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古代言情 歲歲平安 第484頁

《歲歲平安》 第484頁

佟穗:“……雖然范侯確實不太講究,可如果是四弟五弟送我,我肯定會接,大不了拿回去洗了再吃。”

蕭縝:“我幫你洗。”

佟穗笑笑,夫妻倆聊起了別的。

份不夠,有些事縱使他們關心,卻也沒有資格去勸。

——

三月底,先帝終于葬皇陵,為期一個月的國喪也快解除了。

四月初二,蕭縝帶上東營第三次小考后的軍名冊去見咸慶帝,只要咸慶帝同意,這便是正式的朝廷任命了。

“皇上,您請過目。”

劉公公接過名冊,轉呈咸慶帝。

咸慶帝翻了翻,見排在前三的還是蕭延三兄弟,忽然有些好奇:“他們三個是按照年齡排的,還是蕭延真的比蕭野蕭涉強?”

蕭縝:“蕭延文試不如蕭野,武試分比他略高,蕭涉武試遠遠勝過前兩個,文試落了太多。”

提到自家兄弟,蕭縝出幾分頭疼。

咸慶帝:“真好,兄弟多也熱鬧,朕就只有自己。”

蕭縝:“可皇上有百萬萬臣民,天下便是皇上的家,家里更是第一等熱鬧。”

咸慶帝笑了,雖然母后擔憂蕭家,他其實一直都喜歡蕭家的,蕭老甚至用命救了父皇,或許父皇說得更對?

Advertisement

至于東營的那些武,反正有羅霄在東營盯著,咸慶帝很放心。

他批準了這份名冊,再問蕭縝:“朕讓王定憲去守合州,你怎麼看?”

蕭縝想了想,道:“臣認為,王將軍確實比潘將軍更悉江面作戰,只是合州還有四萬步兵銳,王將軍或許能一心二用,然先帝駕崩,京城三十萬步兵有近九都是新兵,黃起遴極有可能會趁虛作,一旦陵國也從南面出手,靠王將軍,能同時抵擋黃起遴的步兵與陵國的水師嗎?”

咸慶帝微微抿:“王將軍不能的話,難道潘勇就能?”

蕭縝:“不,潘將軍也無法讓臣完全放心,此一時彼一時,臣建議皇上往淮南、淮北分別增兵一萬,若陵國發兵,淮南可及時增援合州,若黃起遴襲合州后方,淮北亦可及時策應。”

咸慶帝聞言,走到輿圖前,視線在淮南、淮北兩地逡巡片刻,喜道:“蕭侯此言甚合朕意,只是不知該從何調兵過去?”

各地的守軍皆有用,朝廷去年又剛招募過三十萬新兵,民間為招兵之事已經頗有怨言。

蕭縝:“皇上可從東、西營分別調兵一萬前往。”

Advertisement

咸慶帝:“這兩營都是新兵,朕怕他們難以勝任。”

蕭縝:“皇上可挑選兩員已有威的驍將任二地守將,如此既能繼續練新兵,又能振新軍士氣。”

咸慶帝:“你對本朝的將領更,可有人選舉薦?”

蕭縝笑道:“臣只認識幾位大將軍,然后就是臣在右路軍時悉的那一幫草莽兄弟。臣想,淮南有水師,皇上或可請謝堅將軍舉薦一位守將,淮北全是步兵,恰逢北邊沒有烏國之憂,皇上可請馮國公從薊州軍里派來一位驍將。”

咸慶帝深以為然,笑道:“難怪父皇臨終前再三囑咐朕要重用你,瞧瞧,旁人只會氣朕,你這三言兩語地就幫朕除了后患。”

蕭縝拱手道:“皇上日理萬機,臣等食君之祿,理該為皇上查補缺。”

咸慶帝立即給謝堅、馮籍分別去了一道旨意,然后再喊來齊恒,讓他與蕭縝近日就分出一萬兵來,提前出發去駐守淮南、淮北。

月中,兩萬步軍抵達駐地,謝堅、馮籍推薦的兩位守將也快馬加鞭趕到了。

私底下,魏琦對宋瀾道:“還好皇上能聽進去蕭侯的諫言,合州總算安穩一些了。”

Advertisement

宋瀾微笑頷首,實則每次蕭家那邊出什麼風頭,宋瀾心里都會有些尷尬,會想起他曾經把蕭家當普通村中頭目的眼拙,想起他帶著兒子前往薊州前在衛縣茶寮送蕭縝的那四個字。

早知蕭縝有如此謀略,他怎會自詡世外高人獻丑?

有人激蕭縝為大裕朝獻上良策,也有人恨不得將勸諫咸慶帝往淮南淮北增兵的人大卸八塊。

青州,總兵府。

黃起遴著手里剛得到的消息,目狐疑地掃過邊幾位副將:“我這邊才剛謀劃起事,朝廷就往淮南淮北增兵了,莫非這里藏有朝廷派來的細?”

幾位副將與兩個謀士撲通都跪了下去:“大將軍,我等對大將軍忠心耿耿,還請將軍明察!”

一個謀士道:“將軍,新帝雖然年輕氣盛,錯把王定憲當良將,可先帝為他留下眾多文武賢臣,其中有人看破合州之危也極有可能啊,而我等早在前朝時就跟隨大將軍了,豈會背叛將軍陷自己于不義?”

“是啊大將軍,我們都是您一手提拔起來的啊,哪個敢背叛您,就他斷子絕孫不得好死!”

眾人紛紛發起毒誓來。

Advertisement

黃起遴思索一番,道:“好,我相信你們,不過,我還是要再提醒一句,新帝跟他老子一樣自詡明君,就算你們像我當年擁護先帝一樣擁護新帝,新帝還是會你們出之前貪污的家產,與其被人過河拆橋,不如死心塌地地跟著我一起投奔陵國,靠著這份軍功一輩子吃香喝辣!”

呂勝在涼州,兵多地盤也大,還有自立稱帝的把握,青州太小了,一面海三面都是朝廷的兵馬,他必須投靠陵國才能自保。

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