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日,遠在千裏之外的日本長崎。
這座位於日本最西端的城池自古以來便是與中國通的橋梁,經濟異常發達,每日來往於此的船隻無數。
在"東印度公司"創建之後,鑒於長崎獨特的地理位置,目長遠的荷蘭人一度想以此地作為"據地",並與江戶幕府展開貿易。
但因為德川家族"得位不正",將全部力皆是放在了國,對於荷蘭人拋出來的橄欖枝沒有半點興趣,故此在設立了"幕府製度"之後,便是逐步實行"閉關鎖國"政策。
天啟四年,經由於幕後的"大所"德川秀忠允準,幕府將軍德川家正式下令與西班牙斷,並驅逐一切懸掛著西班牙旗幟的商船,僅允準部分大明商人及葡萄牙商人可以在長崎進行貿易。
為了更好控製這些掌握著大量財富的商人,德川家還專門下令,於長崎地區建造了一個"人工島",並將其作為外國商人居住和貿易所在。
而前不久剛剛領著麾下死忠叛逃大明的鄭芝龍在江戶城覲見完德川秀忠之後,便是馬不停蹄的趕回到了長崎。
...
...
"兄長,太祖朱元璋昔日建國稱帝之時,便將日本列為了不征之國,就算那小皇帝躊躇滿誌,其朝中的那些酸儒,也不會同意其大刀兵吧?"
長崎島地勢最高的稻佐山上,著甲胄的鄭芝豹麵不解之,略帶猶豫的朝著旁的兄長詢問道。
雖然"臺灣"那地方條件艱苦了些,但勝在天高皇帝遠,還有紅夷人從旁"保護",幾乎等同於世外桃源;反觀這日本長崎,雖然生活條件強上百倍不止,但終究是"寄人籬下",並且因為眾所周知的緣故,紅夷人的戰船本無法靠近長崎。
從他們踏上長崎的那一刻起,自的安全問題便無法得到保證了。
"若是換做旁人,就算明廷國力正值巔峰,怕是也不會輕舉妄。"
"但以小皇帝的脾氣秉,卻是有些不好說吶.."對於自己胞弟提出的疑問,鄭芝龍並沒有深談,隻是微微瞇起了眼睛,不置可否的說道。
"唔.."見自己的兄長不願多說,鄭芝豹也沒有繼續追問,隻是將目投向遠若若現的幾碼頭。
經由德川秀忠下令,除卻由"幕府"直接統率的武士,橫濱附近的大名也是領著麾下家丁,一同駐紮在長崎島,使得島上的氣氛為之張了不。
"咱們的人,準備的如何了,可是有所發現?"半晌,鄭芝龍話鋒一轉,很是突然的問道,聲音中夾雜著一抹急切。
他之所以下定決心"叛逃"大明,並且功說服紅夷人為他庇護,全與這件籌謀數年之久的"大事"有關。
早在他年時期,隨同舅父到澳門生活的時候,便親眼見識過材矮小的日本商人們"一擲千金"的場景。
隨著他年齡的增長,並不斷展現出經商的天賦之後,他便是全盤接手了舅父留下的生意,並與日本商人有了更為切的集。
通過一段時間的往,他漸漸發現這些來自於一座偏遠海島的日本商人們所揮霍的白銀多數來自於其國,而非在當地賺取所得。
在那時候起,關於日本國為何會有如此之多白銀的疑問,便在其心中生發芽。
再後來,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他被彼時風頭正盛的"海賊王"李旦收為義子,對於海上貿易之事有了更為深刻的認知和見解,對於日本國的況也愈發了解,心中也逐漸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相比較國土廣袤的大明,區區彈丸之地的日本,很有可能蘊藏著大量的銀礦和金礦。
帶著這種猜想,他開始刻意延長在日本停留的時間,並私下裏派遣心腹四走訪,探尋"銀礦"的蹤跡。
隻是還不待有所發現,自己那位縱橫海域二十餘年,終是想要"落葉歸"的義父便是率領船隊,盡數向朝廷投誠。
而自己想要探明日本"銀礦"的計劃也被擱置了數年之久。
"大兄,據可靠消息,被幕府直接控製的城市當中,有一多半都在山中設立了區,不準百姓進。"
"甚至這長崎島東邊,也有一片被幕府封鎖起來的地帶,除卻幕府的人之外,任何人敢於靠近,便會被殺。"
回想起近些天的發現,鄭芝豹的聲音也是為之高昂起來,向鄭芝龍的眼神中充斥著濃濃的敬佩之。
自己的長兄竟是憑借著些許蛛馬跡,便發現了日本曆任統治者刻意瞞的。
日本這個偏居一隅的海島國家,居然真的蘊藏著大量銀礦,產量遠遠勝於大明本土。
"嗬,果然如此。"聽得此話,鄭芝龍的角便是湧現了一抹淡笑,心道果然如此,並不由自主的看向被幕府耗費大量人力力製造出來的"人工島"。
昔日他就對幕府此舉滿是不解,明明長崎還有大量尚未被使用的土地,為何幕府當居寧肯將這些土地荒廢,也不準當地百姓和商人購買,甚至還要專門興建一個人工島,將海外來的商人盡數圈起來,不準隨意走。
現在來看,這些沒有被利用起來的土地,分明蘊藏著尚未被發現和挖掘的銀礦。
"近些時日,讓咱們的人小心行事。"稍作沉之後,一臉勝券在握的鄭芝龍便是高深莫測的吩咐道。
眼下"大所"德川秀忠的注意力已是被功的吸引到了長崎,並且準備著手應付隨時可能出現於長崎港口的大明水師,屆時隻要明廷大軍一到,他便可從中渾水魚。
而早已和他達同盟的"東印度公司"也能夠坐山觀虎鬥,無論誰勝誰負,都能從中分潤部分利益。
他就不相信,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麵前,明廷小皇帝還會揪著他"叛逃"大明這點瑣事不放。
至於前些時日,無辜慘死在紅夷戰船炮火下的大明百姓,更是沒有被他放在心上。
畢竟,眼下隻有他才大概知曉那些銀礦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