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爺有旨,升宣府總兵楊肇基為宣大總兵,提督宣府,大同兩地軍務。加五軍都督府都督僉事銜。"
"臣,楊肇基遵旨。"
太和門廣場上,一戎裝的楊肇基恭恭敬敬的從王安的手中接過了聖旨。
"王公公,請代臣向皇爺辭別,末將定然恭謹行事,不負皇爺重恩。"
楊肇基的微微抖,盡量讓自己的聲音保持平靜。他昨日剛剛抵京,今日便被正式擢升為正二品的都督僉事。總領大同與宣府兩地的軍務,大同總兵麻承恩也要他節製。
雖然隻是從節製一鎮變了節製兩軍事,但這其中的差距猶如天壤之變,更重要的是,這是皇爺親自點名擢升。
聽到楊肇基的話後,王安也是麵笑意,微微點頭。他自然能看出眼前這軍漢不是惺惺作態,而是發自肺腑的謝朱由校。
"楊總兵的話,奴婢自然會給皇爺帶到,楊總兵放心便是。"
按照慣例,京中員將領出京的時候,都要來到太和門廣場向皇帝陛辭赴任。不過皇帝一般都不出麵,大多時候都是在太和門廣場上放置一龍椅,由員自行叩拜。
楊肇基聽了王安的話後,臉上恭謹更甚,又是規矩的跪在地上衝著龍椅磕了三個頭,便起準備離去。
隻是當他起的時候,突然發現,不知何時,正前方的皇極殿門口突然出現了一道影,正注視著自己。
楊肇基頓時一,普天之下有資格如此正大明站在那裏的隻有一個人。
他帶著不可置信的目看向了旁的王安,王安並未多說什麽,隻是含笑點了點頭。
"咚"
"咚"
"咚"
磕頭的聲音,清晰耳聞。
三聲過後,楊肇基起,臉漲紅,呼吸急促。的握了手中的聖旨,轉向外走去。
...
...
北京城外的大軍開拔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北京城,頓時引起了城中的熱議。
得益於朝廷今年來接連取得的兩次大勝,京城中的百姓們如今對朝廷信心十足,沒有毫擔憂,張之。
尤其是皇爺登基以來,都是發怒充任軍餉,再未征過什麽稅,所以這些百姓們全然不像前些年那樣一聽說朝廷要打仗了,便提心吊膽。
"眼看著要冬了,估遼東那些韃子又不安分了,朝廷這是派兵鎮,這是好事。"
北京城中一頗為熱鬧的茶肆,一名著富貴,型偏瘦的中年人品了一口茶,臉上帶著些許笑意,向眾人分著他的觀點。
茶肆中的眾人稍一思考,紛紛覺得有理,便對其吹捧起來。的確是快要冬了,得早做準備。
"李員外,此言差矣,我可聽說朝廷此次是為了朝鮮而去。"
很快便有一道不同的聲音在這茶肆中響起,眾人聞言紛紛尋找著聲音的主人。
"李員外,你也知道老夫家中有些關係,聽說建奴那二貝勒代善再度率兵境鬆花江,朝鮮因此向我大明求援。"
不遠的一桌,一名型有些碩的中年人臉上帶著笑,衝著眾人一拱手,高聲說著他的觀點。
前不久,建州真二貝勒代善率軍境鬆花江,隻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麽,又突然撤軍了。
這等消息有些機,不過有些門路的人自然也清楚此事為真,做不得假。
聽到此人消息,茶肆中的眾人舍棄了最開始出聲的那名李員外,開始吹捧起這位胖胖的中年人,希他多道出些。
一開始出聲的李員外臉上也沒有毫惱意,反而豎起耳朵想要傾聽一下這位胖員外的幕消息。
見得茶肆中的眾人目都到了自己的上,這胖員外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臉上帶著笑,咳嗽一聲,剛要說些什麽,就被大街上傳來的一道聲音給打斷了。
"朝廷有令:宣府總兵楊肇基升任宣大總兵,率京營出京,坐鎮宣大兩地。"
"朝廷有令:宣府總兵楊肇基升任宣大總兵,率京營出京,坐鎮宣大兩地。"
大街上有著一名小廝揮舞著手中的邸報在高聲賣。
早在漢朝,就有邸報的雛形,到了明朝的時候,邸報已經擁有了一套完整、且詳盡的發行與傳遞製度。
明朝的邸報便是政府的報,由中央朝廷負責統一編寫與刊行,並麵向全國發行。
民間自有一種盈利機構被稱為抄報房,他們從員的手上獲取邸報,並抄寫印刷賣向民間,賺取錢財。
聽到此,那胖胖的員外有些尷尬的閉上了,在眾人殷切的眼神中,朝著大街中的那名小廝喚道:"給我來一份邸報。"
...
"大人,我們該如何分兵?"
黃得功騎在馬上,落後楊肇基半個位,向前方的楊肇基問道。
他也是京營中的將領,跟隨魯欽平叛歸來,同樣升了,如今再度命跟隨楊肇基出京。
聽到這黃得功的話後,楊肇基隻是略做思考,便扭頭向一旁的黃得功說道:"如今宣府的狀況最為急,不若派遣四萬將士隨我坐鎮宣府,另派一萬將士,前往大同。"
大同經過朱由校的一番整頓,況已經大大改善,更何況那裏有代王府坐鎮,形勢更好一些。
"一切都憑大人做主。"
聽到黃得功的話後,楊肇基微微點頭。他也不傻,雖然他被任命為宣大總兵,名義上在軍務一事上擁有絕對的權利,但是平素也要尊重一下這些京營將領的意見。
畢竟京營乃天子親軍,這些將領都是天子心腹中的心腹,他也要謹慎對待。尤其是邊這"黃闖子"剛剛得勝歸來,說不準便是皇爺故意放在自己邊,令其隨他出征的。畢竟從今天起,他楊肇基也算是皇爺口中的"自己人"了。
看著後一眼不到頭的大軍,楊肇基突然有些慨。
兩日之前,他還是默默無聞的邊鎮總兵,著日漸廢弛的軍鎮而有心無力,整天渾渾噩噩。
兩日之後,他是年僅三十九歲便至正二品的都督僉事,宣大總兵。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楊肇基心底莫名其妙的想到了這句古詩,恐怕這是他此刻心最好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