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軍事歷史 揚明 第1572章 棄暗投明(下)

《揚明》 第1572章 棄暗投明(下)

"對於城中那些棄暗投明的日本領主該如何安置,各位可有良策?"

    眼見得書房中眾將士的緒愈發高漲,案牘後的袁可立便是輕咳一聲,不平不淡的將其打斷。

    雖說今日以極小的代價便取得了"開門紅",還令得德川幕府部臨陣倒戈,德川秀忠趁出逃,但仍不可過於狂妄自大。

    驕兵必敗的道理,袁可立還是懂得。

    聽聞袁可立猛然將話題帶到了城中那些臨陣倒戈的日本領主上,在場的將士們先是一愣,隨後便脖子,沉默不語的坐回自己位置之上。

    業有專攻,這種費心費神的事還是留給眼前的總督大人去考慮吧。

    見沒有人理會自己的話茬,袁可立便是無奈的搖了搖頭,隨後將目投向同樣著常服的盧象升上。

    在場之中,僅有他們二人算是進士及第的"文"。

    "大名領主.."到上首袁可立的注視後,盧象升也是默默起,盯著書房中牆壁上所懸掛著的日本地圖若有所思的喃喃自語著。

    在過去幾天中,他也對日本的"製度"進行過初步的了解,知曉在田秀吉在名義上統一日本之後,居於京都的"天皇"便基本淪為有名無實的吉祥,京都城中的朝廷也僅僅是有象征意義,國的大小事務皆由田秀吉一人決斷。

Advertisement

    待到田秀吉病故,德川家康背主而立之後,更是將天皇的存在降到最低,並且為了維係自己的統治,還對於日本的諸多製度做了進一步完善。

    這其中,分散於全國各地的"大名領主",便是德川幕府能夠維係統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德川家康的命令之下,這些大名領主分別居住在由其自己控製的城池之中,且手中握有軍隊,有高度的自治權。

    但同時,德川家康為了杜絕出現"背主自立"的況,又將部分手中握有重兵,且與自關係頗為疏遠的大名領主悉數"分封"到日本國最為貧瘠之

    而這些不德川幕府待見的大名領主也被稱之為"外樣大名",時常到德川家族的猜忌和削弱。

    今日臨陣倒戈的幾名大名領主,便是"外樣大名",往日的境可以說是如履薄冰。

    除了這些不待見的"外樣大名"之外,德川幕府統治下還有"親藩大名"及"譜代大名"。

    顧名思義,所謂"親藩大名"自是與德川幕府同出一脈的大名領主,類似於大明國的宗室,封地最為優渥,但手中握有的軍權卻是可以忽略不計。

    至於"譜代大名",則是以德川家康在崛起之前的老部下為主,靠著連年征戰,方才擁有了一定的地位,與德川家族之間乃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Advertisement

    今日在佛寺頂層,拚死護著德川秀忠趁逃出長崎城的大名,便是與其榮辱與共的"譜代大名"。

    "總督大人,天子平日本,廢黜天皇,勢必要將德川幕府擊潰,故此與其同出一脈的親藩大名自是罪不可赦.."

    說到這裏,盧象升的眼眸深便是湧現了一抹,聲音也變得冰冷起來,不似剛剛那般熱高漲。

    遙想當年,數千裏之外的天子才剛剛登基,便是毫不猶豫的將"矛頭"對準了世襲罔替的勳貴,而後更是拿同為太祖高皇帝子孫的宗室親王開刀,並且日後還先後多次出臺掣肘親王的政策。

    大明宗室親王尚且如此,這區區彈丸小國的"親藩大名"有什麽特殊的?

    "不錯。"幾乎是話音剛落,登萊巡袁可立的讚賞聲便於書房中響起,令其前如黃豆般的燭火都是微微一,將其滄桑的麵容映襯的愈發高深莫測。

    "譜代大名與德川幕府休戚與共,絕不會坐以待斃。"

    "我大明也不應有半點心慈手,當以悉數鎮。"提及那些手握軍權的譜代大名,盧象升的聲音變得愈發冰冷,沒有半點,令書房中小心伺候的幾位吏員都是下意識的倒了一口涼氣,臉上出一抹駭

    天子一怒,伏百萬。

Advertisement

    靖北伯盧象升這輕飄飄的一句話,便是決定了萬千人的生死。

    興許是覺得"事關重大",案牘後的袁可立這一次沒有即刻做聲,而是微皺著眉頭,閉目沉起來。

    好半晌之後,方才睜開了眼睛,不平不淡的說道:"善。"

    見上首的袁可立初步同意了自己的想法,袁可立便是輕輕頷首,迎著其波瀾不驚的眼神繼續說道:"至於那些與德川幕府互相猜忌的外樣大名,我大名當以招為主。"

    "待到日本悉數臣服之後,在視這些人的表現而定.."

    卸磨殺驢!

    隻一瞬間,在場的所有將和吏員心中便是下意識的,心中慨這盧象升果然不愧擁有"盧閻王"的綽號,這份心莫說朝野上那些揮斥方遒的朝臣,就算是同為領兵殺戮的將,也是自愧不如。

    但一想到這些"倭國人"曾在大明犯下無數滔天罪孽,他們心中的些許不忍便是消失的然無存。

    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更別提這日本即將淪為他們大明的版圖,這些大名手中若是依舊握有"軍權",本就是死罪一條。

    "靖北伯所言甚至。"

    相比較剛才的猶豫不決,作為"總督"的袁可立這一次很快便拿定了主意,其斬釘截鐵的聲音也是隨之在書房中響起。

Advertisement

    隨後不待在場將士有所反應,袁可立便是接著說道:"長崎城雖是淪陷,但德川幕府實力尚且,德川秀忠本人也不知所蹤,我大軍仍不可掉以輕心。"

    "傳令下去,大軍修整十日,十日過後,踏平江戶城。"

    盡管知曉眼下趁著德川秀忠不知所蹤,日本國人心惶惶之際,乘勝追擊才是最為穩妥的辦法,但袁可立心中卻也有難言的苦衷。

    畢竟他從未想過戰事會進行的如此順利,且軍中並沒有攜帶太多吏員,用以維係戰後城池的基本運轉,隻能求穩為主。

    想到這裏,袁可立的角便是出了一抹苦笑,目也是不由自主的投向福建所在的方向,心中隻盼南居益能夠當機立斷的解決福建困局,並派兵支援自己。

    平這日本國簡單,但日後如何統治,卻是一個不小的難題。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