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0);
不管怎麼說,未來是明的。
陳正泰自信那戒日王能夠看清時局。
而選定王玄策為大使,正是因為陳正泰給這一次友好的訪問加一道保險。
王玄策在去年和前年,曾出使過吐蕃和泥婆羅,對於天竺略有一些了解。
想來不會出什麼問題。
李承乾顯然對於王玄策這樣的無名小卒沒有什麼信心。 (請記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陳正泰的態度則相反。
因為他已經開始砸下重金,想盡辦法招募人員天竺了。
甚至波斯灣的海港,也是為了與天竺通商預備的。
此時的天竺,人口眾多,只怕在數千萬上下,如此巨大的人口,實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易對象。
到時源源不斷的貨,都可通過陸運和海運輸送進天竺,再換來大量的金銀以及數不清的香料和礦產,一旦功,那麼就意味著,未來數十乃至上百年源源不斷的財源。
因而,與天竺通商的提議,甚至比那羅馬的意義還要大得多。
從經濟角度來說,只要拿下天竺,那麼普天之下,大食商行將為最厚的資產,沒有之一。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一方面要派去使臣,和戒日王好好的談一談,另一方面,也需做好大食商行隨時進天竺的準備。
可在李承乾看來,陳正泰其實就是在畫大餅。
大食商行這個餅,畫的一個比一個要大。
可偏偏,陳正泰的畫餅功夫很好,大家居然信了。
這就好像有人說移民火星一樣,傻子都知道三百年沒有可能,若當真可能移民火星的時候,問題又出來了,我特麼的都有了能移民火星能力了,我為啥要移民火星?我賤不賤哪?
可偏偏,人們相信。
只要人們相信,它就是一個偉大的計劃。
譬如現在新聞報,就在長安大規模的造勢,不只是長安,即便是江南,這裡的富商們,也都看到許多據傳、據聞、據悉之類的消息,大抵都是陳家不知名消息人士,陳家正在大規模招募擅天竺語的人才,又傳聞,一群人已招募,現在正在張的進行語言和一些風土人認知之類的訓練。
這些傳聞,肯定不是空來風的。
而對於天竺這片土地的富庶,人們是有所耳聞的。
聽說那地方,糧食可以三,還聽說那地里的莊稼,本不必特意去照顧,它自己便可長出來。
土地沃,竟至於斯,這簡直就是自古有農業基因的漢人們的之地啊。
在大唐,你若說有一個地方,那地方地里能長金子,他們不會太熱沸騰。可你若說那地方土地沃,乃膏之地,他們便一下子滿懷著憧憬起來。
因為金子總有挖完的一天。
可膏之地卻可以一茬茬的長出糧食。
大唐的百姓,就種糧,這是祖傳的手藝。
做人,不能忘本嘛。
因而陳家這裡,門庭若市,許多人都在打探這個消息。
作為陳家的常用代表三叔公,他的回答比較模稜兩可,大抵就是:在談了,在談了。
可大食商行的票,此時借著這一東風,卻是氣勢如虹,總市值在短短的一月之,又翻了一倍,直抵兩億貫了。
這個數目,已經超過了人們想像力的極限。
當初陳家即便是賣瓷,也不過得到了億貫家財而已。
現在居然出了個兩億貫,就算是國庫和它相比,也是相形見絀啊!
至三省的宰相們聽到這個數目,眼睛都是紅紅的,饞得口水都想流出來了。
錢有多,夢想就有多近。
人們對於那遠在天涯的國度,似乎充滿了憧憬。
甚至李世民也開始過問起了天竺之事。
朝廷對於天竺,是既悉又陌生,聽是聽過,但是要說到底有多了解,那也是蒙人的。
佛門的弟子們說,那兒乃是西天,乃是天下最富庶的所在。
一些商賈說,那裡人口稠,有地三萬里。(5,0);
吐蕃國說那裡富庶,不在大唐之下。
當然,佛門子弟的話,不足為信,畢竟佛陀出自那裡,佛家也在那裡開源,若是你說那裡是人間地獄,誰還肯信佛呢?
商賈們的話,則大多語焉不詳,人口稠有可能,土地廣袤也有可能,可到底稠到了什麼地步,富庶到了什麼程度,誰也不知道。
而至於吐蕃人……
說實話,他們描述波斯,描述大食時,甚至描述泥婆羅國時,大抵也是這樣的用詞,什麼富庶啊,啊,產饒啊,這些用詞,幾乎都和天竺是雷同的。
大抵的原因,其實是吐蕃那地方,人口畢竟稀,又在長不出太多莊稼的高原上,一個窮的只剩下氂牛的人,看誰都覺得富有吧。
李世民看著一份份的奏報,也忍不住激起來,便對邊的張千道:「無論如何,若是與天竺通商,這大食商行莫說是兩億貫市值,便是再翻一倍,也是有可能的。朕是萬萬沒有想到,正泰與太子,居然將目盯在了天竺,不得不說,正泰這小子,真是經商的好手啊。」
「就是不知……」張千幽幽地繼續道:「就是不知能不能談。」
李世民托著下,若有所思,而後目落在桌案上的奏報上,口裡道:「朕看了前幾日,正泰送來的奏報,說是給與了天竺人較為優厚的條件,想來對方是能識大的,正泰既是盡心推此事,想來能功的吧。朕現在都不得再拿出一點帑來,再買一些大食商行的票了。」
張千心裡忍不住默默地道,咱也想買了。
說實話,這確實很人啊,想想看……若是大食商行在天竺站穩了腳跟,這裡頭,得有多大的利益啊!
於是等到了歲末,人們對於天竺的熱度,依舊沒有降低。
可就在此時……一封重要的奏報,卻是突的被送至了長安。
這份快報,出人意料的,竟是泥婆羅的奏報。
泥婆羅國於喜馬拉雅山之南,與天竺是一牆之隔,因而,消息一來,倒是一下子吸引了天下人的眼球。
銀臺不敢遲疑,火速地將這份奏報送到了李世民的面前。
現在,李世民也是記掛著天竺之事,於是饒有興趣的打開了奏報。
而後,李世民的臉霎時的鐵青一片。
「張力士,張力士……」
「奴在。」張千忙應道,卻是被李世民的語調嚇了一跳。
李世民焦急地道:「快,趕想辦法給朕拋大食商行。」
「陛下……」張千顯然很吃驚。
李世民嘆氣道:「我大唐國威喪盡啊!」
「不知這奏疏中,是什麼……」張千的整個心給提了起來,小心翼翼地看著李世民的臉。
要知道,他此前可是高價買了大食商行的,自己的棺材本都賠上了。
李世民則是憤怒地道:「此乃戒日王通過泥婆羅送來的國書,言辭多有不遜,大食商行的使節,遭天竺人襲擊了。」
「啊……」張千打了個。
這一點……他是沒有想到的。
「現在易所,剛剛閉市呢,要等到明日清早才能開市,而且……現在大家都聽聞了泥婆羅國有天竺來的消息,都翹首以盼著,若是明日清早,沒有準確的消息傳出,大家一定猜測到天竺的事告吹了,到時,只怕陛下想要拋售,也是來不及了。」張千漸漸開始對於易所的規則有所了解。
易所的易,最難之,就在於傳出大的壞消息,這消息一出,大家都在瘋狂的拋售,勢必會相互踐踏。
到時,就不是你想賣就賣的問題了,畢竟也得有人買才行呀。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真是豈有此理,天竺竟敢辱朕。」
說罷,拂袖而去。
張千心裡也是著急,於是大著膽子,小心翼翼的看奏疏,畢竟,現在天竺與他張千可謂是利益相關,他沒有追上李世民,而是躬,眼睛瞄向案牘。
只見那上頭書寫著:「我戒日王,自十萬三千年,先祖便為天竺之主,歷經七千六百代。統十五萬城鎮,九百九十萬村落,四千二百寶地,子民十萬萬萬之眾。我巡視我的國土,需白象三十八頭,黑象八十萬頭,馬八百萬匹,士卒一千八百萬之眾,大小艦船八十萬支。南方的叛賊敢於挑釁於我,於是我派遣可以舉起八十萬斤大石的將軍,帶領騎兵六百萬、步卒兩千萬前去征討。大戰三十三年,誅殺賊子七萬萬之巨,流河。我聽說大唐乃是山北大國,不知國力幾何?願聞其詳……」(5,0);
臥槽……
張千看著這國書。
嚇尿了。
他十分努力地翻了翻奏疏的下首位置,上面確實寫得清清楚楚,這絕對是天竺戒日王的國書,泥婆羅代為奏陳,又確定乃是泥婆羅代為翻譯,絕沒有差錯。
可問題就出來了……國書應該不會有假的吧。
若果真如此。
我大唐在那天竺的面前,豈不是菜都不如,隨隨便便便是六百萬騎兵,兩千萬步兵,這不是一人一口吐沫,陛下就要拱手而降?
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