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世明深深看了沈一鳴一眼,心神震撼。
不僅是他。
旁邊,縣令跟縣尉咽了咽口水,生怕沈一鳴再說下去。
沈公子啊。
你可別再說了。
朝中大事,豈是平民百姓可以說的?
而且還是當著皇帝的面前說!
他們心焦急。
想阻止沈一鳴再說下去。
生怕沈一鳴牽連他們。
但。
越想什麼,就越來越什麼。
這時。
沈一鳴的聲音再次傳出。
沈一鳴覺得酒桌的酒還不錯,連續喝了幾杯,酒意有些上頭,繼續道:“這仗十有八九會打,但在我看來。此戰,必輸無疑!沒有獲勝希!”
縣令:!!!
縣尉:!!!
偽裝普通人的軍們:!!!
他們怎麼都沒想到。
這人太大膽了!
敢在皇上面前,說項朝打仗會輸!
要是皇上發怒。
這人人頭不保啊。
然而,沈一鳴卻不知道跟他說話的老向是皇上,而是繼續道:“在我看來啊,這仗不打還好,打了肯定會輸。”
“嗯?”
老向臉一變,然后趕詢問:“小沈!此話怎麼說?愿聞詳!”
沈一鳴淡淡一笑,把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后,道:“你猜,為什麼之前可汗沒找項朝,而是偏偏現在找?大可汗和小可汗的矛盾一直都張的很,為什麼偏偏現在才發?這……一定會有導火線!據我猜測,很有可能是大旱,導致寸草不生,牛羊無法存活,死傷許多。所以!大可汗才想從小可汗那謀求好,小可汗忍無可忍,又打不過大可汗。因此,小可汗才求助項朝!如果圣上沒有調查好況就貿然出兵,在這極端炎熱天氣下,項朝打仗必定會輸啊,贏的可能極小。所以我才說只要開仗了就一定會輸。”
這段時間。
他回到現代也沒閑著。
而是仔細讀了關于漢朝的歷史。
為什麼讀漢朝?
因為在這個古代,漢朝就對應這個時候的項朝。
雖然皇朝的名字不一樣。
雖然統治的人不一樣。
但是。
土地是一樣的。
外族侵是一樣的。
人變了。
時間地點沒變。
所以!
這個時間點對應漢朝北方匈奴的土地大旱。
同樣的。
也對應了項朝北方匈奴的土地會大旱!
縣令有點看不過眼了,趕站起來道:“沈公子,你又沒去過北方,你是怎麼知道北方匈奴的土地會大旱?”
“問的好。”
沈一鳴有點醉醺醺,繼續道:“我不僅知道北方匈奴的土地會大旱。而且,項朝境,靠近匈奴的北運河已經干枯,方圓千里寸草不生。”
“這!”
此刻,項世明緒再也掩蓋不住,猛的站起,一臉震驚。
他是皇帝。
即將準備向匈奴開戰的皇帝。
此刻。
沈一鳴所說的這個消息,對他來說太過震撼和意外!
一開始,他還有些懷疑是沈一鳴的言辭。
但是。
聽到靠近北運河河水干枯這話,項世明心中再也沒法保持淡定。
他在來蘇城看過一封奏折,說北方百姓大量遷徙至中原。當時,項世明還沒當回事,現在,經過沈一鳴提醒。
他頓時一個激靈!
很有可能。
北方百姓大量遷徙至中原的原因,就是因為北運河干枯!
“就說幾句話而已。”
“你們這麼激干嘛?”
“來來來,繼續喝酒。”
沈一鳴拿起酒壇,給老向倒酒。
這老向,是又菜又問。
膽子這麼小。
又專門問他關于國家跟皇帝的問題。
他回答了。
又在那里一驚一乍。
(¬_¬)
老向把沈一鳴倒的酒一飲而盡,忍不住繼續問:“小沈,你所說的話屬實?還是說,是你的猜測而已?”
沈一鳴抿了一口酒,醉醺醺地道:“說是猜測也不算是猜測。但按照歷史進程,我應該沒有說錯。算了算了,別討論朝廷的皇帝了,繼續喝酒。這酒相當不錯啊,來來來,再來一杯。”
縣令蔡明跟縣委馬伯華,面面相覷,心中無言。
這酒不好喝才怪……
這是給皇帝喝的酒啊。
這次吃飯,他們可是把府中最珍貴、年份最久的酒拿出。
要不是陛下到來,他們可舍不得拿出。
但現在。
卻便宜了這沈一鳴。
如今,他們愁眉苦臉,心中不斷嘆氣。酒還是小事。議論皇帝跟朝廷,這才是大事啊。
“希陛下不介意。”
他們心中祈禱。
項世明點頭,心中不平靜,早已掀起滔天大浪。
如果……
這小沈說的話是真的該怎麼辦才好?
北方運河是項朝重要的通樞紐,是與外敵打仗重要依托。如若北方運河心大旱,那麼和匈奴戰爭得拖一拖,把重心放在這大旱上。
想到這。
他也沒心思繼續吃飯喝酒了。
“小沈,和你喝酒很開心。”
“但我現在有點事要忙。”
“先行告退了。”
“下次再找你喝酒。”
“對了。”
“這個玉佩送給你,算是見面禮。”
項世明打了個招呼。
在離開時。
他把隨玉佩摘下,送給沈一鳴。
接著。
項世明站起,轉就走,帶著隨從下了樓。
“沈公子。”
“我們也先行告退了。”
縣令跟縣尉也打了聲招呼,急匆匆地跟著項世明離開。
酒樓包廂,就只剩下沈一鳴和雷獅。
“這老向這麼快就走了,白白浪費了這一桌好菜等好久。”
“來來來,雷獅,一起把這桌子上的飯菜好久解決。”
沈一鳴并不在意,讓雷獅陪他一起吃飯。
“這老向也是客氣。”
“走之前還給了我一份見面禮。”
沈一鳴拿起桌面上的玉佩。
玉佩翠綠,手溫潤如玉,表面刻著一龍一,栩栩如生,宛如活了一般,似在玉佩中翱翔飛舞。
沈一鳴不知道的是。
這玉佩哪怕是項世明的隨玉佩,但玉佩原料也是世間難尋的頂級和田玉,做工民間最好的大匠打造。
雷獅吃到一半,忍不住說出了心中剛才的疑:“老板,那位老向來歷應該不簡單,他旁邊的那位侍從我看不太啊,我覺我就算全力出手,也不一定能夠擊敗他。”
沈一鳴并沒有當回事,醉醺醺地道:“正常啦,人家從京城來的,武功高也正常。來來來,和我喝酒。”
………………
縣令府。
項世明離開酒樓,在打扮普通人的軍護送下,回到書房。
書房,項世明看向縣令問道:“你說,剛才那位小沈所說的事幾分信得過?”
縣令蔡明苦笑一聲:“殿下,這事我真不知道。若不是陛下在,沈一鳴敢議論朝廷大事,評價殿下。我必定是他的罪。”
他很聰明。
知道在陛下面前表忠心。
項世明沒說話,玩著手中的扳指,沉默片刻后,眉頭一皺,看向縣令,不怒自威地道:“查!這件事必須得查!你傳朕的旨意!調烽火臺到北方運河的驛站,去查靠近匈奴邊境的北運河是否真的干涸!另外,再派探前往小可汗的地盤,調查是否大旱!必須在這幾日之給我查好,無論浪費多人力力,必須給我查清楚!”
他想知道。
他太想知道沈一鳴說的是對還是錯。
沈一鳴說錯了,無所謂。
只是浪費了些許人力力。
但!
萬一沈一鳴說對了呢?
那麼……大戰必敗啊。
一場大戰的失敗代表什麼?
代表將領士兵死傷一片!
代表項朝元氣大傷!
代表皇上決策無方!
后果太嚴重。
項世明覺得自己不得不去徹查!
“臣遵旨!”
縣令蔡明一臉恭敬。
心里,卻是覺得力山大。
看來陛下對這事很看重啊。
一回來就他徹查沈一鳴所說的這兩件事!
當然。
這件事有利也有弊。
作為縣令,在蘇城是大,可在朝廷宰相尚書這些面前,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陛下來了書城,也給了他表現的機會。
蔡明很清楚。
陛下代的事。
他無論如何都要辦好。
辦好了,表現好了,說不定能夠更上一層樓,做得更大。
但前提。
不要把事搞砸。
沒多想,蔡明沒有拖泥帶水,告退后,立馬手下準備好馬,火急火燎地趕去府。
書房里,項世明嘆了口氣:“軍國大事,朕不允許出現任何差池。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小沈既然能為蘇城求雨,那麼他的話也是有幾分可信。”
沈一鳴怎麼都沒想到。
他酒醉后,醉醺醺的一番話。
卻猶如蝴蝶效應。
引發了驚天波瀾!
此刻的沈一鳴,還在教董小巧閨房,教他雙大打技巧。
………………
八日后。
蘇城東門,一位騎兵火急火燎,踏馬飛塵,揮著代表著項朝的旗幟,停在城門口大喊:“邊關急報!速速開城門!”
“兵將士!”
城墻上的守門士兵見狀,臉一變,立馬打開城門,并且派人驅趕正在城的百姓,讓出一條道,讓這位騎兵快速進城。
此刻。
縣令書房,項世明眉頭一皺,心中有些許煩悶。
已經八天了。
怎麼還沒有消息?
邊關將士沒傳來消息。
探子那邊也沒傳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