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軍事歷史 揚明 第1543章 不征之國?(上)

《揚明》 第1543章 不征之國?(上)

七月二十五,易出行。

    卯時剛過,一抹晨曦自遠天際線上緩緩升起,驅散了黑夜的同時,也為大明核心所在的京師注源源不斷的生機。

    不過半炷香的功夫,隨著空曠的街道上逐漸出現販夫走卒的影,京城各個署衙也是開始忙碌起來,目盡是麵凝重的吏,腳步很是急促。

    就在昨日太落山之前,遠在數千裏外的浙江及福建幾乎同時送來了八百裏加的軍,令得才"冷清"不久的京師再度喧囂起來。

    奉命"圍剿"倭寇的登萊巡袁可立及浙江巡張延登同時上奏,登萊水師於紹興府上虞縣全殲"來勢洶洶"的數百倭寇,並且將日本現任"幕府將軍"德川家斬殺。

    早在太祖朱元璋於南京建國稱帝時,東南沿岸地區的"倭"便是屢不絕,對當地百姓的安危造了極大患。

    及至祖朱棣繼位之後,大力發展水師,並且命令"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多次出巡南洋,這才令得野心的"倭寇"有所收斂。

    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曾經威震整個東南亞的大明水師逐漸沒落,野心的"日本倭寇"再度進犯大明東南沿海地區,並犯下了滔天罪行。

Advertisement

    及至嘉靖年間,隨著百戰百勝的"戚保"戚繼橫空出世,將盤旋在大明海域附近孤島之上的倭寇盡數殲滅,大明東南地區方才迎來了一段久違的太平時期。

    但縱然是以戚保的本事,在坐鎮江浙地區的數年時中,所斬殺或者擒獲的日本倭寇當中,份最高的也不過是一名在日本國鬥爭失敗,偽裝"倭寇"的大名領主,地位等同於大明國的勳貴。

    但現在,登萊巡及浙江巡卻是同時上奏,聲稱將日本名義上的統治者"幕府將軍"斬殺...

    消息傳來,盡管有部分"保守派"認為此舉有違太祖昔日定下的祖訓,並且有可能招來日本更為淩厲的報複,但更多的百姓及員則是不由自主的朝著紫城所在的方向山呼萬歲。

    大明強盛至此,每位大明子民都是與榮有焉。

    隻是還不待這喜慶氣氛彌漫開來,來自福建的"噩耗"便是隨之而至,使得京師上方為之籠罩了一層霾。

    數年之前隨同"海賊王"李旦一同歸降朝廷的福建副總兵鄭芝龍竟是趁著夜,襲殺了城中的守備士卒,隨即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不知所蹤。

    隨同鄭芝龍一同失蹤的,還有隸屬於福建水師的十餘艘戰船以及數百名甲胄齊整的"兵"。

Advertisement

    更要的是,數年前於"澎湖之戰"中敗退的紅夷人竟是有了卷土重來的趨勢,擺明了要庇護鄭芝龍,甚至還襲擊了大明的一艘商船。

    無需出告示,亦或者茶樓酒肆中的說書先生"滔滔不絕",北京城中的百姓們均是嗅到了這兩則消息背後所藏的殺意。

    天子究竟會作何抉擇呢?

    不約而同的,北京城中的百姓們便是將驚疑不定的目投向紫城所在的方向。

    ...

    ...

    自東華門而,沿著湊的小路向南而行不過半炷香的功夫,一座氣勢恢宏的館閣便是赫然映眼簾,門口兩側立著數十名著甲胄,手持兵刃的軍,眼神堅定的著人來人往的吏。

    此地便是大明閣所在,文淵閣。

    自宣宗皇帝開始,立於東華門附近的文淵閣便逐漸為了大明閣臣日常理政務所在,一則則足以改寫大明萬千子民命運的詔令也是由此地發出。

    雖然天尚早,但此時文淵閣正中的已是人滿為患,臉上存著些許病態的閣首輔方從哲立於上首,左右兩側分別坐著次輔劉鴻訓及閣臣孫承宗。

    除了這三位閣臣之外,戶部尚書畢自嚴,兵部尚書王在晉,工部尚書畢懋康等人也是分別列坐,臉上的表很是凝重。

Advertisement

    "諸位,"半晌,一臉倦容的閣首輔方從哲輕歎一聲,先是輕輕環顧了一圈廳中的同僚,隨後頗為沉重的問道:"日本雖然是蠻夷小國,但其幕府將軍終究是一國之主,就這般被我朝廷王師斬殺,隻怕日本國不會善罷甘休。"

    "此外,紅夷人也在汪洋之上虎視眈眈,擺明了要庇護那鄭芝龍。"

    "如此局麵,諸位有何見教?"

    本以為天子力排眾議,將盤踞在貴州水西千年之久的安氏土司殲滅之後,"窮兵黷武"數年之久的朝廷終是能夠迎來久違的息之機。

    但方從哲怎麽也沒有料到,常年功伐不斷的西南倒是平定了,承平數十年之久的東南沿岸卻是再起波瀾。

    以當今天子那"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的子,隻怕會毫不猶豫的命令眼下估計已然趕到福建的袁可立領著其麾下船隊,遠征日本,並對敢於從中推波助瀾的紅夷人宣戰。

    但遠渡重洋作戰,終究不必在大明本土,就算不提太祖留下的"祖訓",蒙元時期的前車之鑒也不可小覷吶。

    "早在太祖時期,日本倭寇便常犯我大明,襲殺我大明子民.."聞聲,材魁梧的兵部王在晉便是皺著眉頭回道。

Advertisement

    對於日本"幕府將軍"伏誅一事,他算是在場群臣中反應最為激烈的,隻恨沒能親眼目睹登萊水師勸諫日本倭寇之盛況。

    "但我大明前不久才剛剛平定西南土司,是安置當地百姓及理戰後事宜,國庫便是有些不堪重負了.."與王在晉對麵而坐的畢自嚴沒有毫猶豫,不待其將話說完,便是針鋒相對的說道。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難道我大明隻能任由倭寇來去自如,而不能予以還擊?"聞言,兵部尚書王在晉緒愈發激,怒目而視。

    二人雖然私下裏不菲,但涉及到國事,又是站在不同立場,自有不同的意見。

    兩國博弈,從來就沒有誰錯誰對。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