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魯王府的車駕,你們也敢攔。"
嵫城門,傳來了一陣喧囂聲,聽到為首之人傳出的厲嗬,周邊看熱鬧的百姓皆是不由自主的低下了頭,生怕引禍上。
魯王可不好惹啊。
老太監劉和也沒想到居然真的有人敢攔自己這一行人的車駕,不由得有些氣急敗壞。
"公公勿怪,我等也是職責在此,例行檢查而已,公公不要見怪。"
城門的守將不知何故,平白多了許多底氣,言語雖然依舊客氣,但是拒絕的意思卻非常明確,一定要搜查眼前的這幾架馬車,雖然他們是魯王府的車駕。
"反了天了,將你們的知府給咱家喊來,咱家倒是要當麵問問知府大人,若是耽誤了魯王爺給衍聖公賀壽,他這個還想不想當了。"
劉和表麵上氣急敗壞,不過心確實頗為鎮定,不聲不響的又拉起一麵大旗。
聽到眼前的老太監提到衍聖公,守將的臉眼可見的變了一下。
在山東境,衍聖公的名頭可是比魯王府,比巡大人還要響亮。更慌一個小小的兗州知府。
"這..."
守將平白的開始猶豫了一下,倘若此事涉及到了衍聖公,就不太好辦了。畢竟他得到的命令也隻是阻攔魯王府的車駕,並未提及衍聖公啊。
"這什麽這?快快閃開,別耽誤咱家的事,咱家還要早去早回給魯王複命。"
劉和臉上的不耐煩愈加明顯,猛地一手中的長鞭,徑自從守將的麵門前閃過。
"老東西.."
守將在心中暗罵一聲,不不願的向後退了幾步,同時揮了揮手,示意放行。
見到沒有人阻攔,劉和猛地一手中的長鞭,示意一旁的車夫駕車出城,同時頗為倨傲的看了一眼守將,冷哼一聲,鑽進了車廂之中,好似已經將這名守將給記恨住了。
著逐漸遠去的幾輛馬車,城門口的守將臉有些寒冷。
"狗東西,讓你先活幾天,等聖教舉事,老子第一個宰了你。"
守將的聲音有些寒冷,低低的自喃自語。
...
幾輛馬車剛剛駛出嵫城,便一路狂奔,直到駛出了足足三十裏後,速度才漸漸的放慢下來。
劉和也從第一輛馬車上走下,徑直走向了車隊中間的那輛不太起眼的馬車。
"王爺驚了。"
掀開簾子,劉和低低的衝著眼前人說道。
馬車之中赫然坐著魯王朱壽鋐。
"大伴,這到底是是怎麽回事?"
朱壽鋐的臉有些蒼白,神也異常的驚恐,剛剛城門外發生的一切,都被他聽在了耳中。
他剛剛過簾子,看到了城門士兵們手中那明晃晃的尖刀,以及守將那近乎有些逾越的要求。
想他魯王府就藩兗州兩百餘年,何時有人敢搜查他魯王府的馬車了。
瞧他們那架勢,分明就是得到命令,不想讓魯王府的車駕出城。
剛剛要不是自己的大伴急中生智,抬出了衍聖公,令那守將投鼠忌,恐怕自己這一行人就出不了嵫城了。
魯王的邊坐著幾名材妖嬈,麵孔致的婦人,他們都是魯王最寵的侍妾,此時們那如花似玉的臉龐上也寫滿了驚慌,顯然剛剛發生的那一切也令們頗為害怕。
"王爺,您還沒覺出來嗎?這兗州府就要了,有人要意圖謀反。"
劉和低了聲音,小心翼翼的說道。
"什麽?"
朱壽鋐聽到老太監的話,如同被人踩到了尾一般,瞬間就驚出聲。
誰要造反?哪裏有人造反?他怎麽一概不知?
朱壽鋐的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茫然無措的看著劉和。
"王爺,前些日子起,這兗州府便湧了數萬流民,可是不災不害的,哪來這麽多流民?若僅限於此也就罷了,可這些人都在兗州待了一段日子了,這兗州知府就好像看不見似的,沒有一點作。"
"如若隻是這樣,老奴也僅僅是懷疑罷了。可是就在昨日,兗州知府下令召集下轄所有屬皆來嵫拜見,並且兗州城有些戒嚴的味道。"
朱壽鋐聽了老太監的話後,目瞪口呆,久久說不出話來。
如若按照劉和所說,這兗州城已經了一個炸藥桶,隨時都會被點著。
"這...可本王為何要去往濟南府?"
"王爺,隻要您與山東巡站在一起,便沒有人能夠借此事向您的上潑髒水。"
劉和想了想,還是沒有將城中南方商人們的所作所為告訴眼前的魯王,不然也是徒增煩惱罷了。
朱壽鋐不傻,思考了幾秒鍾,便理解了劉和的良苦用心。
倘若這兗州城真的有叛發生,他朱壽鋐為宗室親王,不可不免的便會為一些人眼中的香餑餑,說不準那些叛軍就打算挾製他,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
即便是叛軍沒有這番打算,朝廷估計也會考慮他朱壽鋐是否與叛軍有關,畢竟這兗州府是他的封地。
"大伴,多虧你了。"
朱壽鋐眼神真摯的衝著劉和說道。
"王爺嚴重了。"
劉和的心裏一暖,衝著魯王行了一禮,便下了馬車。
過了片刻之後,馬車又緩緩的了起來,衝著濟州府一路而去。
沒來由的,朱壽鋐突然暗自一樂。
"王爺,您想到什麽好事了?"
聽到劉和分析過後,幾名侍妾都有種劫後餘生的興,頗為好奇的問向一旁的朱壽鋐。
朱壽鋐微微一笑,閉口不言。
他對於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知,他自己雖然稱不上無惡不作,但是平素間也頗為熱衷於聲犬馬,對府中的事務並不關心,算不上一位好的王爺,可是他這個人運氣極好。
他這魯王之位,是從他哥哥的上繼承而來,他的那位兄長隻當了四年魯王便因病去世了,可是他哥哥並未留下子嗣,於是這魯王之位便猶如從天而降一般,砸到了他的上。
他嗣爵魯王之後,便將府中事由盡數給了陪同自己長大的侍劉和負責,他從未過一天心。
近些年來,由於劉和日漸衰老,再加上自己邊也多出了幾名伶俐的小太監,已經不知道有多人明裏暗裏勸自己將劉和的總管太監之位廢黜。
可他念在劉和勞苦功高的份上,對於這些聲音都是置之不理,依舊讓劉和擔任魯王府的總管太監。
可是萬萬沒想到,因為劉和的原因,功的讓自己躲過了一次殺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