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軍事歷史 貞觀大閑人 第915章 破城得糧

《貞觀大閑人》 第915章 破城得糧

慶州城很安靜,深夜城中百姓已睡,守城的軍士仍執戈侍立于寒風中。

氣氛頗為祥和,二百里外大行城前日被唐軍攻破的消息早已傳來,而破城之后,城中百姓盡數被唐軍屠戮的消息也隨之而至,慶州離大行城不過二百余里,按說慶州城的守軍和百姓應該張惶恐的,然而今早有消息傳來,唐軍被靺鞨騎兵突襲,后勤糧草焚燒一空,唐國皇帝不得已,已下旨向西撤軍。

接連兩日,壞消息與好消息接踵而至,慶州城的軍民經歷了大起大落,知道唐軍主力已撤,更聽說泉蓋蘇文親領十五萬大軍追擊唐軍,慶州的守軍不由愈發輕松了。

戰勢已扭轉,唐軍敗退,高句麗可無憂矣。至于唐國皇帝留下兩萬兵馬阻擊泉蓋蘇文的消息,看在慶州守軍眼里卻只是哂然一笑,這點兵馬竟敢抵擋泉蓋蘇文的十五萬大軍,簡直是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在這樣的心態下,慶州城的百姓今晚都睡得很踏實,守軍也自然而然變得松懈起來,唐軍都撤了,他們覺得已無必要如臨大敵,這便準備過上太平日子了。

薛仁貴和麾下五百將士之所以能輕松混進慶州城,大抵跟守軍的松懈心態有關,因為誰都沒想到留下斷后的兩萬唐軍竟然沒有往東迎擊泉蓋蘇文,反而往北而上,盯住了慶州城。

于是,在這個幾乎沒有防備的夜晚,薛仁貴和五百名喬裝的將士輕松混進了慶州城

夜后,城門已關閉,商鋪關門,百姓睡,薛仁貴和五百名將士分散潛伏在城,靜靜等待著。

南城門的甬道外,數十名打扮得像要飯的難民仍瑟在城墻下,雙手攏進襤褸的袖中,整個子蜷一團,像一個個沒有希,連今晚都熬不過去的可憐乞丐,而離他們不遠,城門的守軍執戈而立,零星的雪花飄落在鐵上,積下薄薄的一層白雪,不時有一隊隊的軍士打著火把巡弋而過,每次路過城門,軍士們的目只是朝這群花子淡淡一掃,然后無視。

Advertisement

薛仁貴不知何時也混了這群乞丐當中,跟所有人一樣,攏著雙手在墻下瑟,目卻一眨不眨地盯著城門。

“算清楚了嗎?這一炷香時辰過去了幾撥巡邏的守軍?”薛仁貴低了聲音問道。

“三撥,每次只有一個小隊巡弋而過,每隊五十人,一火之數,為首的應該是火長……”旁邊一名府兵低聲回道。

“城門侍立的守軍呢?”

“城門甬道站立不的守軍有二百人左右,城樓上也有,不過隔得太遠,無法計數。”

薛仁貴眼睛仍盯著城門,思索片刻,道:“咱們再等一炷香時辰,確定一下每隊巡邏守軍經過的間隔,然后再手,大將軍的人馬此時估已到城外了,只待咱們得手,打開城門,此城便落咱們手中。”

周圍眾將士皆點頭應命。

眾人于是繼續蟄伏下來,靜靜地盯著城門甬道。

一炷香時辰后,薛仁貴掌握了巡邏守軍的規律,大抵已有了六七分把握了,于是眼中閃過一抹厲,忽然揚起右臂,狠狠朝前一揮。

此時一隊巡邏的守軍剛過去,視野中只剩下城門甬道的兩百守軍。薛仁貴一行數十人趁著夜漆黑,貓腰朝甬道突進,與此同時,一道凄厲的響箭劃過靜謐的夜空,忽然在半空炸響,守軍們立馬察覺到不對勁,正在警覺地四下張時,潛伏在城南各民居暗巷里的近五百唐軍紛紛現出形,在夜的掩護下,悄無聲息地朝南城門飛奔而去。

守軍們正在急追查響箭來源時,薛仁貴和后的數十名將士已接近了城門甬道,時下四周一片漆黑,只有城門甬道上方亮著火把,薛仁貴等人一直潛行到甬道下時,才被守軍發現。

依稀看得出這群人是花子打扮,不過眼下這個時候,剛聽到一聲響箭炸響,甬道外又出現數十個花子,顯然是不懷好意,總不可能是找守軍討宵夜吃的吧。

Advertisement

當下甬道的守軍愣過之后,馬上平舉長矛,用棒子話高喝了一句什麼,薛仁貴本沒興趣知道他們說了什麼,只是斷然一聲暴喝:“手!”

后數十名唐軍將士一擁而上,紛紛亮出懷里藏著的小巧匕首,如猛虎撲羊群,毫無顧忌地開始廝殺。

一聲慘劃破夜空的寂靜,城樓上的守軍也被驚,一陣雜的腳步聲頓時朝城門甬道奔來。

而甬道外數十丈,近五百名唐軍也即將飛奔而至,薛仁貴渾若不覺城樓上守軍的呵斥罵聲,掏出匕首看準了甬道一名披鎧甲看似將領的家伙,守軍將領恰好也看見了他,二人一對上眼,頓時知道自己找到了目標,一聲不吭地迎上去。

歷史上的薛仁貴是高宗時期最出類拔萃的年輕將領,論武力自非敵國一名尋常守城門的小將領可比,二人剛一手,各自的兵激烈地撞在一起,迸出一點火花,敵軍將領被震得雙臂發麻,頓覺自己絕非眼前這人的敵手,心下不由一沉,于是心也了,應付薛仁貴一招接一招的殺招之時,尤不忘扯起嗓子嘶聲大喊了一句什麼。

本就不如薛仁貴的武藝高強,這心一,神屬一分,敵軍將領頓時出了破綻,薛仁貴抓住機會,飛而上,漆黑中一抹幽冷的白閃過,敵軍將領的作突然停滯,保持著防守的作呆立不,然后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扔了兵雙手捂住脖子,濃稠的鮮從指中不斷流出,很快灑滿一地,將領捂著脖子,嚨發出咯咯的怪聲,最后生機盡喪,重重撲倒在塵埃中。

薛仁貴了幾口氣,彎腰在敵將尸首上盡了手中匕刃上的,然后放聲喝道:“城門敵將已誅,馬上打開城門,放下吊橋,尋找甬道的干草枯木,在城門前點火,策應大將軍城!”

Advertisement

說話之時,五百唐軍早已趕到甬道,一部分與甬道的二百守軍殺作一團,另一部分則堵在城樓通往城下的石階出口,與城樓下來增援的守軍廝殺在一起。

與此同時,城中忽然敲響了急促刺耳的銅鑼聲,哐哐哐響徹夜空,分守各個方向城門以及睡在甕城營中的守軍紛紛被驚,抄起兵便朝南城門蜂擁而來。

以有心算無心,突襲之下,甬道的二百守軍很快被誅殺干凈,一聲沉悶的聲響過后,厚重的城門緩緩打開,吊橋的繩索也發出倒牙的咯吱聲,慢慢地放下,橫在護城河上。

城門外,信火點燃,火勢竄起,映亮了夜空,城門外不到三里,忽然也亮起了火把,一支,兩支,百支,千支,昏暗搖曳的火下,一片黑看不見盡頭的騎兵靜靜地佇立在城外,待見城門大火燃起,城外隊伍中發出一聲暴喝。

“殺——”

鞭花炸響,萬人催馬,隆隆的馬蹄聲仿佛一場毀天滅地的海嘯,狠狠地朝城門席卷而去。

城樓上的守軍依稀看到無數支火把,一支萬余人的騎兵朝城門撲來,守軍不由心神俱裂,嚇得一聲怪,轉過朝城下力竭聲嘶地大吼起來,接著城樓上的守軍急集結,弓箭齊刷刷地對準了城外的墻下。

守軍快瘋了,甚至連其他城門的守衛也顧不上,在守城將領絕的嘶吼聲中,全城所有的守軍全部朝南城門甬道蜂擁而去,力求在唐軍大隊殺到以前重新關閉城門,此時唐軍萬騎正在策馬朝城門飛馳,薛仁貴率領的五百唐軍將士仍在苦苦支撐,咬著牙抵擋著水般涌來的守軍,敵我全部使出了吃的勁,不計代價地瘋狂廝殺互戮,隨著唐軍騎兵的馬蹄聲越來越接近,城的守軍也愈發瘋狂起來,不要命地朝薛仁貴所部發起一次又一次的沖擊,雙方皆是豁命以赴,你死我活。

Advertisement

“奪長兵,甬道結陣!”混戰中,薛仁貴放聲高喝。

甬道此時已躺滿了守軍的尸首,唐軍將士們毫不遲疑地將匕首收懷中,俯拾起守軍的兵,在狹窄仄的甬道數排,結陣式后,手執長矛長槍作整齊劃一地朝外平刺。

馬蹄聲越來越近,守軍也越來越焦急,眼看城門就要被唐軍長驅直,一種絕的氣氛迅速在守軍中蔓延開來,而守軍們的反撲也越來越瘋狂,人人拼了命往前猛沖,往往是前迎著唐軍的長矛,不顧地被長矛穿而過,拼了命也要對唐軍劈砍出自己生命里的最后一刀。

然而,一切瘋狂已是滅亡的前兆,無論守軍再怎麼拼命,城外唐軍的鐵騎已至!

為首一名披掛鎧甲的唐軍將領騎在馬上,一馬當先沖進了城門,人借馬勢猛地往前一沖,麻麻的守軍頓時被沖出一道缺口,隨即,后面的唐軍鐵騎隨而至,無數支火把蜂擁城,指揮奪城門的守軍將領發出一聲凄厲的悲呼,接著被策騎而來的唐軍將領一記金瓜鐵錘狠狠砸下,守軍將領的腦袋頓時被砸得稀碎,倒地。

將領已斃,剩下的守軍卻并未喪失斗志,李世民久攻高句麗而不克,高句麗將士的戰斗力終歸是有目共睹的,從將領到軍士,皆是不畏死的悍卒,哪怕將領被斃,士卒們也毫不見頹敗,仍拼了命朝城門不顧地廝殺,在這種唐軍大部城,完全沒有希的絕對劣勢下,守軍士卒們仍前赴后繼,一批接一批地朝城門發起猛攻,試圖將城門控制權奪回來。

一切的負隅頑抗只是徒勞無功,此時唐軍城者已有數千,后面的唐軍鐵騎仍在源源不斷地涌進城,如同決了堤洪峰傾瀉而下,人力不可阻擋。

城的唐軍分工很明確,分出兩千人馬與城門的守軍繼續廝殺,其余的數千人則分十幾小隊,以兩三百人為單位迅速分散開來,有的奔上城頭,殲滅城頭守軍,有的肅清游移在城民居的零星守軍,以及控制本城軍政署衙和員軍家眷等等。

如同李素事先猜測的那樣,慶州城的守軍大抵只有三千左右,一通廝殺過后,守軍基本已被唐軍殲滅,城頭支起了火把,在城樓最高,代表高句麗的王旗被唐軍將士奪下,輕蔑地扔下城墻,改換上李績的帥旗,一個碩大的黑底金邊“李”字帥旗在夜空中迎風招展飄揚。

換下旗幟后,一個不知名的唐軍府兵興地引吭高喝。

“得慶州矣!”

“大唐萬勝!萬勝!”

緒迅速傳遍全軍,慶州城頓時發出震耳聾的歡呼聲,嘶吼聲,直到此刻,守軍終于徹底崩潰,他們知道大勢已去,事不可為了。有的守軍士卒扔下刀劍,癱在地上絕地痛哭,有的守軍則寧折不彎,悲壯地執刀反手抹了自己的脖子,作干脆而決絕。

李績和李素是最后一批城的唐軍,李素策騎剛走進城門便下令。

“馬上尋找倉,快!搶在守軍燒毀倉以前,將倉控制住!”

李績邊的傳令急忙將命令傳達下去,沒過多久,城東面傳來一陣廝殺聲,隨即冒起一陣濃煙,李素提心吊膽地看著冒濃煙的方向,慶幸的是,濃煙漸漸變得疏淡,顯然火勢被撲滅了。

一名唐軍校尉策馬而來,興地朝李績和李素抱拳稟道:“幸得李將軍提醒,我們找到倉時,一伙守軍賊子正打算點火燒倉,被我將士就地格殺,并將大火撲滅了。”

李素關心地問道:“找到倉了?所余糧草幾何?”

有糧草近半,全是小麥和黍米,還有量風干的條和鹽,末將估了一下,足夠我軍兩月所需。”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