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芒果小說 軍事歷史 終宋 番外篇·女相(為盟主「阿喀琉斯003」加更)

《終宋》 番外篇·女相(為盟主「阿喀琉斯003」加更)

(4, 0);

  建統十六年,泉州,崇武。

  海邊的礁石上,有一披著斗笠的老者正在垂釣。

  說是垂釣,其實坐在那吹著海風、曬著太,已是睡著了。

  直到有吏上前,拍了拍他的肩。

  「賈先生,賈先生。」

  「嗯?」

  「相公回來了,召你議事。」  觀看本書最新章節,盡在₴₮Ø.₵Ø₥

  「你說什麼?!」賈似道半瞇著眼,偏過頭喊道:「我聽不到了!」

  那吏跟著他大聲喊了幾句之後,清楚他分明是故意的,無可奈何地走開。

  遠有海鷗飛過,一個下午就這般懶散地過去,有漁民已經出海回來了。

  賈似道這才肯收了魚竿,才要起,便見穿袍的嚴云云走過來。

  已年過五旬,很瘦,卻很神。(5,0);

  已經很難從上看到任何的氣質了,只有一上位者的自信。

  賈似道又重新坐了下來,道:「我已六十又八了,放我回臺州吧?」

  「如今不怕有人要對付你了?」

  「能熬死的都被我熬死了,熬不死的也未必還記得我。」

  嚴云云道:「我這次歸朝,想爭一任宰相。」

  「宰相也沒太大意思。」賈似道搖頭道,「為為兼濟天下,又何必執著?」

  「你當年為爭一個相位還不是絞盡腦,何必將萬事說得輕巧?不自信嗎?」

  賈似道啞然失笑,搖了搖頭,嘆道:「我是真老了,連醇酒人、走馬鬥都無力,許多事也想開了。」

  「我卻想不開。」嚴云云瞇著眼,著那藍湛湛的海面,道:「我想開個頭,但這條路不好走。」

  「簡單。」

Advertisement

  賈似道利落地答了兩個字,道:「這次調你回去,就是要任你為相的……我並非是不願去所以敷衍你,以你的眼,當知接下來他又想征伐東瀛,所以你才會去琉求見姜才。」(5,0);

  嚴云云在礁石上坐了下來。

  礁石被太曬了一整天,帶著餘溫,坐上去倒也舒服。

  就當是賈似道最後一次為出謀劃策。

  「都知道陛下想征東瀛,但難。西邊還在與金帳汗國、伊爾汗國打仗,北邊乃以及蒙古殘部已經逃到了呼倫貝爾,這都不是兩三年就能結束的戰事。東邊的高麗剛剛劃為州縣治理,非但沒有賦稅,駐兵鎮守還要大量耗費。朝中能有幾人支持陛下伐東瀛?」

  「不僅如此,國庫還要修黃河、開蜀道、築邊城、造大船、建水師。」賈似道反問道:「一統不過十年,一些州府還免除徭役。如此龐浩開支,朝廷是如何支持得起的?你自追隨他那日起,便是他的錢袋子,這些年坐鎮沿海主管市舶之利,功勞有幾?當此時節,你不為相?誰可為相?」

  嚴云云道:「擅理財之人,朝中總是不缺的。」

  「你並非勝在理財,真論才能,我十倍、百倍於你。但若論忠心,且判斷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朝中唯有你能勝任這個宰相。」(5,0);

  說到這裡,賈似道那頹老之態淡了幾分,語氣里多了狂傲之意,敲了敲礁石,又道:「可記得八年前我就與你說過,世間多諱言利而逐利者。」

  「不錯。」

  「海事如此,征高麗、東瀛亦如此。朝臣反對,不過因無利可圖。而皇帝執意要爭,無非是有利可圖。眼不同罷了。這些年你掌天下市舶之利,見了東瀛商人?你最能助他征東瀛。要做的也很簡單,歸朝、擺明態度、籌措東征所需錢糧,這相位便是你的。」

Advertisement

  「如此說來,你是決計不再隨我往北平了?」

  「那等蠻荒之地,不去。」

  落日的最後一點餘暉灑在波粼粼的海面上,等嚴云云起時,賈似道已經走了。

  又是幾日之後,一艘船在泉州港啟航。

  嚴云云站在船上著泉州城,只見城廓比八年前才來時擴大了兩倍不止,商船車馬絡繹不絕,沿海百姓但凡不懶不傻,持些與海貿沾邊的營生便能養家餬口,乃至於發家致富。(5,0);

  賈似道在宋末所行的公田法、推排法、打算法皆不功,在沿海八年革新卻是卓有效。

  並非沒遇到地方大戶的掣肘,只是國朝初立、法度嚴明,一切阻力在強權之下皆被擊為齏,像是解不開的繩,被一刀斬了個乾淨。

  「他終究是不甘心,跑來證明了一次。」嚴雲心想道。

  接下來的路,則要自己走了。

  ~~

  北平,時雍坊,韓宅。

  才秋,韓祈安懷裡已抱著個小暖爐,上還披著羊毯子。

  他坐在太師椅上看向韓無非,道:「你們不必另尋住了,就住在此地。」

  「大哥,這畢竟是……」

  韓祈安擺了擺手,道:「我子骨一向便不好。說是北人,大半輩子都是在南邊,不了這北邊的天氣。這次告老,馬上便要回商丘去。」

  韓無非才點了點頭,韓祈安便看向嚴云云,語氣中帶著些教訓的口吻,道:「這些年你在南方政績不錯,但朝中也頗有非議。有說你與民爭利的,有說與小蕃貿易失了大國統的,還有人彈劾你貪墨海稅。」(5,0);

  嚴云云道:「我若要貪,當年在慶符縣、在漢中便貪了,還需等到今日。」

Advertisement

  「你又如此,咳咳咳……仗著資歷便盛氣凌人,如何統?」

  「或許陛下要用的便是我這盛氣凌人呢?」

  韓祈安道:「能否當一任宰相你自己把握,我只能告訴你,錯過了這一遭。過些年,那些出將相的統帥們歸朝,如陸秀夫、奚季虎等人資歷足了,你便更難了。」

  「我也看開了,宰相也沒太大意思。倒是大哥對征東瀛如何看的?」

  「陛下的立場便是我的立場。」

  嚴云云又問道:「說句心裡話呢?」

  韓祈安沉道:「說心裡話,彈丸小國,地貧民刁,發大軍征其兩三畝薄田,納其晦暗蠻頑之民,實無益。唯慮海防事大……」

  「不錯,海防事大。當今之世,渡海遠航已非難事,只要準備妥當、順季風而行,不到三年便可從新大洲往返,連天地都是圓的,還有什麼觀念是……」(5,0);

  「圓不圓的你莫與我說。」韓祈安擺手,嘆息道:「此事你去與那些年輕書生談論,我這年歲了,想不明白,想得頭疼。」

  「大哥能頭疼,可見是想得很深了。」

  「是啊。」韓祈安喃喃道:「初時我在想,倘若天地皆是圓的,人如何不會掉下去?後來陛下又說了引力。我便問陛下引力是從何來的,陛下卻也說不上來。」

  說著,韓祈安皺眉沉思起來,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嚴云云轉頭看去,卻見韓祈安的書架上擺滿了書,多為格之書。

  這是繼大航海開始之後,當世剛剛興起的一門學,打斷了理學的發展。

  當然,如今卻還在方興未艾的階段,還沒有一個真正的大家。比如,天子雖也知曉許多東西,且讓人刊在報上,但一旦關係到某些深沉的問題,天子卻也沒辦法說服世間學者。

Advertisement

  「岔得遠了。」

  嚴云云整理了一些思緒,將話題牽回來,道:「大哥可知?海外某些地方,金銀礦產便是擺在那裡任由人采了運回來,因獲利太過高,天下海商都在想如何兩年往返、一年往返、甚至半年往返。試想,到時東瀛離北平有多近?不征豈能安心?」(5,0);

  「時代變了啊,變得太快了。」韓祈安道:「但這些,你與我這告退還鄉的老人說沒用,說服朝中文武,再拿出真金白銀作軍需。」

  「真金白銀。」嚴云云輕呵一聲,道:「九州島上多的是真金白銀。」

  韓祈安側頭看去,這個神態不似以前,不由提醒道:「莫沾染了南邊員輕傲習氣。」

  「是。」

  「朝廷已遣使詔諭東瀛稱臣,使者應該快要回來了,到時再看吧。」

  ~~

  這是建統十六年初秋,距離張弘道出兵遼東已又過了一年多。

  而自從唐軍擊退了乃,戰事進了對峙階段,忽必烈便又被召回北平。

  顯然,李瑕依舊是不放心他。

  之所以讓他隨張弘道出征,無非是借他的名義招草原部眾罷了,卻本不讓他治理。

  隊伍從北面的安貞門進城,抬眼看著這個自己親自下令修建的城池,忽必烈有些悲傷,轉頭看向看管自己的一個唐軍士卒,道:「頡利可汗被俘後久鬱郁不自憀,與家人悲歌相泣下,狀貌羸省,當時看到這裡,我還道他弱,如今才知這種苦悶啊。」(5,0);

  可惜,那唐兵沒有因此而可憐他,反而問道:「頡利可汗是誰?」

  遇到這樣不讀史的唐兵,忽必烈一時沉默無言。

  才回到北平沒多久,便見有人前來宣旨。

  「召,包忠邦覲見……」

  依舊是那個偏殿,這次卻只有幾個紫袍員圍在沙盤前,像是正經議事。

  忽必烈見了,不由心想,李瑕莫非還真有國家大事敢與自己議論不

  不可能的。

  「包卿來了,朕聽聞,你與東瀛打過道。」

  忽必烈微微一愣,應道:「稟陛下,不錯……」

  他略略猶豫了一下,道:「該是在大唐建統元年,有個趙彝的高麗員歸順於臣,進言東瀛在漢唐以來時常朝貢中國,臣便遣使詔諭東瀛。」

  那年李瑕才剛剛稱帝,還陷在與趙宋的戰事之中,忽必烈便已在聯絡東瀛了。

  「然後呢?」(5,0);

  「王禃是個該死的混帳,帶著臣的使者到了海邊,說風浪太大去不了東瀛,又稱高麗與東瀛並無往來。臣很憤怒,再次派出使者。這次,王禃不敢再欺瞞,將臣的使節帶往東瀛。」

  此時站在殿中的便有元廷的舊臣郝經、趙良弼,對這些事都是清楚的,卻不知天子為何要問忽必烈,只好垂手等待。

  嚴云云卻很在意,又問道:「然後呢?」

  「一直到建統四年,使者才回來,告訴臣,東瀛那些狂徒不給本……沒有給臣回復。」

  「何謂沒有回覆?」

  忽必烈說到此事,眼中已有了怒意,道:「使者在東瀛滯留了五個月,缺缺食,卻沒得到東瀛對國書的回覆,只能回來。」

  李瑕問道:「你是如何做的?」

  「臣第三次派了使者往東瀛,但當時,陛下已攻到河北。往東瀛去的使者如何形,臣不知。」

  李瑕看向趙良弼,道:「告訴包卿。」

  「遵旨。」趙良弼小心翼翼應了,甚至不敢抬眼看忽必烈,道:「東瀛拒絕了……包大卿派去的使者,回覆說……東瀛神國,不相威脅。」(5,0);

  說話間,李瑕的目已經轉向了忽必烈,頗仔細地觀察著他的反應。

  元廷的使者是在建統六年初回來的,但北平城已是人非,大元已亡。

  忽必烈當時已被俘虜,一直便沒有聽過這些回復,時隔多年再得到這個消息,他依舊還是到了一種被辱的盛怒。

  他可以敗給了強者。

  卻不是隨便什麼彈丸小國都有資格瞧不起他。

  許久,李瑕問道:「包卿如何看此事?」

  忽必烈抑著已無法發泄的怒火,道:「倭人執迷固閉,難以善言開諭。」

猜你喜歡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