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宇微微點頭,看來趙東是個明白人,知道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
“學弟,董事長讓我轉告你,他們會再追加十億,而且不用你投資,但你的占比例仍然保持不變……”
明宇微張,表示出驚訝之,但又表現得并不明顯。
因為這其實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陳書瑾見明宇如此神,有些想笑。
“學弟,你這是驚訝嗎?”
明宇發覺自己的演技并不過關,于是再次重新張大,補充道:
“對啊,太驚訝了。”
陳書瑾嗔一句:
“你這演技太拙劣,以后還是別強裝了。是不是都在你的算計之中?”
明宇一聽,大呼冤枉:
“我怎麼可能能算計得到,再說了,這可是一個億,我再算計也不可能算計到這麼多吧。”
陳書瑾見明宇一副很無辜的樣子,也就沒再繼續調侃,而是繼續傳達趙東的建議:
“學弟,董事長還讓我轉告你,可以再擴大一些金額,把活做得更吸引眼球。”
明宇微微點頭,于他而言,5億這個噱頭是起步價,如果能夠到8億,就更加理想了。
現在既然資金充足了,那干脆就搞大一些,然后將之前的宣傳推廣預算也再增加一些,干脆再拿下一個廣告位。
于是,他朝陳書瑾微微一笑。
張口道:
“增加到10億的預算,其中8億用于我們方案當中的噱頭;
另外2億除必要的宣傳推廣外,爭取再拿下一個央視的廣告。用于宣傳這次的活。”
陳書瑾長O字型,果然是有錢就敗家,這個學弟,真是夠瘋狂!
但既然自家這個學弟和董事長都如此肯燒錢,那這個執行總裁還猶豫什麼呢?
直接執行唄!
江州明家別墅。
明正德和周淑華端坐在沙發。
而明靜坐在對面的椅子上。
明靜將在京都與明宇見面的況做了一個介紹。
明正德和周淑華相視尷尬的笑了笑,沒再言語。
而樓上的蘇婉晴豎起耳朵聽著樓下的靜,久久無法平靜。
不知道為什麼,最近這段時間,自家公公對有意疏遠,而自家婆婆也同樣有些冷落。
明芳和明婕不明白父母的想法,但此刻的姐妹倆也只是靜靜的坐著傾聽。
……
周末。
柳子明邀請明宇來到他家中,京都四環位置的一個別墅區。
這是京都最先發家的一批富豪居住的地方。
雖然別墅有些偏老舊,但是地理位置堪稱一流,即不在城市最中心的區域,不會有那麼嘈雜,但也足夠方便。
對于柳子明母子二人,卻更多的是一種懷。
“明宇,一直說要邀請你來我家里,但一直沒機會。”
柳子明將明宇迎進客廳,迫不及待的開口。
明宇微微一笑,隨意坐在沙發上。
柳母也從樓上下來,出笑容。
“小宇,終于來阿姨家了……”
明宇有些詫異,而柳子明同樣也覺得疑。
柳母倒了一杯果放到明宇面前,緩緩開口:
“小宇,很抱歉,其實我第一次見到你后,就派人去調查你了,因為你長得實在太像我一個故友,準確的說,應該是敵人,哈哈。”
明宇撓了撓腦袋,但并沒生氣。
如果眼前這位阿姨對自己有敵意,肯定不會當著自己的面說這件事。
柳母見明宇并沒有生氣,也出微笑。
“果然是英雄出年,這份氣度和睿智,就遠超你那個父親。”
明宇出疑:
“您認識明正德……”
柳母出一抹詭異的笑容:
“豈止是認識,簡直就是仇人。哈哈。”
明宇和柳子明齊齊向柳母,有些疑。
“我知道你跟明正德夫婦的關系并不好,但按理說,無論怎樣,我當著你的面說他們,都不地道。
但是,有些事,我還是需要讓你們晚輩知道。
所以,如果有冒犯的地方,還請小宇多包涵。”
明宇微微搖頭:
“阿姨,我這個人比較客觀,只要是事實,無論多麼糟糕,我都能夠接,所以,阿姨您不用有什麼顧慮。”
柳母輕輕點頭,繼續說道:
”小明他爸跟明正德是好兄弟,80年代的時候一起闖深城,靠著倒賣服和電子產品挖到了第一桶金。
我們兩家也逐漸有了自己的產業。
但是明正德是一個極其好,且更加注重利益的人。
所以,盡管那個時候已經和周淑華結婚,而且有了一個兒。
但他依舊經常出風流場所,而每一次,小明他爸都會極力反對。
終于有一次,因為勾引一名有夫之婦,人的老公一怒之下,提刀殺上門。
剛好小明他爸過去找他,見他被人追殺,為了護住明正德的命,自己中了一刀,臟損。
雖然不致命,但狀況卻每況愈下。
所以,在小明三歲的時候,便離開了我們。”
柳子明瞪大雙眼,這是他從來沒有聽母親說過的。
從小時候起,母親就說自己的父親是因為車禍去世的,原來自己的父親是因為救一個混蛋而傷導致英年早逝。
他不了拳頭。
明宇也有些震驚,在他的認知里,明正德肯定不能算是一個好父親,但到底是不是一個好人,他也不得而知。
但今天聽柳阿姨這麼說,自己這個父親簡直就是個混蛋。
柳母見二人有些惱火,卻出一抹微笑,繼續講述道:
“后來,明正德也是出于疚,會經常有意無意來京都看我們娘倆,但我并不想見到他,所以就嚴厲指責他。
再到后來,他不會再親自過來,但經常會來電話,所以小明應該也接到他的電話。”
聽到這里,柳子明恍然大悟:
“難怪那一次幫小宇打電話時候,我聽到那個聲音會覺得有些悉。”
柳母微微點頭:
“不過這些年,他再也沒來過電話,更沒有來看我們了,直到前段時間見到小宇,我才記起,還有這麼一個人。”
明宇搖搖頭,差錯,居然還能遇到自己那個生父的故人,真是巧。
而柳子明也是一陣唏噓。
……
與此同時,一條廣告如同一陣龍卷風,開始在華夏大地席卷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