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穿越時空 大秦工程兵 第三百一十三章探礦

《大秦工程兵》 第三百一十三章探礦

大秦工程兵最新章節

工業區主要劃分為造紙、冶鐵和紡織三大塊。

最簡單、的是造紙。

隻不過這東西在古時與國家宣傳戰略有關,沈兵暫時不敢放開手腳生產併流市場。

於是造紙方麵隻是更多是提供雲中郡自己使用。

另一方麵,沈兵有意讓扶蘇將造紙方法詳細向嬴政彙報……隻有這樣才能讓嬴政徹底放心同時也能提高扶蘇在嬴政心中的位置。

其實從某種方麵說,扶蘇在嬴政心裡的位置不是重點。

因為史上扶蘇在嬴政眼裡一直很重要,否則就不會又是淳於越又是蒙恬的費心培養。

雖然明麵上嬴政沒立扶蘇為太子,不過那隻是因為嬴政對這個繼承者要求比較嚴格,擔心他無法管理好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或覺得扶蘇還沒長為一名合格的太子。

但試想,如果扶蘇都還沒能為一名合格的太子,其它皇子哪個能及?

還未年的胡亥?

那是想都不用想了。

所以嬴政心中其實一直都認定扶蘇就是繼承人,是以死前才會讓扶蘇來主持喪事……這實際上就是讓扶蘇繼承皇位的意思,隻是被趙高和李斯給按下不表改為賜死而已。

因此扶蘇最大的問題不在於嬴政,甚至沈兵認為隻要扶蘇繼續這麼跟著自己在前線磨練就能讓嬴政很滿意,就像史上扶蘇在蒙恬邊磨練一樣。

Advertisement

但沈兵還是在有意無意的讓扶蘇與嬴政保持聯絡並不斷提升其好

這不隻是將來對扶蘇的皇位有利,更是對沈兵甚至雲中郡有利。

沈兵雖是征戰有功且「忠心耿耿」……帶引號的「忠心耿耿」,沈兵是知道結果所以才鐵了心跟著嬴政混,本質談不上忠心。

但沈兵終究是個外人。

就像趙高所言,北地有自治的需求,李牧因自治所以招趙王所忌,最終導致李牧死趙國滅亡。

再加上秦國全國上下都是郡縣製憑什麼讓北地形事實上的「分封」?

此時嬴政讓北地自治……難道真是因為他信得過沈兵或是不像趙王那般昏庸?

實則不然。

更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扶蘇為大梁軍的監軍參與其中且知道個中,於是嬴政對沈兵的底細一清二楚。

甚至嚴格說北地是在扶蘇的控製之下……北地最有話語權的毫無疑問是扶蘇,他可是秦國公子,他要說什麼誰敢說個「不」字?

所以,北地自治怎麼了?

自己能產糧、產鐵還能擋住匈奴怎麼了?

這不就是整個小國家讓扶蘇學著打理麼?

將來皇位都是要傳給扶蘇的,扶蘇有必要造反麼?

扶蘇這個公子要是自立造反,那隻怕是腦子進水了吧!

所以,嬴政對扶蘇的信任,直接關係到雲中郡的自立程度。

若信任並認定他是繼承人,就會給民、給資源、給權力……

Advertisement

否則嬴政就要擔心扶蘇尾大不掉最後來個弒父,就像頭曼單於先立冒頓之後打算改立一樣。

沈兵明白這其中微妙的關係,這其實與他這個外人無關。

工業區的冶鐵依舊使用舊式高爐。

在鐵這方麵沈兵還是保持著足夠的謹慎。

如果說紙是國家宣傳工的話,那麼鐵這玩意在古時那就代表著軍事裝備的先程序度了。

沈兵不打算讓質量上乘的新鐵大批量流市場,甚至其冶鐵作坊都是私設不外傳。

它隻作為增強雲中郡戰鬥力的兵製作、儲存以及將來工業化的基礎……工業化需要大量的鐵,所以鋼鐵產量才會為工業化程度的標準之一。

因為這其中存在許多問題:

首先是高質量鐵的流出,是不是代表雲中郡對其它地區及軍隊的兵就沒有太多的軍備優勢?

其次更重要的是……

如果雲中郡大批量生產甚至就為商品流通,那就不可能對嬴政保……比如造鐵鍋、鐵碗、鐵桶、鐵鋤、鐵犁等等。

嬴政那邊一看,這還了得?

我大秦軍隊都還在使用青銅,你自治的北地就在用如此的鐵甚至大批量生產日用品了?

再一問扶蘇,居然連扶蘇也不懂製法……這莫不是要私藏兵反了麼?

於是沈兵卒,扶蘇這個監軍也將牽連。

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且比紙更敏、更嚴重,沈兵不能不小心。

Advertisement

沈兵在工業區用舊式高爐冶鐵,其實也有迷他人之意……雲中郡煉出的鐵質量上乘?

隻怕未必。

其也有質量差的鐵,且數量還不

至於那用作箭矢及床弩那些質量上乘的鐵……那便是在大批量劣鐵生產中挑選優質鐵用於軍隊,而並非有什麼其它的煉鐵方法。

這麼一解釋,雲中郡出現新鐵的況就解釋得通了。

甚至可以說更合理。

因為這時代偶爾也有某座名山某個鑄劍名師不經意就煉出質量上乘的鐵甚至鋼並將其製寶劍,於是一件「神兵」就出爐了。

讓沈兵欣喜若狂的是,嬴政甚至派了一支百餘人的「探礦」到雲中郡。

所謂的探礦,就是在該地尋找鐵、銅、錫等礦於是可以直接在本地開採而不需要從遠運輸。

這對沈兵妥妥的是好訊息。

首先這說明瞭嬴政對扶蘇和沈兵的信任。

其次,若真能在雲中郡探到了礦,就算隻是銅、錫礦,對雲中郡也是莫大的幫助。

因為這纔是真正意味著雲中郡可以「自治」而不是在關鍵時刻會被趙高、李斯等人卡脖子。

比如有朝一日沈兵抗旨不遵反對扶蘇自盡……趙高、李斯隻要斷了往雲中郡的礦石來源,雲中郡的軍力就限了。

沈兵當下就好酒好菜的將這些探礦招待了一番。

為首的是個缽的老者。

後來沈兵才知道他其實隻有四十齣頭,隻不過因為生活不易常年勞累看起來顯老……古時生活艱苦像這樣的百姓有許多。

Advertisement

缽其實是采草藥為生的葯農,長年在山中行走尋找,無意間發現了一座鐵礦,於是其人生軌跡就變了「探礦」。

在這時代發現一座鐵礦可是了不得的事。

因為此時全中原產鐵之山隻有37,且均在山上。

也難怪隻有這些采草藥的人才能發現。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