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按理來說大船是小載重的十七倍,那麼為什麼大船容積只是小船的十三倍呢?”
一個簡單的問題讓眾人全都傻眼了,個個面面相覷,隨后滿眼的疑之。
按理來說裝同樣的一種貨,既然重量是十七倍,那麼容積應該也是十七倍才對,可現在只是十三倍,差了四倍去了哪里?
“王院長,這、這是……怎麼回事兒?”
“這個解釋起來很麻煩,我們所說的船長是甲板的長,但是船的上下底不是一樣長的,且寬度也不一樣,甲板和底板的比據船的類型不同做了調整。
平底船是一比一或者一點一比一、尖底船是一點一比一到一點五比一,福船是一點二比一到一點五比一,寬度比也是差不多的。
船越大,比例也就越大,算出的容積就會相對比正常小一些。
第二點則是設計問題,為了防止沉船,所有船只都是隔了多個艙,即便有一個破裂,其他艙也能提供浮力,不讓船只沉沒。
艙隔出來之后就有了邊邊角角,大船肯定比小船的邊邊角角,小船則多,如果是裝水自然是沒有影響,若是裝筐、箱子等等邊邊角角就塞不進去。
兩點原因綜合就造了重量和容積上的誤差。”
眾人連連點頭,但臉上卻是似懂非懂的神,畢竟他們不是專業的,這東西不經歷一次,只是憑空想象的確有些難。
唯有席端攀臉上若有所思,遲疑了一下后問道:“王院長,您的意思是大船在運散貨上與小船的效率是一樣的,但在形狀無法改變的貨上,大船是占據優勢的?”
“是了!”
楊青云被席端攀這麼一說立刻就明白了,接過話繼續道:“諸如糧食、干貨、皮、藥材等等,這種用麻袋裝,邊邊角角的都能塞進去。
可若是如瓷、漆、鐵鍋銅、竹編等,這種就沒辦法塞了,邊邊角角的多了,能容納的就了,可大船就不太影響。
所以說如果說大船裝瓷等且遠洋去歐洲、洲,利潤可能會是海運遮洋船的二十、甚至三十倍以上,即便是去東非也一定是小船的數倍。”
“兩位果然是經驗富,大船的優點和缺點都很明顯,就看看商人們怎麼來取舍了。”
王徵眼中滿是贊許之,而后看向皇帝:“陛下,臣是建議朝廷下屬的商隊都使用大型商船,利遠大于弊。”
“此事兒你和戶部、海貿司一起商定,決定了之后聯合寫個奏疏呈送東暖閣,朕看過之后再說。”
崇禎很是痛快的點了點頭,眼中滿是詢問之:“大船……嗯,大船據載重、航行等等定個級別,普通人一看就知道載重和功能。
今天討論的這種取名為靜波,之后的依次為蓬萊、鯤鵬、滄海等等,的你們看著來,每一艘都要有固定的編號,即便是普通人也能一眼看出屬地。”
;說到這里,崇禎不給眾人反應時間,看向王徵:“既然提到了大船,那靜波級的商船進度如何了?”
“回陛下,蒼山戰船水后我們就開始了海運遮洋船、運糧大船和靜波級商船的研發,靜波級商船我們據福船和運糧大船的技改造了十幾個版本,基本已經定型。
最遲明年三月份就能下海,完一次遠洋航行后,若是沒有大問題就可以接商人的預定了。
但這種大船若是想要穩固、耐用,最好的是選擇耐腐蝕和抗蟲蛀的柚木,且整木得經過理,
加上材料稀和技,以及其它商船的需求,前三年每年能產出十艘已經是極限了。
三年后漕船全部更換完,其它造船場就能空出部分工匠,那個時候柚木等木材也儲備差不多了,每年出個三十到五十艘問題不大。”
“無妨,就,前期由供銷社使用,一來東非這邊還用不上,三年全力開拓東非,二來讓朝廷來測試能,后再付商人,如此安全也得到了保證。
商船的事以安全為第一要素,其次則是耐用,最后則是本,這一點你們自行把控。”
“臣明白!”
王徵點了點頭,遲疑了一下后,低聲道:“陛下,靜波級商船雖然能保證穩定和安全,運載量也足夠,可煤炭的補給依舊是個大問題。
按照設計,大船有七十二萬斤的煤炭艙,若是運輸瓷、綢等等較輕的貨,煤炭補給艙能裝百萬斤煤炭。
我們估算這種裝了兩到三臺大型蒸汽機的大船,即便是我們用了非洲那邊傳來的橡膠來封,百里消耗至也要在萬斤左右。
若是算上順風、洋流等等因素,平均下來也得八千斤,也就是說,在沒有補給的況下,靜波級的商船一次能航行一萬三千里左右。
這個距離剛好能從蘇門答臘西北角的沙璜到經錫蘭橫渡印度洋到馬達加斯加。
我們還要預留在海上遇見風暴等問題全速航行的煤炭,至得二十萬斤的預留,所以煤炭補給問題解決不了,靜波級商船依舊無法商用。”
“這……”
崇禎了有些發脹的太,心中狠狠的吐槽了一句,王徵輒數百萬斤的數據聽得他腦殼疼,簡直是嚇人。
“王卿,這個事兒朕有些考慮,一會兒和海軍的需求一塊兒解決,現在我們先解決另一件事兒。”
不待王徵出聲,崇禎看向王徵,問道:“王卿,你知道噸這個計重單位嗎?”
“知道!”
王徵先是怔了一下,眼中閃過一興,隨即快速解釋道:“噸這個單位是起源于古羅馬和古希臘的,是與酒桶的容量和重量有關。
一個標準酒桶的容量約為兩百五十二加侖,大約是約九百五十升左右,裝滿酒后重量約為兩千磅,折算是一千八百一十四斤。
但傳到英吉利之后,不知道什麼原因,一噸了兩千零三十二斤,在那邊貿易的時間看對方的要求進行調整,很麻煩。”
穿越成了劉禪,一開始就來了一場驚心動魄之旅,被趙雲帶著在長阪坡來了個七進七出。今生我為劉阿鬥,還要不要人扶了?劉禪慢慢發現他走的還是挺穩的,貌似他的便宜老子劉備,二叔關羽,三叔張飛這些纔是需要人扶的。於是乎年幼的劉禪就擔起了重任,扶著扶著,便漸漸為大漢扶出了一條康莊大道,三國爭霸,蜀漢為雄!
特種教官袁尚穿越三國,成為袁紹的廢物兒子。郭嘉:“論及謀略,我不及袁尚多矣。”諸葛亮苦笑:“世間真龍,唯袁尚一人,我算什麼臥龍,臥蟲差不多。”曹操無奈感慨:“我一生不弱袁紹,卻輸給袁紹的兒子。生子,當如袁尚啊!”
寧見閻王,莫惹沈傲!他是發明家?他是天才詩人?他是勛貴?他是權謀者?但他更是惹不起的瘋子,上到太子皇子,下到臣子藩王,在有外族異邦,誰都知道大乾王朝有一個是絕對不能招惹的存......在。拳打北狄、腳踩南越、劍挑東瀛、刀砍西蠻,國公出手,無人匹敵!沈傲的出現讓大乾王朝變得豐富多彩,他這一個小水花的現身,又會給這片大海引來何等的變化呢?國公兇猛帶你走入一個不一樣的歷史。爽文,打臉文、希望博您一樂浪子便知足喜樂矣。【展開】【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