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西涼而死,為西涼而戰!為西涼而死,為西涼而戰!”西涼軍為劉范所鼓舞而來,士氣大振,紛紛高聲吶喊劉范的口號。十幾萬人異口同聲的喊聲,雄壯不已。這時,劉范得意的笑了。西涼軍最為高漲最為洶涌澎湃的士氣已經被激發出來了。郭嘉朝劉范點點頭,示意軍心可用。賈詡則是奔到劉范旁,說道:“主公切記,大戰一起,定要先攻軍!”
劉范點點頭,然后出寶劍,高聲喊道:“風!風!風!”
興不已的西涼軍隨之齊聲高喊:“風!風!風!”
劉范用劍指著東邊的盟軍,喊道:“西涼兒郎們,隨我沖!”說著,劉范一馬當先,朝盟軍沖去。在前陣的西涼鐵騎率先跟隨劉范沖鋒,后的西涼步卒也是義無反顧地隨之奔跑。西涼軍這次是毫無保留地大舉沖鋒,十幾萬人一同沖鋒,使得戰場之上,煙塵飛揚,大地震。西涼軍如洪水猛一般,攜山風帶駭浪一般,勢不可擋地沖來。
盟軍縱然有五十萬之眾,也都是嚇得兩戰戰,不敢輕,士氣一下就下跌了。皇甫嵩等人也是第一次見到如此雄壯的強軍,嚇得頭皮發麻。皇甫嵩甚至能夠遠遠地到,西涼軍的戰馬飛快地揚起四蹄,背上是一臉猙獰的西涼鐵騎。整個西涼軍沖鋒的陣勢,就如同海嘯一般恐怖。僅僅沖鋒的陣勢,就如此恐怖,如果短兵相接,肯定是一邊倒的大敗。但皇甫嵩仍然決心用自己布好的陣法,狠狠地打擊一下西涼軍的囂張氣焰。于是,皇甫嵩也然出寶劍,怒指正如同風卷殘云般襲來的西涼軍,命盟軍也發起沖鋒。不過,與西涼軍不同的是,盟軍最重要的騎兵卻在步兵之后。
這一點,劉范早已猜到。于是,在西涼軍距離盟軍只有一箭之遙時,劉范命令騎將張遼和閻行,率領西涼鐵騎中的輕騎兵繞開盟軍前軍的步兵,分兩部,迂回包抄,向盟軍步兵之后的騎兵襲去。皇甫嵩有大敗羌人的經驗,認為劉范必定會輕敵地沖步兵之中,然后被突如其來的騎兵擋住,然后步兵合圍,大功告。但眼看著西涼軍就要朝盟軍沖撞而來,西涼鐵騎卻分兩部,迂回包抄盟軍最后的騎兵。
這時候,皇甫嵩心里清楚,他的算計早已讓劉范看在眼里。皇甫嵩還清楚,這一仗恐怕他是要失敗了。這時,西涼鐵騎三萬在閻行的帶領下,繞開了盟軍之步兵方陣的左方,而另四萬鐵騎在張遼的帶領下也快速地繞到了盟軍步兵方陣的右方,已經將藏在步兵方陣之后的盟軍二十萬騎兵看得一覽無余。皇甫嵩只能見招拆招,一計不又生一計,命和連等人率騎兵分左右兩部各十萬騎兵,分頭攻擊張遼部和閻行部。這時,劉范立即下令,讓五千重甲騎兵停下,結鐵浮屠。西涼步卒則是等待著重甲騎兵。
看到皇甫嵩命令和連等人分兵抵抗西涼鐵騎,劉范出了微笑。看到現在盟軍仍然還算是鐵板一塊,劉范估著必須在挫敗盟軍之后,才能實施賈詡的計策。于是,劉范下令,讓張遼部和閻行部運用“放風箏”戰。“放風箏”戰,也做帕提亞戰,后來蒙古騎兵也有類似的戰,稱為“曼古歹”戰。放風箏戰,簡單而言就是如同放風箏一樣的騎,而不沖,只是騎,而不與敵人短兵相接,只是用犀利的騎反擊敵人。圍繞著敵人騎,敵人既不能沖到面前進行反擊,又不能抵擋一波又一波的箭雨,只有戰敗這一條路。敵人如果敢追擊使用放風箏戰的騎兵,就會被放風箏戰所擊敗,然后再被使放風箏戰的騎兵不斷尾隨,用騎殺死敵人。劉范最為看重西涼軍的騎本領,練到如今,放風箏戰已經深深地烙印在西涼鐵騎的骨子里。
看到了信號旗變換,張遼部四萬鐵騎,和閻行部三萬鐵騎,立即會意,這是放風箏戰要開始了。這時,和連率十萬騎兵來迎擊張遼,軻比能也率十萬騎兵來迎擊閻行。原本在向盟軍沖鋒的張遼部是閻行部,立即掉頭就跑,繞過一個大彎,甩開了即將與他們相撞的盟軍騎兵。
和連部和軻比能部都納悶呢,怎麼戰又突然逃跑?正在正是,盟軍兩部二十萬騎兵的耳旁突然穿了“嗖嗖嗖”的羽箭破空聲,嚇得盟軍騎兵都是頭皮發麻。接著,下一秒,映盟軍騎兵眼簾的,就是一片黑乎乎的東西正以眼不可見的飛快正在朝他們飛來!這正是張遼部和閻行部實施了西涼鐵騎最為拿手的絕活:放風箏!
盟軍騎兵都不會西涼鐵騎的這一絕招,還沒有料到西涼鐵騎會這一戰,更對放風箏戰毫無還手之力,就只能任人宰割。只是一波箭雨,就得盟軍騎兵的前鋒頓時人仰馬翻,哀聲不斷,皆作刺猬狀。和連和軻比能兩人差點也死在了西涼鐵騎的箭雨之下,這才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