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軍事歷史 蜀漢之莊稼漢 第1418章 渡口

《蜀漢之莊稼漢》 第1418章 渡口

;

  第1418章 渡口

  鎮東將軍進太守府,毫不客氣地坐在大堂的正中位,看著被帶進來的趙愷,開口問道:

  「往薊縣那邊派出信使了嗎?」

  趙愷一怔,他沒有想到鎮東將軍沒開口問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個。  

  不過轉念一想,又在理之中。

  於是老老實實回答道:

  「昨日看到狼煙,就已經派出快馬了。」

  鎮東將軍想了一下關口點狼煙的時間,再問:

  「漁離薊縣多遠?」

  「百里。」

  心裡快速算了一下,也就是說,如果薊縣得到消息之後,立刻就派出援軍,最早在明日中午就能到達。;

  正常行軍的話,黃昏時差不多也能到達。

  想到這裡,鎮東將軍又問道:

  「薊縣守軍與漁守軍相比,若何?」

  趙愷當然想說不知道。

  只是聽著坐在上頭的關翼虎語氣雖平靜,但卻有一迫人而不可違抗的氣勢。

  當下只能繼續老實地說道:

  「這數月來戰事張,漁原本守軍多被調往西北關塞,故而臨時徵召了不郡兵。」

  「薊縣乃幽州州治,可能要比漁強一些,但想來也有限,畢竟這些年,幽州邊塞安寧無戰事,軍備有些松馳……」

  鎮東將軍聞言,出淡淡地笑容。

  有些松馳?

  那可不像「有些」的樣子。;

  不過這也難怪。

  大漢在西邊給的力太大了,再加上南邊孫吳時常有所作,得偽魏不得不把主要兵力放在西邊,其次是東南。

  對北邊關塞有心無力的況下,只能是安為主。

  更重要的是,軻比能與偽魏翻臉後,本應該繼續為禍幽州邊塞,沒想到又被馮某人詐去了九原,其名曰助其休養生息。

Advertisement

  算是間接幫幽州維持了邊塞的安寧。

  當然,馮某人確實沒有騙軻比能,是真的幫軻比能休養生息了。

  但休養生息之後,馮某人就過來拿此前暗中標好的價格。

  現在,鎮東將軍這一次,也是來幽州收取早年給幽州暗中標好的價格了。

  「漁至薊縣,可有適合設伏的地方?」;

  啊,這……

  趙愷沉默了一下,看得出來,他心底還是有些抗拒:

  「有,薊縣與漁縣之間,有一山,狐奴山,山有一隘口,最窄僅有六丈,容雙騎並行,乃是設伏的最佳地點。」

  趙廣一聽,頓時就是喜上眉梢,看向鎮東將軍。

  沒想到鎮東的眼卻是微微一瞇,問道:

  「你姓趙?是何方人士?」

  問題有些突兀,讓趙愷微微一怔,似乎有些反應不過來,不過還是回答:

  「小人來自河北涿郡。」

  河北趙氏,雖說不如崔氏范氏李氏等那麼出名,但也算得上是淵源流長,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的趙國王族。

  司馬懿主河北,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在河北立穩腳跟,就必須要對河北大族妥協。;

  河北大族子弟把持地方郡縣的要害位置,那就是理所當然的事

  「涿郡啊,」鎮東將軍語氣有些嚴肅起來,同時站起來,「那可是我大漢昭烈皇帝的祖籍,沒想到你竟與我大漢昭烈皇帝是同鄉。」

  「據我所知,涿郡趙氏向來有從塞外販馬地的傳統,早年昭烈皇帝起兵時,還資助過昭烈皇帝,送了不馬匹。」

  趙愷聞言,臉變得複雜無比。

  鎮東將軍見此,又有些意味深長地問道,「汝可知我大漢五虎上將?」

Advertisement

  「關張趙馬黃,誰人不知?」

  鎮東將軍指了指趙廣,「此正是趙老將軍次子趙義文。」

  趙愷轉頭看去,但見趙廣也正目古怪地看著自己。

  趙愷大驚:;

  「莫非是率三千鐵騎破十萬大軍的趙三千?」

  趙廣聞言,不膛。

  「正是。」

  「誠虎將是也。」

  鎮東將軍微微一笑:

  「趙老將軍當年追隨昭烈皇帝時,被昭烈皇帝所重,引以為主騎,其部曲有不人正是來自涿郡趙氏。」

  趙愷有些反應過來,突然覺得自己的心臟有些怦怦跳,忍不住地咽了一口口水。

  「趙君,依你所見,我麾下這些將士,可算兵否?」

  「非兵,乃虎狼也。」

  「此次跟隨我幽州者,有七千鐵騎,依你所見,河北之地,有人可堪與我一戰否?」

  趙愷又沉默一會,回答道:;

  「若舉河北之兵,又有太傅領之,將軍豈有一戰之力?」

  說了這句話,趙愷地看了一眼鎮東將軍,但鎮東將軍並沒有生氣,這才繼續說道:

  「然則如今河北兵皆聚於太行以東,難以東行,以將軍之能,率虎狼之師,縱橫幽州,無有能擋者。」

  「這就對了。」鎮東將軍緩緩說道,「所以趙君,現在可以告訴我,想要設伏薊縣來的援軍,究竟是哪裡最合適了嗎?」

  有韓龍這個老幽州人在,再加上紀紀暉倆兄弟,鎮東將軍就算不能對幽州瞭若指掌,至對主要縣城與主要通要道,也是有所了解的。

  薊縣與漁縣之間的道,狐奴山隘口確實是最合適設伏的地方。

  趙愷之前並沒有說謊,但這個時候前去狐奴山隘口,已經來不及。;

Advertisement

  因為漁縣離狐奴山隘口,大約有五十里。

  也就是說,按時間算,薊縣的援軍,這個時候已經通過了狐奴山隘口。

  趙愷子一,終於雙,匍匐下去:

  「不敢瞞將軍,過了狐奴山,想要至漁,還須經過沽水(白河)和鮑丘水(河)。」

  (註:三國時期白兩河尚未形穩定合流,現代合流段系元明清多次改道形,古鮑丘水與沽水各自獨流海,在今通州以北互為平行水系)

  「此二水有三渡口,分別是離漁五里的鮑丘渡,七里的沽津渡,以及十二里的雲渡。」

  「若是在此三設伏,半渡而擊之,必能功。」

  「善!」鎮東將軍這才滿意地重新坐下,問道,「那依趙君之見,薊縣來人,會在哪裡渡水?」;

  有了一,便有二,趙愷苦笑嘆息,終還是放下了最後的心理負擔,回答道:

  「漁南邊五里的鮑丘渡,那裡水面最窄,建有浮橋,最是方便。」

  「好!」鎮東將軍擊掌道,「既如此,我便依趙君所言,伏擊薊縣來人,不知趙君可願助我?」

  趙愷叩首:

  「將軍仁厚,愷幸逃得一命,有機會棄暴投明,豈敢不盡心竭力,以助將軍?」

  能坐到太守這個位置,趙愷自然不是傻子。

  河北完了。

  在關翼虎率七千漢軍鐵騎闖幽州時,再遲鈍的人,也能看得出來,河北完定了。

  關翼虎刻意提起昭烈皇帝以及五虎上將之一的趙雲,趙愷已經完全聽明白了其中的含意。

  既然大漢念舊,此時不投漢,難道還要跟著這偽魏共存亡?;

  涿郡趙氏在昭烈皇帝起兵,時就已經證明了對大漢的忠誠。

Advertisement

  而我,自然是要繼續證明自己的忠誠!

  當然,如果能順便帶領趙氏走向輝煌,那就更好了。

  趙愷甚至主拿出太守府里的圖籍,給鎮東將軍點明位置所在。

  「好好好!~」鎮東將軍一拍案幾,下令道,「劉渾!」

  「末將在!」

  「我分你一千五人馬,前往沽津渡(七里)。」

  「喏!」

  「禿髮闐立。」

  「末將在!」

  「我分你一千五人馬,前往雲渡(十二里)。」

  「喏!」

  「你等二人,到了那裡,須得及早派出斥候,但有發現賊軍至,立刻以最快的速度回報。」;

  鎮東將軍看著二人,吩咐道:

  「若是賊軍一直不至,或看到信號,或接到軍令,就立刻渡水,繞至鮑丘渡,劫殺賊軍!」

  「喏!」

  鎮東將軍看向趙廣,吩咐道:

  「趙廣你率兩千人馬,提前在鮑丘渡設伏,我將率剩餘人馬為後軍,隨後出發。」

  趙廣神一振,連忙站出來應喏。

  鎮東將軍看向趙愷:

  「趙府君,在大軍出發前,將士們今晚還需要在這裡休息,待吃飽喝足,才有力氣殺賊,這軍中糧草之事,還要勞煩你一番。」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一容一在一一看!

  趙愷連忙說道:

  「不敢,不敢,將軍但請放心就是,漁城中,近日正好有一批糧草要運往薊縣,如今拿來犒勞將士最是合適。」;

  「那自是最好不過,」鎮東將軍繼續說道,「還有城中士吏百姓,也要趙府君幫忙安。」

  「昭烈皇帝起兵以來,素來便是以仁義待百姓。如今大漢天子繼昭烈志,以仁義稱於天下,百姓只要不是主附賊,皆同視為子民。」

  「我今日封城,不為其它,只為防止有人給賊人送信,趙使君安好城中百姓,只言後日便能解封,讓百姓無須恐慌。」

  趙愷聞言,連連答應,同時在心裡大大鬆了一口氣:

  「是是是,小人明白,小人一定照做。」

  果然還是跟著大漢做事輕鬆啊!

  真要換那偽魏,說不得就要屠城了。

  ——

  第二日中午,烈日當空。

  鮑丘水反,波粼粼中泛著幽。;

  渡口本有後漢時設的臺,奈何這些年幽州軍備松馳,早就廢棄。

  所幸沒有倒塌,經過一番修整,倒也勉強能用。

  臺被改裝了漁家曬網架,上面還堆著柴垛做了偽裝。

  數十個弩狙手就藏在柴垛間,弩機著某定位線——這是裴秀算出的最佳擊夾角。

  「將軍,按說賊子應該到了吧?現在還沒有影子,會不會是那趙愷說錯了,他們不是從這裡渡水?」

  臺上瞭,趙廣看看天,再看看仍是一片安靜的對岸,有些按耐不住地問了一句。

  鎮東將軍放下千里鏡,平靜道:「急什麼,午後到達,不過是我們的估計。」

  「來得越慢,對我們拿下幽州就越有利。」

  因為在漁關口十萬火急的況下,薊縣援軍還不能及時趕來,非不想救,而是兵不能至。;

  兵不能至,就越說明戰力堪憂。

  日頭偏西,斥侯飛奔而歸:

  「將軍,賊軍已離這裡已不足三里。」

  「好,傳令下去,讓所有人做好準備。還有,派出快馬,通知劉渾和禿髮闐立!」

  「喏!」

  半個時辰後,鬨鬨而又乾無比的薊縣援軍終於來到渡口邊上。

  看到河水,所有人都歡呼趕來。

  前鋒輕騎沖渡口時,甲葉隙里還卡著強行軍的碎葉。

  有士卒癱在河灘上息休息,有伯卒直接踹翻搶水的士卒,自己卻栽進泥坑。

  十餘匹戰馬在五丈寬的碼頭上撕咬踢踏,甚至有一匹馬被拱急流,馬背上捆著的箭箱散開,兩千支鐵箭漂在水面上打旋。;

  「收起來,還不快去收起來!」

  「整隊,整隊!」

  騎在馬上的魏軍將領連連舉著馬鞭,向著士卒們下去。

  從千里鏡里看到魏軍如此混,鎮東將軍角挑起一抹輕蔑的冷笑:

  「半渡令響,先斷中軍。」

  鎮東將軍將三支鳴鏑箭趙廣箭囊,「注意看著臺,發現信旗才能衝上去。」

  趙廣,無聲地抱拳,然後悄無聲息地下瞭臺。

  「盯好那些騎馬的,你們的目標就是他們。」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