玉,仿佛能滌殿彌漫的硝煙。
皇帝視線移到他上,神稍緩,抬起手任他和旁監扶起,朝殿掃視一周,“先用膳。”
裴沐珩攙著他去左側殿用膳,其余大臣留在文昭殿正殿吃堂食。
皇帝一走,秦王和太子便是舌鋒,誰也不給誰好臉。
側殿,裴沐珩與司禮監掌印劉希平一同伺候皇帝用膳。
皇帝慢悠悠喝了一口參湯,看著裴沐珩問,
“珩兒,你覺得遣誰去通州合適?”
裴沐珩慢慢在一旁將太監試過的菜,夾到皇帝面前的小碟,讓他一一品嘗,聽了這話,神沒有半分波,只退了一步躬道,
“孫兒年輕,不懂政事,跟著皇祖父長長見識,寫寫文書,不敢妄議朝政。”
皇帝一邊夾菜一邊笑,“朕許你說,你就大膽說。”
裴沐珩面苦,袍跪了下來,“殿太子殿下與秦王王叔爭執不下,您卻在這側殿刁難孫兒,讓孫兒惶恐萬分,您如果非要責難孫兒,那就干脆讓孫兒去吧。”
任誰都知道,裴沐珩這是被皇帝得無可奈何,說的氣話。
皇帝卻突然深深看著他,漆灰的雙眸閃爍。
小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